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6-11-24 01:26:25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1-23 21:07
再研究一个问题:如何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顶一下,这个问题以后慢慢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22:18:53
历史沿革编辑
东方经济学至少应该包括中国(古代)经济学、印度古代经济学、阿拉伯古代经济学。
其中中国古代经济学至少包括货币金融理论-轻重理论、财政理论-九府理论、和田赋理论-乘马理论等。
西方经济学近代最初引入中国时,熟悉古代学术历史的第一代中国翻译家就曾经把它称为“轻重学”。后来受西方中心论影响的留学生们为拔高西方经济学,根据中国素有“经世济民”之说,遂把西方轻重学说称为“经济学”。 这实际上不过是历史的误会和玩笑罢了。
现代,由于洋务和新文化以来全面西化教育的不良影响,国民很少了解自己国家的古代科学理论包括“轻重学或经济学”,从而为迷信和崇拜西方科学打开了大门。
但是,今天,民族已独立,人民已解放,国家正在崛起,这种教育和学术、科学上唯西方独尊的局面已经严重不适应于迎接中华复兴的时代, 理应迅速得到彻底改变。
恢复和建立我们自己的经济学“东方经济学”——所有这方面类似的探索和努力都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鼓励。
概述编辑
西方经济学的衰落,东方经济学的崛起
“经济学家的圣地应当是经济生物学,而不是经济物理学”[①]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西方主流经济学从登台亮相到泛滥成灾,在国内的学界,不过二十余年的时间。然而,巅峰时刻,往往就是衰落的开始。随着越来越广的实践检验和越来越深的思维探索,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目将其供在神龛、奉为神谕。从接触、信服、盲从变为质疑、批判、废弃,西方主流经济学恰似走了一个轮回。
国内的批判,据我所知,有《萨缪尔森<经济学>批判——竞争经济学》(韩德强)、《微观经济学批判》(余斌)、《西方经济学的终结》(张建平)等。这些批判,角度不同、深度不同,但却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批而不立、驳而不倒。事实上,最有力的批判,不是批判,而是在旧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更为科学的新体系。
不建立这样一个新体系,即便西方主流经济学就是一门伪科学,无奈之下,人们也只能继续用它,这也是西方经济学家继续上窜下跳的原因所在。弗里茨·马克卢普就曾叫嚣:(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甚至在人们已经知道它的基本假定是假的情况下,也是不能完全加以否定的,除非能够并且已经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理论[②]。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逻辑形式非常严谨,即使个别结论与事实不符,也能通过调整假设,消解种种反常[③],保护其理论内核刀枪不入、长生不死。因此,要批判西方主流经济学,只能去揪出它的烂根:唯心的人性论与形而上学的牛顿机械力学范式;同样,要建立一个新经济学体系,也只能回到原点,从根上开始。
东方经济学,既不是已有经济学谬误的简单批驳,也不是已有经济学知识的混杂拼凑,而是在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外,换用第三只眼睛去看待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重新去寻找经济学最一般的研究对象,寻找一切运动规律、演绎过程建于其上的经济学“始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并提出了不同于“商品”或“经济人”为起点的“经济元”——人之社会经济组织一般,从而取代“经济人”假设——人之个体一般,建立起全新的“经济元—经济流—经济场”的经济学分析范式,试图将经济学重建于系统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逻辑演绎基础之上。
为方便理解,我们来对比一下西方经济学、东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逻辑建构模式:
研究视角
西方经济学:经济活动中的个人;(问题:经济活动基本单位是个人吗?不是。每个人只是社会经济组织的一份子或组成要素,正如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生物大分子进而形成细胞,我们能用原子去解释生命现象吗?我们能说原子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元吗?扯淡!)
东方经济学:经济活动中的组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主体是人之社会经济组织形式,而非人之个体,正如绝大多数的产品,我们只能称其是由哪个企业制造,而不能说是由哪个工人制造,产品制造者不是人之个体,而是企业,个体户是企业的特殊形式,而不是倒过来。人类社会早已从单个蚂蚁进化为组织严密的蚁群,早已从单个蜜蜂进化为分工明确的蜂群。)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商品;(问题:商品只是经济活动的客体,不是主体,因而有可能忽略主体方面的某些因素,正如研究细胞吸取的养分,并不能完整地解释生命现象。)
逻辑起点
西方经济学:经济人;(问题:每个人毫无例外地,都是自私自利乃至贪得无厌吗?不是。因此,这一人性假设百分之百可靠吗?与现实完全相符吗?不是。所以只是一种臆想,一种意淫!)
东方经济学:经济元;(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最小系统,同时又是构成更大规模或更高层次社会经济体系的基本单元,例如家庭、企业、政府机构等。正如原子虽是组成分子的微粒,但原子却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④]。)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商品;(问题:商品既非从来就有,也非永恒存在,因而只能涵盖一段历史范围、一种社会局部和一部分经济事物。)
逻辑演绎依据
西方经济学:效用或利益最大化;(问题:每个人都是利益计算的超级计算机吗?不是。个人利益最大化能够保证组织利益最大化、社会利益最大化吗?不是。这是违反系统论的,系统不等于成员的简单加和,所以仍是所以只是一种臆想,一种意淫!)
东方经济学:系统论与自然法则;(经济活动再神奇,也不可能违反自然法则,只要是“活”的系统,就必然有输入和输出,输入输出之间必然遵循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火用减熵增等自然法则,而以这些法则为基底,从中找出关系式,就可以形成铁的演绎逻辑。)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商品运动过程;(问题:有可能无法兼顾主体方面的研究,难以全面揭示经济活动的全部内涵。)
所以,东方经济学的逻辑展开路径分为两条:
(1)经济要素→经济元系统(结构、功能、状态、环境、演化等)→更高层次或更大规模的社会经济系统→国民经济体系;
(2)经济元输入输出→经济元输入输出所遵循的自然法则(物质不灭、能量守衡等)和经济法则(输入输出中的价值变化等)→经济元输入输出所产生的相互联系(如供应链等);
事实上,西方经济学之所以长命百岁[⑤],之所以继续占据经济学舞台而对台下日益觉醒的观众的倒彩充耳不闻,并不是它有多强的理论生命力,而是因为,还没有新的演员上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22:21:15

