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009 6
2016-12-04

见好就收是胸襟,

见坏就收是智慧。

——国馆君按


960年,后周宫廷正欢庆新年,忽接北方军情,契丹与北汉入侵。国主年幼,宰相急忙派禁军大将赵匡胤率军出征。


出军的第一天晚上,大军驻守在陈桥驿站。


已经很难确认,那天晚上赵普他们到底进行了如何的谋划,到第二天早上,只见一群将领,拿着一件象征着皇权的黄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拥立为新君。


赵匡胤再三“推脱”,最后提出一个条件:


“你们必须严明军纪,秋毫无犯,厚待周室。”


大军齐声应允,随后,赵匡胤回师开封,后周恭帝下诏退位,赵匡胤就这样轻轻松松地建立了中国古代史上最令人惊叹大宋王朝。


在中国历史上,大凡遇到改朝换代,总少不了生死厮杀,兵连祸结。大至烽火四起、伏尸遍野;小至宫门喋血,骨肉相残。


可赵匡胤偏偏是个例外,对他而言,周室幼主年弱,威信尚浅,不足以构成威胁,没有必要赶尽杀绝。


于是见好就收,给后周皇室留一条出路,而事实证明,赵匡胤此举反倒赢得了民众与大臣的尊敬,赵氏王朝顺利过渡,五代乱政也就此结束。


这样的政治智慧与胸襟,足以令后人惊叹。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懂得见好收,有些皇帝就偏偏喜欢作死折腾。


隋文帝杨坚算是历史上少有的明君。在位二十多年,改革官制,制定律令,与民休养,开创了大气磅礴的“开皇盛世”。


只是这么好的一副摊子,却偏偏传给了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却又缺乏政治才能的隋炀帝。


登基之后,隋炀帝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自己的作死之旅。


修长城,开运河,建洛阳,北巡突厥,南下江南,浩浩荡荡,一件接着一件,是片刻也不让人喘息。


本来这些大工程都有造福后人的功效,但人力财力消耗实在太大,人民已是苦不堪言,既然完成了,就应该见好就收,与民休息,说不定还能列入明君的行列。


只是隋炀帝放弃了这个机会,见好就收从来不是他的作风。

折腾才是他的本性。


而这回,他选择了让自己和整个隋朝灭亡的道路:三征高句丽。


公元611年,意气风发的隋炀帝杨广下令军队动员,准备御驾亲征高句丽。


到612年正月,隋朝大军才全部集结于幽州,总数一百一十三万,号称二百万。


黑压压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动山摇。


本以为是轻而易举的小事,却不想高句丽人人同仇敌忾、强化城防、设置伏兵、誓死抵抗,隋军九支部队共计三十万五千人,最后回去的仅仅两千七百人,惨败而归。


此时,国内已是民怨沸腾,造反也是接连不断。


要是能够在此时审时度势,见坏就收,以隋文帝积累起来的家底与财富,隋朝也不至于就这样倏忽而逝,中途夭折。


只是,隋炀帝并不死心,次年(613年),再次下诏征集兵马,讨伐高句丽。


接踵而至的就是杨素之子杨玄感起兵造反,政权内部第一次出现分裂。


隋炀帝只得连夜撤兵,火速镇压叛乱,第二次亲征再次失败。


而此时的隋朝,已经是矛盾丛生,危若累卵,各地起义如火如荼。


就在这种战火纷飞的情况下,隋炀帝却选择了第三次亲征高句丽,据说,当隋炀帝将出兵之事交付朝议的时候,数日之间竟然无人附和。


而此时离隋炀帝被杀和隋朝灭亡就剩四年了。


在《周易》中,泰卦之后为否卦,意即好的事物达到顶峰就会向坏的方向发展,所以,有胸襟有智慧的人处事,懂得适可而止,见好就收,绝不竭泽而渔,赶尽杀绝。


如若错过这样的机会,要是能在事情向着坏的方向发展的开端,懂得审时度势,见坏就收,也是不乏智慧的表现。


只是有的人非要等到油枯灯尽的时候,才发现暗暗长路根本就找不到尽头,并不是所有的坚持都能换来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所以,隋炀帝终于把自己和整个隋朝给折腾死了,而留下大把的财产给李世民去开创贞观之治。


人生的境遇千变万化,需要根据不同时机,区别对待。


如果说见好就收是一种节制的气度与胸怀,能在大好局势的面前,节制而思,不贪求不冒进,见好就收,缓缓进取。


那么懂得适时的见坏就收,则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智慧,当局势一旦出现逆转,聪明的人往往能嗅到其中的血腥与杀气,见坏就收,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


◎本文由国馆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2-4 23:48:41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5 01:25:19
yyj_1976 发表于 2016-12-4 23:02
见好就收是胸襟,见坏就收是智慧。——国馆君按
960年,后周宫廷正欢庆新年,忽接北方军情,契丹与北汉入侵 ...
谢谢分享 其实就是一个度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5 10:13:01
感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6 19:58:5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6 22:58: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