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2016-11-24 09:09:15
人民币汇率下行钱袋子怎么办   http://news.ifeng.com/a/20161124/50308623_0.s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09:09:43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6-11-24 07:33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今天的回复怎么还需要审核了?不会审核到明天影响我的签到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09:12:08
昨日阅读1个小时,总共阅读160个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09:19:39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6-11-24 07:33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昨天阅读半个小时,累计阅读半个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09:22:25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6-11-24 07:33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昨日阅读一小时,累计阅读33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09:23:40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6-11-24 07:33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昨日两小时,累计二十三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09:24:24
昨日阅读时间3小时,累计阅读时间183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09:26:30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6-11-24 07:33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昨天学习2小时,累计学习1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09:31:17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6-11-24 07:33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30天挑战第二天,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13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09:33:59
1.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全文内容链接
昨日阅读由盛洪主编的《现代制度经济学》前言部分

2.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内容段落摘录
诺斯教授早年是攻读经济史的,他将科斯的理论引入了对经济史的分析之中,用产权结构的变化和交易费用的下降来解释制度变迁及其带来的经济发展,对经济史作了极有说服力的解释,创建了新经济史学派,在经济史的研究领域中独树一帜。     我们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新制度经济学,一个是“产权”,一个是“交易费用”。    合约形式→制度安排     制度结构与制度变迁是影响经济效率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资产专用性是企业存在的重要原因——威廉森

3.你阅读到的有价值信息的自我思考点评感想
图书的前言部分是作者对全文内容的精简描述,盛洪老师在两部前言里对新制度经济学家以及他们的主要理论做了叙述,简明扼要的介绍了与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的概念与词语表达的含义。我想,要学习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并将其理论与自己现在的研究结合起来,在这之前打好必要的理论基础很有必要。因此选择盛洪老师的这本书,类似快餐的方式对相关领域的知识可以达到快速掌握核心内容的效果,我将继续努力!


4.昨日你阅读的时间量(小时计算,如0.5小时)
昨日阅读时间超过2小时,因为每天都在大量的文献与相关的公众号推送的好文章。

5.你参与活动至今的总时间量(小时计算,如20小时)
累计阅读5.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09:45:01
昨日阅读时长0.5小时,累计阅读时长1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09:45:04
昨日阅读时长0.5小时,累计阅读时长1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09:48:52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3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09:52:32
昨日阅读2小时,共阅读5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09:56:24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6-11-24 07:33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2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09:56:34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6-11-24 07:33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昨日阅读0.5小时,总阅读183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10:04:27
昨天阅读1小时,总计阅读19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10:06:10
昨日阅读2小时。
共计时间21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10:08:40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6-11-24 07:33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昨天阅读5小时,累计2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10:22:49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6-11-24 07:33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昨日阅读3小时,累计阅读9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10:44:37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6-11-24 07:33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昨日閱讀1小時
累計閱讀41小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10:44:49
Reading 3 hours yesterday, totaling 83 hour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10:49:27
昨日阅读1小时,累积阅读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10:52:04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13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10:52:20
昨天1小时,总计18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10:59:57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9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11:10:12
1. 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 http://www.yangzhiping.com/psy/OpenMindWorld.html

2. 摘录   

    * 在贫困无名时,你的问题是什么? 假若你仅仅关注「行为和现象」,缺什么补什么,收入不高就拼命赚钱,你是否真的如愿以偿?如上图所示,这样你得到的可能仅仅两倍启发。假若你关注「关系和结构」,如月薪三千,如何借助「贵人」与 「时空选择论」来获得好运,那你可能会获得十倍启发。然而,很少人会站在「心智和文化」层面思考。这好比仅关注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却忽略水平线下庞大冰山底层。

    * 在讨论产品设计时,人们常常注重的是产品可用性。却不知还有另一个概念叫可供性。可供性与可用性不同,它不关注产品有什么用,而是关注它能否提供新的可能。

    * 从「可用性」到「可供性」,意味着更突出生命主体的价值。从关注「自己的作品有什么用」转为「自己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是否能提供新的可能性」。比如在你16岁到31岁,你出版四本书,没有得到什么好评,当代人对你不理解,假若你去关注「可用性」,这样你很可能会丢失掉自己原本能够获得的东西,被「外在动机驱使」。

    * 对于年轻创作者来说,困难的地方并不是坚持内在动机,而是作品得不到反馈,不知道自己是对是错。因此,给大家的第二个建议:你需要借助「演绎法」,掌握一套不需要依赖任何第三方评判自己作品的方法论。

    * 最核心的源头知识来自少数研究者的贡献。不仅掌握归纳法,更要掌握演绎法,借助体系、模型与框架,提升思维品质与学习效率,这是要提醒大家修正的一种学习习惯。

    * 掌握演绎法,为什么会有助保护自己的内在动机?很多人在年轻时,恨不得给自己找一个人生导师。每到一个社会大变革时代,思想混乱,信仰缺失,精神空虚,青年导师就会变得格外流行。就像鲁迅所言,『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年轻的创作者往往不自信,不知道自己的作品好坏,急需得到他人反馈。与之相反,成熟的创作者掌握一套不依赖他人评价,得到反馈,不断进行刻意练习的方法论。正如巴菲特从他的偶像格雷汉姆那里获得了一生中最好的商业建议是:「你是对是错,并不在于别人是否认同你。你之所以正确,那是因为你依据的事实正确无误,你的推理正确无误。」

    * 每一个时代的「常识」,都意味着这个时代的「认知边界」。它往往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帮助人们降低认知负荷。

3. 自我思考

    本文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1)如果你乐意成为一名内在动机驱动的人,怎样更好地保护你的内在动机?2)人类学习有三大隐喻,不同的隐喻带来了不同的成长方式。

    关于第一个问题,作者提到了三种解决方案。1)可供性,即不仅发现产品的价值初衷,也要去拓展潜在的新用途。比方说,勺子的初衷是为了盛汤,但也可以当做刀子切割用。2)演绎法,即除了归纳法(所谓的机器学习),也要重视演绎法在思维层面上的应用。作者在这里主要是想说明借助演绎法,年轻人可以不借助导师而获得及时的反馈。3)反常识,这里作者有句话说的蛮好的,那就是所谓的常识不过是目前的认知边界罢了,实在是醍醐灌顶。

    关于第二个问题,学习的三个隐喻。学习是获得知识;学习是参与的过程;学习是为了创造。

4. 昨日阅读:1小时

5. 累计阅读:11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11:21:04
昨日阅读2小时,总共阅读4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11:34:27
今日阅读《德川家康》。
今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39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4 11:35:09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6-11-24 07:33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时间99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