东方经济学至少应该包括中国(古代)经济学、印度古代经济学、阿拉伯古代经济学。
其中中国古代经济学至少包括货币金融理论-轻重理论、财政理论-九府理论、和田赋理论-乘马理论等。
西方经济学近代最初引入中国时,熟悉古代学术历史的第一代中国翻译家就曾经把它称为“轻重学”。后来受西方中心论影响的留学生们为拔高西方经济学,根据中国素有“经世济民”之说,遂把西方轻重学说称为“经济学”。 这实际上不过是历史的误会和玩笑罢了。
现代,由于洋务和新文化以来全面西化教育的不良影响,国民很少了解自己国家的古代科学理论包括“轻重学或经济学”,从而为迷信和崇拜西方科学打开了大门。
但是,今天,民族已独立,人民已解放,国家正在崛起,这种教育和学术、科学上唯西方独尊的局面已经严重不适应于迎接中华复兴的时代, 理应迅速得到彻底改变。
恢复和建立我们自己的经济学“东方经济学”——所有这方面类似的探索和努力都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鼓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5 23:18:59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1-24 01:26
顶一下,这个问题以后慢慢研究。
在经济学方面,我还需要精进,在很多问题上,需要去祥加考察,才能将问题弄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3 21:06:08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1-25 23:18
在经济学方面,我还需要精进,在很多问题上,需要去祥加考察,才能将问题弄清楚。
论货币的价值规律
2016年12月3日
现在,让我们把心思放在货币上面
有人写评论到:
说到底,货币的力量本质上是信用的力量。围绕着信用内核,货币这一媒介工具必须服从服务于信用的发展、扩张、延伸、深入,促使信用精确化、模式化,使信用从潜在状态进入到现实状态,从经济领域深入到社会文化世界。当信用工具契合信用价值时,经济文化往往得以繁荣;而当信用工具背离信用价值时,社会进步往往受到阻碍。  

