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管教熊孩子
于德浩
2016.12.12
这两天,中关村二小的欺凌事件刷爆朋友圈。我说,不要纠缠那些欺凌的所谓事实细节,无非就表明当代中国的小学教育出现了问题。咱们的教育现在是邯郸学步,传统的精华给舍弃了,西方的糟粕却给引入了。就该具体事件来言,无论中关村二小怎么处理这件事,媒体都会把他骂得里外不是人,这就是抬驴的故事翻版。如果把俩熊孩子揍一顿,媒体就说校方太野蛮,不考虑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如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媒体就说学校推诿卸责;如果校方协调双方家长赔款了事,媒体就说金钱观腐蚀了道德品质教育。
这事要放在30年以前,我们小时候,很好办。废话少说,班主任拿起小教鞭,先抽熊孩子的背上一下,抡起一道血印。“叫你长长记性,好的不学,就学欺负人。你能啊,你拳头大啊,也就在学校里,你无法无天了。在外面你试试,比你坏的有的是,你天天挨揍。你爹容易吗,挣俩钱供你上学,让你来学打架啊?下次你敢不悔改,让你爸爸知道后揍死你。这么小就这么坏,长大了想进监狱,想挨枪子啊!”老师转头也把被欺负的学生批一顿,“你也是,他打你,你不会跑啊。你知道他坏,还和他凑一起,这不自找的吗。以后,离他远远的,下次他敢使坏,你跑来告老师,我知道一次就抽他一鞭子,看他还敢不敢。”
现在回想一下,我们当年的老师,那真是高度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浑然天成。他敢于负责任,把学生们真的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管教。你不要以为“很土,很野蛮”;现在我们称为,“简单有效”。我就是从小在农村这么被教育的,我老婆的同事,他们夫妻两个是清华大学毕业的,也是这么被教育的。而且,他们也在这么教育自己的小孩,“十岁的小屁孩懂啥道理,就是揍,最有效。等他们长大了,再讲道理。”当然了,如果你觉得那些幼儿教育的心灵鸡汤能够更有作为,你就继续潜心钻研试验吧。我不是鄙视那些个所谓心理学博士,我只是说,他们的方法也许很对,但一般当家长的你未必适合,你要是弗洛伊德或荣格也许可以。
“棒打出孝郎”的理论根据就是物质决定意识。“抽一鞭子很疼”这个物质,就决定了他以后“不敢欺负人”这个优良品德。知道20世纪人类在心理学或精神分析学的重大突破是啥吗?是发明了抗抑郁药。在此以前,甚至对于现在绝大部分人来说,人们都以为,一个人想自杀是因为他想不开。于是,就有亲朋好友、所谓心理医生、得道佛学大师去开导开导这些想自杀的抑郁症病人。结果呢,越开导越坚定了他“跳楼”的决心。
要相信科学,相信物质决定意识。抗抑郁药出来以后,一切从简。精神科大夫说,“你是不是心里有千言万语想对我说,是不是现在很想自杀?不要紧,先吃药。一周后,咱们再聊。”服药2周,他就没有那么多想说的话了,也不太想自杀了;再吃药2月,“自杀”就抛到九霄云外了,他再也不思索“人为什么活着”这么深刻的哲学命题了。一颗小药丸就是这么神奇!
言归正传,自家的熊孩子,还是相对好管的,反正有一点,就是要告诉孩子,欺负人是不对的,是不好的。李嘉诚在自家饭桌上,就明确告诉他的儿子,小孩儿们若有欺人的倾向,一定要纠正。现在社会上流传着一种很不好的习气,就是“培养狼性”。一些人,总以为,这样小孩长大以后不会吃亏。大错特错!狼的下场其实很悲惨,要么被更“狼性”的狼咬死,要么被猎人打死,要么吃不着羊而饿死。所以,李嘉诚是培养谦让,而不是争抢。
如果咱家的好孩子被别人家的熊孩子欺负怎么办?其实很好办,顺其自然。第一种做法,学会忍、让。“儿子,咱别跟这帮坏孩子一般见识,恶有恶报,将来会有更坏的小孩揍他。他要欺负你,你就去老师那儿告状。咱离他远远的,咱惹不起还躲不起嘛。”你也许会说,这就是“怂、怯懦”。就算是,又何妨?咱长大了,就是喜欢“被欺负”。咱俩合伙,挣十万;你7万我3万,被欺负一下。有100个人来“欺负我”,我就赚300万啊。你强,最多也就欺负我一下,赚7万而已。所以嘛,这叫“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
第二种做法,就是“要勇敢”,这比较符合博弈论和阶级斗争论。“横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在孩子的眼里,学校就是一个经济学上的“封闭系”,有强必有弱。“儿子,要勇敢。不能让坏人得寸进尺,要以牙还牙。他扣你垃圾筐,你也扣他头。正面打不过,咱从后面,给他出其不意。跟坏人就要不择手段,别怕,有啥事你爸给你兜着。你弄他一两回,他就怕你了。”这就是英雄好汉的方式,很爷们!
第三种做法,就是“陪你玩到底”。你不是说,这是开玩笑嘛,这是玩游戏嘛。好,扣一次1万块钱。熊孩子,你玩得起你就尽情的扣吧。一次就相当于咱一个月的工资,爽!熊孩子他爹就倒逼着管他的不肖子。不要怕颜面尽失,相声演员都是这么赚钱的,“磕头,叫爹,叫爷爷”为艺术献身嘛。
第四种做法,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你这熊孩子家不赔礼道歉,是吧?行。我天天跟着你,一有机会就踹你家兔崽子。有事没事就划你车,砸你玻璃。我就是下三烂,因为是你逼我的。护犊子是老娘的天性,我就是要出口恶气。你不要鄙视这方法,其实很有效。
如果你是富人,足够有钱,可以换一种更文明的方法,以法维权。找个委托代理律师,揪他打官司,不为打赢,就是拖他,折磨他。一切合理合法,搞他几个月,看他服不服,来不来登门道歉。
可悲的是,该事件的被欺凌小孩家用的都不是上面的方法。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学校、教委、媒体、社会舆论,反正不是自己。这是最坏也是最笨的一种方式,就如同开车只听导航,结果掉到水沟里。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指望别人。别说未必能有你想要的所谓公平正义,即便是有,也是姗姗来迟,于事无补。
更可怜的是,他们一家极有可能自怨自艾,整天郁郁寡欢,这可比扣十个垃圾桶还要糟糕。“你这个没本事的爹,生了个不争气的儿子,就指望我这个娘儿们给咱家长脸了。”
一般来说,我建议大家使用第一种做法,学会忍让;从经济学术语讲,交易成本低,现实可操作性简便易行。但是,对于该具体事件发展至此,我建议当事人选择第二种“纯爷们”的方式,小孩的事小孩解决。勇敢的小男子汉,即使头破血流,也值。省下童年的心理阴影,省下心理医生的精神干预,“一打解百愁”。
不要陷入所谓的举证查实的法律泥潭,最简单有效的做法就是,“儿子,攥紧小拳头,从后面推倒他、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