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回老家路上坐中巴车路过安全检查站,售票员马上让站着的客人都蹲下去以逃避检查。然后售票员给我们说了这样一个事:某节日期间县安全大检查,交警在车站附近的路口设置了一检查站,中巴车主们知道后都从其它的路线绕过车站,不进站载客。后来车站方面没办法,只有想办法让交警把检查站给撤掉。而后中巴车才进站载客。
当时听了觉得有点意思,但由于小弟初学经济学,里面所包含的信息不能剖析出来。望各位大侠指点下。谢谢。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交警在“其他路线”也设立检查站的成本很高,乘客对“超载”造成危险的预期概率很小。
如果这两条总成立,“换汤不换药”的故事就会不停地上演,交警在某些特定路段设立检查站就只是增加了成本而降低了社会总体福利。
许多改革也可能这样。
改革无疑可以理解为一场博弈,而博弈最终“博”的是信息,信息劣势的参与人何以自信能将改革进行到底呢?所以我们也要允许改革者犯错,试错的过程也是获取信息的过程,信息是有成本的(稀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