关于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credit money)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银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其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货币价值,而且与代用货币不同,它与贵金属完全脱钩,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贵金属。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引起经济的恐慌和金融混乱,迫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国家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因此,信用货币便应运而生。当今世界各国几乎都采用这一货币形态。  

通过对货币的考察,我的看法:货币是代表财富的抽象符号。  也就是说,货币的价值,是人赋予给它的  我想,这是人们为什么喜欢货币的原因,因为得到货币,就意味着潜在的得到财富。 那么,货币是怎样实现她的价值的呢?毫无疑问,货币是通过购买,通过消费来实现价值的,通过帮人们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从而实现货币的价值的。在这里,我们看到,货币是为人服务的,同时货币是用来消费的,所以,那些赚钱不花钱的人是没有乐趣的。这样看来,金融危机是货币危机,是人们少钱花,并不是这个世界没有财富。考察货币所对应的商品,商品的价值也是需要被消费掉才能实现的。因此,那些累积大量财富而不用掉的人同样也是愚蠢的  


这样看来,解决金融危机的办法一是多发纸币,发给穷人,二人多发财物给穷人,而无论送钱还是送物,实际上都是在实践德性。 这样看来,财富的问题涉及到人生价值观的问题。 崇德学派认为,经济学应修身立德,正德厚生,崇德广业。

财富究竟是私有的还是公有的?  天下财富是为一个人或几个人准备的吗?显然不是,大自然是公正的,日月无私照。上天有好生之德。既然如此,少数人占据大量财富就是不合法的。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屯集大量货币财物,导致货币财物失去它真正的意义!  

还必须要指出,货币就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特殊性就在于货币能能通行商品市场。  这就是一种权力,货币成为商品经济中的管理者,就相当于在人群推举一个领导人是一样的,货币本质上就是在商品世界中被人为推举出来的支配其它商品的商品。  因此,得到货币就能支配财物,支配财物就能近一步支配人。能支配人就能对人有管理权力。 于是货币就这样符合逻辑的主宰了人间。而这一切都是人赋予给一个名称为货币的价值。

所以对待货币问题,不能不慬重。  

有三种力量在人世上是真正的力量,一是权力,二是金钱,三是法律。  


考察万物的存在和钱的由来,皆是秉持善德而来,唯人类不识此理,使世界失去生气,面临危机,所谓的西方文明,是文明还是野蛮!违背上天精神的人,都必然要受到灾难。  


我们需要对货币的合法性问题进行探寻,以变找到货币的价值规律。 人们将货币作为财富的抽象符号,以货币来代表财富,以货币作为财富的总命名,又跟各种物品定价,用货币来确定物的价值属性。由此,货币完全成为了财富的抽象存在。  货币其实上被人赋予了经济的灵魂性含义,货币理论成了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由于货币是财富的抽象存在,因此,财富的价值规律就是货币的价值规律。 而天下财富——万事万物都有定则,即客规规律。 因此,货币的灵魂就是客观规律,货币的运用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货币的使用与客观规律相符时,货币才不会起破坏作用。

当我们感叹权力被滥用的时候,我提醒人们,金钱也需要监督。


回头来看,货币的本质就是财富的抽象存在,说透明点,其实,货币就是代指那个使万物得以生成的道。结论:货币的本质是人性,是道,是规律,是天命法则,

什么商品适合作为货币呢?貌似什么商品都可以作为货币,但必须要适用。黄金过去被长时间作为货币,但由于黄金供需不足,最终被抛弃。纸币与黄金储备脱钓。  真正来说,有什么货币能够代表这世界的财富呢?纸币也不行,我想只有心了,唯有心能包含宙宇。

所以,货币理论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天人合一。 花钱,花时间,不如花心,人生一世,有心一颗就够了。  人心,的确为财富的根本。 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不是时间,而是人心。哈哈! 花什么不如花心思好。我认为心灵所能带来的财富远远大于货币所能买到的东西,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观点  




