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以降,中国整合国际战略,发出中国治理的时代强音。随着一带一路推进,中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开出一条新路子。用强大的经济实力引领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实现了新格局,新视野,新市场。庞大的市场和建设的需求,刺激中国人、中国企业大胆走出去的新梦想。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社会,文化,宗教,军事,经济差距甚大,目的各异。尤其各国也有自己的国家战略,实现对接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如何实现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双向选择,中国企业管理如何适应国别异同。
从现状看,一带一路战略主要是ZF层面推进,逐步在向企业拓展,由亚投行,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组建。各种智库和机构也开始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行动。在巴基斯坦,柬埔寨,沙特逐步有项目落实,很多工作还要在未来数载发展中纠偏立规。
就法律层面,向颖律师浅析和建议如下:
一、企业要走出去需要练好内功,不能盲目跟风。必须明确自己目标,提升核心竞争力,准确定位市场需求分析,破解自身短板,注意知识产权保护及品牌建设。
二、掌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孰知政策,法律,国别民情。通过国家信息,跨国公司优势掌握一手材料。同时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考察目的国,有自己的研究成果。
三、利用好国际仲裁,中方和目的国达成协议,尤其重视目的国法律法规,投资政策,劳动合同,税收安排,并在本土化中实现平衡。
四、加强学习培训和内部管理,在布局市场开拓经济版图时尊重目的国,实现多赢、双赢。
五、逐步要联合双边或多边组建纠纷解决机制,可以学习现有国际贸易机制,但是必须取消不公平的做法,在内容和程序合法性上争取更加合理的安排。
向颖,北京汇鹏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兼副主任。研究土地经济学、农村纠纷解决机制、村民自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