参考资料:货币权力的本质及其法学审视http://bbs.liuxue86.com/44068.html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3 21:07:02
论货币的价值规律
2016年12月3日
现在,让我们把心思放在货币上面
有人写评论到:
说到底,货币的力量本质上是信用的力量。围绕着信用内核,货币这一媒介工具必须服从服务于信用的发展、扩张、延伸、深入,促使信用精确化、模式化,使信用从潜在状态进入到现实状态,从经济领域深入到社会文化世界。当信用工具契合信用价值时,经济文化往往得以繁荣;而当信用工具背离信用价值时,社会进步往往受到阻碍。  

关于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credit money)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银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其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货币价值,而且与代用货币不同,它与贵金属完全脱钩,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贵金属。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引起经济的恐慌和金融混乱,迫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国家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因此,信用货币便应运而生。当今世界各国几乎都采用这一货币形态。  

通过对货币的考察,我的看法:货币是代表财富的抽象符号。  也就是说,货币的价值,是人赋予给它的  我想,这是人们为什么喜欢货币的原因,因为得到货币,就意味着潜在的得到财富。 那么,货币是怎样实现她的价值的呢?毫无疑问,货币是通过购买,通过消费来实现价值的,通过帮人们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从而实现货币的价值的。在这里,我们看到,货币是为人服务的,同时货币是用来消费的,所以,那些赚钱不花钱的人是没有乐趣的。这样看来,金融危机是货币危机,是人们少钱花,并不是这个世界没有财富。考察货币所对应的商品,商品的价值也是需要被消费掉才能实现的。因此,那些累积大量财富而不用掉的人同样也是愚蠢的  


这样看来,解决金融危机的办法一是多发纸币,发给穷人,二人多发财物给穷人,而无论送钱还是送物,实际上都是在实践德性。 这样看来,财富的问题涉及到人生价值观的问题。 崇德学派认为,经济学应修身立德,正德厚生,崇德广业。

财富究竟是si有的还是gong有的?  天下财富是为一个人或几个人准备的吗?显然不是,大自然是公正的,日月无私照。上天有好生之德。既然如此,少数人占据大量财富就是不合法的。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屯集大量货币财物,导致货币财物失去它真正的意义!  

还必须要指出,货币就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特殊性就在于货币能能通行商品市场。  这就是一种权力,货币成为商品经济中的管理者,就相当于在人群推举一个领导人是一样的,货币本质上就是在商品世界中被人为推举出来的支配其它商品的商品。  因此,得到货币就能支配财物,支配财物就能近一步支配人。能支配人就能对人有管理权力。 于是货币就这样符合逻辑的主宰了人间。而这一切都是人赋予给一个名称为货币的价值。

所以对待货币问题,不能不慬重。  

有三种力量在人世上是真正的力量,一是权力,二是金钱,三是法律。  


考察万物的存在和钱的由来,皆是秉持善德而来,唯人类不识此理,使世界失去生气,面临危机,所谓的西方文明,是文明还是野蛮!违背上天精神的人,都必然要受到灾难。  


我们需要对货币的合法性问题进行探寻,以变找到货币的价值规律。 人们将货币作为财富的抽象符号,以货币来代表财富,以货币作为财富的总命名,又跟各种物品定价,用货币来确定物的价值属性。由此,货币完全成为了财富的抽象存在。  货币其实上被人赋予了经济的灵魂性含义,货币理论成了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由于货币是财富的抽象存在,因此,财富的价值规律就是货币的价值规律。 而天下财富——万事万物都有定则,即客规规律。 因此,货币的灵魂就是客观规律,货币的运用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货币的使用与客观规律相符时,货币才不会起破坏作用。

当我们感叹权力被滥用的时候,我提醒人们,金钱也需要监督。


回头来看,货币的本质就是财富的抽象存在,说透明点,其实,货币就是代指那个使万物得以生成的道。结论:货币的本质是人性,是道,是规律,是天命法则,

什么商品适合作为货币呢?貌似什么商品都可以作为货币,但必须要适用。黄金过去被长时间作为货币,但由于黄金供需不足,最终被抛弃。纸币与黄金储备脱钓。  真正来说,有什么货币能够代表这世界的财富呢?纸币也不行,我想只有心了,唯有心能包含宙宇。

所以,货币理论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天人合一。 花钱,花时间,不如花心,人生一世,有心一颗就够了。  人心,的确为财富的根本。 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不是时间,而是人心。哈哈! 花什么不如花心思好。我认为心灵所能带来的财富远远大于货币所能买到的东西,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观点  




参考资料:货币权力的本质及其法学审视http://bbs.liuxue86.com/44068.html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3 21:23:22
德是人类最高指导思想,经济学中最伟大的著作是《道德经》。经有组织方法的意思,济有构架共生的意思,组织构架共生的方法,就是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4 15:46:56
ruiew 发表于 2016-12-3 21:23
德是人类最高指导思想,经济学中最伟大的著作是《道德经》。经有组织方法的意思,济有构架共生的意思,组织 ...
希望经济学研究繁荣,盛况空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4 16:01:31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2-4 15:46
希望经济学研究繁荣,盛况空前
不如入我无极派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4 16:08:52
ruiew 发表于 2016-12-4 16:01
不如入我无极派吧
你派核心思想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4 17:18:59
请看下面这些光辉思想

  真正来说,有什么货币能够代表这世界的财富呢?纸币也不行,我想只有心了,唯有心能包含宙宇。
所以,货币理论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天人合一。 花钱,花时间,不如花心,人生一世,有心一颗就够了。  人心,的确为财富的根本。 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不是时间,而是人心。哈哈! 花什么不如花心思好。我认为心灵所能带来的财富远远大于货币所能买到的东西,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观点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4 19:02:24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2-4 16:08
你派核心思想是什么?
核心就是无-极,目的就是消灭极端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4 20:15:56
ruiew 发表于 2016-12-4 19:02
核心就是无-极,目的就是消灭极端派。
我只对经济思想感兴趣,对消灭谁的问题不感兴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4 21:09:06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2-4 20:15
我只对经济思想感兴趣,对消灭谁的问题不感兴趣。
既然崇德,必然感兴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4 22:35:05
ruiew 发表于 2016-12-4 21:09
既然崇德,必然感兴趣。
ruiew 2016-12-4 20:45
以德治国,这是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4 22:41:24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2-4 22:35
ruiew 2016-12-4 20:45
以德治国,这是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学。
哈哈哈!是你应该入崇德学派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4 22:57:49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2-4 22:41
哈哈哈!是你应该入崇德学派吧
这…
兄台错矣,无极复无极,先道后德,德乃无极之表,非无极之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4 23:10:57
ruiew 发表于 2016-12-4 22:57
这…
兄台错矣,无极复无极,先道后德,德乃无极之表,非无极之根。
哈哈哈!你还用这种方式争高下?我问你:没有德,怎么会有道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4 23:22:36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2-4 23:10
哈哈哈!你还用这种方式争高下?我问你:没有德,怎么会有道呢?
大道废 有仁义,
失道 而后德,
须知上德不德,你的德是下德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4 23:30:49
ruiew 发表于 2016-12-4 23:22
大道废 有仁义,
失道 而后德,
须知上德不德,你的德是下德了
上德你能有吗?好好想想吧!不要念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4 23:38:24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2-4 23:30
上德你能有吗?好好想想吧!不要念经了。
我不需要争论,但争论并非就无德,大伪才是无德。
请指教解惑本人对“罗尔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4 23:47:45
ruiew 发表于 2016-12-4 23:38
我不需要争论,但争论并非就无德,大伪才是无德。
请指教解惑本人对“罗尔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谢谢。
指教解惑不敢当,但我想,抱着出世的哲学【道家隐士哲学】讲入世的经济学,这,有不妥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8 19:55:32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1-25 23:18
在经济学方面,我还需要精进,在很多问题上,需要去祥加考察,才能将问题弄清楚。
随笔请教!
2016-11-8
物质世界的开发,同时也是证明了人的内心世界的开发。世界的存在与世界的不断变化都出于同一道理。即儒家信仰当中的中的概念。世界的本原是道,则世物的发生是道的运行。事物得中,也就是事物得道。中之道,实则就是人们常讲的科学。万物皆因符合中道而生。科学上任何成就都是依循此理。

人之心就是人之源,心的存在,才有身体的存在,一切心性的展露都是从心发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和是什么意思呢?显然是君子和而不同的和。这个和指的就是道义。中与和是同一意思,不过是不同命名罢了。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人心与天心合一。生命与万物相配。这具体体现在人的所有追求都可以在人世上找到。反过来说世界万物的存在对人都有作用。

欲得生命与万物,唯有使之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8 19:58:12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2-3 21:07
论货币的价值规律
2016年12月3日
现在,让我们把心思放在货币上面
货币是财富的抽象符号,是商品价值属性的抽象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8 22:08:25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2-8 19:55
随笔请教!
2016-11-8
物质世界的开发,同时也是证明了人的内心世界的开发。世界的存在与世界的不断变化 ...
其实
【中】与【和】
对应
【分】与【合】
对应
【有】与【无】
具体可去看象形文字的演变。
分(有)与合(无)也是人类认知自然的根本大法。
经济学的主轴【分工合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也是分工合作范畴,不管是斯密还马克思等等,都毫无意外地将目光投向这个主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12 20:48:02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2-8 19:55
随笔请教!
2016-11-8
物质世界的开发,同时也是证明了人的内心世界的开发。世界的存在与世界的不断变化 ...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12 20:50:03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1-23 21:07
再研究一个问题:如何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这个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努力向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16 14:07:38
东方经济学比西方经济学更胜一筹。崇德学派,东方经济学特点:通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17 23:33:00
什么叫终始为一
红尘过客 2016-11-17

什么叫终始为一?
终始为一讲的就是结束和开始是同一的。以前我就说过:所谓有始有终,慎始慎终,世间之道,不过如此,一以贯之。现在,该是好好讲讲终始为一的道理的时候了。


这是有关真理问题的探讨。真理本身就是一,一从无中产生,但无本身就是一。因此,我们把一看成是开始,把这个真理之一看成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总根源。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都是发生于一,但万物合起来本身也是一。万物分开,各自也属于一。产生万物的一开始时是一,产生万物了以后,万物还是一。  这就是天地之道,终始为一。所以说,天地有其常。常就是始终坚持不变的东西。这是一种世界观,我已经阐释了世界生生不息的法则,源自于世界坚持着一之道。  一有生的能力,事物的出现首先就源自于一。因此,事情就应该坚持最初的那个一。以一为始,以一为终。效法天地  。这就是一种价值观,事物的生息发展之道就是效法天地,始终如一。  把一之道运用在各行各业,各个方面,一就成了多,多就是在一的总摄之下形成的。人就形成了一以贯之的生命形式。 认为各种事物能够一以贯之,这就是一种人生观。  

所以,我们看到:一是事物的主宰,统帅,又是事物的特性,即事物本身一直在坚持着一。  所谓有始有终,慎始慎终,世间之道,不过如此,一以贯之。 这句话就是把一切的一切归纳为一。一就成为了真理,成为了信仰。 一之道,学知识的人得了,便是圣,从政治的人得了,便是王,搞经济的人得了,便是善。便能立德,政治可以得到治理,文化可以得到发展,经济可以实现繁荣。德,就是使事物各归其位,各得其所。  

由于天地的法则存在于人心,心本是空,心本是无,心是一,所以,当人的行为处于终始为一的时候,人就表现出健康和生的状态。 如果我们本心看成是人的本,把身体看成是人的末,那,本末相应,本末一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体用合一。  

有始有终,慎始慎终,贯彻坚持到底,终始为一,一以贯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