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425 32
2009-07-21


关于商品经济(第二产业)的推理

              ——国有经济之路——                   


       内容提要:使奴隶经济、土地经济、和商品经济(机械经济)──这三大经济体系得以构成,并相互区别开来的物质基础,分别是奴隶,土地,和劳动产品(机械)——这三种不同形态的生产资料。
  而已经是建立在上述三大物质基础上的现代社会,它不仅首先是商品经济(机械经济)的最高阶段;不仅其次是全部商品经济(机械经济)的总合;而且终于又是把机械经济,土地经济,和奴隶经济统统包含在其中的,以往一切经济的总和。


                                                          一 商品经济的原因

                                                          1 生产资料的特殊性

   需要先行注明的一点是:这里所说的“商品经济”,乃是特指近代社会以来的制造业经济,也就是特指反映了制造业本质的——机械经济。
   人们通常以为:有了分工才有了交换,有了交换才有了价值,有了价值才有了商品,而有了商品才有了商品经济,……从而商品经济归根到底乃是取决于分工和交换。
   但事实上,真正使商品经济(机械经济)得以成为商品经济的决定性原因,既不在于分工,又不在于交换,甚至也不在于价值和商品;而仅仅在于早已被所有这些现象形态重重笼罩起来的,一个极为单纯的因素——生产资料的特殊性。
   为了要能够说明这一点,我们现在就需要来做一个简单的比较。而能够与商品经济(机械经济)相比较的,当然是走在它的前面的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的生产资料都是些什么东西呢?
   很明白:自然经济的生产资料(从主要的方面去看),有服各种劳役的充当奴隶的──人,还有可供种植和养殖各种农牧产品的──土地,如此而已。但不论是充当奴隶的“人”,还是可供种植和养殖的“土地”,它们显然都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品。
   于是我们知道:自然经济的生产资料(从主要的方面去看),还不是由人类社会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而是由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品构成的。正是因为如此,自然经济才会名副其实地成其为“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机械经济)的生产资料又是些什么东西呢?
   也很明白:商品经济的生产资料(从主要的方面去看),有刀、剪、锯、锤、斧、锉、锥、钳,以及杠杆、滑轮、螺旋……等等人力器械;有水轮机、风轮机、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以及锻压机、切割机、纺织机、印刷机、注塑机……等等动力机械,如此等等。但不论这些东西是如何地千变万化和千差万别,它们显然都是人类社会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
   于是我们又知道:商品经济的生产资料(从主要的方面去看),不再是由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品,而已经是由人类社会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构成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商品经济才会不可避免地成其为“商品经济”。   可以说,使商品经济(机械经济)区别于自然经济的其他一切特征所由以发生的根源,全在这里了。例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7-21 10:56:42


2 使扩大再生产成为必然

   

       自然经济通常是一种简单再生产的生产方式,而商品经济(机械经济)则通常是一种扩大再生产的生产方式。之所以会有如此的差别,其实并不在于人们主观上是否满足于自给自足,而完全要归因于客观上生产资料的特殊性。
       先来看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的生产资料(从主要的方面去看),还不是由人类社会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而只是由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品构成的。
      从而就使得自然经济的生产过程,主要是一个生产劳动产品形态消费资料,以用来满足生活消费的生产过程;而不是一个生产自然物品形态生产资料,以用来扩大再生产的生产过程。
      例如奴隶经济的生产过程,主要是一个生产山珍海味,木材矿产、亭台楼阁、工艺美术,以及各种服务性劳役等等的生产过程;……而不是一个生产“奴隶”的生产过程。
      例如土地经济的生产过程,主要是一个生产各种粮食、棉花、蔬菜、瓜果,以及各种畜牧产品等等的生产过程;……而不是一个生产“土地”的生产过程。
      所以自然经济,不论人们在主观上是否满足于自给自足,就其自身的生产过程来讲,必然是一种简单再生产的生产方式。

      商品经济(机械经济)的情况则大不相同了。
      因为商品经济的生产资料(从主要的方面去看),不再是由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品,而已经是由人类社会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构成的。
      从而就使得商品经济的生产过程,不仅是一个生产劳动产品形态消费资料(诸如各种日用消费品等等),以用来满足生活消费的生产过程;而且是一个生产劳动产品形态生产资料(诸如各种人力器械和各种动力机械等等),以用来扩大再生产的生产过程。
      所以商品经济(机械经济),不论人们在主观上是否满足于自给自足,就其自身的生产过程来讲,必然是一种扩大再生产的生产方式。
                        
                                                3  使分工和交换更加发达     

       分工和交换并不是商品经济(机械经济)区别于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因为在自然经济中,也早已存在着诸如百奴、百仆、百役、百夫、百伎、百农、百姓、以至于百官之类比较发展的分工,以及他们之间比较发展的交换了。尽管如此,分工和交换的更加发达,却仍然不失为使商品经济(机械经济)区别于自然经济的重要标志。 ……之所以如此,还是要归因于生产资料的特殊性。
     先来看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的生产资料(从主要的方面去看),还不是由人类社会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而只是由自然界中天然存在自然物品构成的。
     因而就使得自然经济的生产过程,主要是一个生产不同劳动产品形态消费资料(诸如各种农牧产品、各种自然资源产品、以及各种劳务等等)的生产过程;而不是一个生产特定自然物品形态生产资料(土地或者奴隶)的生产过程。
     从而就使得自然经济中的分工,主要是根据不同劳动产品形态消费资料来划分的,比较发展的分工(诸如奴隶经济中的伙夫、屠夫、挑夫、马夫、船夫、渔夫、樵夫、歌伎、舞伎、乐伎、画伎、差役、苦役、兵役、门童、婢女、以及商人、和猎人,或者土地经济中的粮农、棉农、菜农、果农、花农、茶农、烟农、桑农、以及蜂农、和牧农等等);而不是根据特定自然物品形态生产资料(奴隶或者土地)来划分的,更加发达的分工。
     进而也就使得自然经济中的交换,主要是不同劳动产品形态消费资料范围内的,比较发展的交换;而不是特定自然物品形态生产资料范围内的,更加发达的交换。

     商品经济(机械经济)的情况则大不相同了。
     因为商品经济的生产资料(从主要的方面去看),不再是由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品,而已经是由人类社会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构成的。
   因而就使得商品经济的生产过程,不仅是一个生产不同劳动产品形态消费资料(诸如食品饮料、服装鞋帽、钟表眼镜、电灯电话等等)的生产过程;而且也是一个生产不同劳动产品形态生产资料(诸如木工机械、铁工机械,纺织机械、运输机械、化工机械、电子机械等等)的生产过程。
   从而就使得商品经济中的分工,不仅能有根据不同劳动产品形态消费资料来划分的,比较发展的分工(诸如木匠、铁匠、鞋匠、皮匠、纺织匠、钟表匠等等);而且还能有根据不同劳动产品形态生产资料来划分的,更加发达的分工(诸如食品机械厂、纺织机械厂、木工机械厂、化工机械厂、建筑机械厂,一直到火车、轮船、汽车、飞机制造厂等等)。
   进而也就使得商品经济(机械经济)中的交换,不仅能有不同劳动产品形态消费资料范围内的,比较发展的交换;而且还能有不同劳动产品形态生产资料范围内的,更加发达的交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1 10:57:31
4 使〈劳动〉价值成为必然
                                            (1)生产资料占有方式      

       我们终于要来面对这个政治经济学中最困难的问题!

       虽然价值的历史与自然经济的历史一样久远,但〈劳动〉价值的历史,却主要是与商品经济(机械经济)的历史联系在一起。之所以如此,还是要归因于生产资料的特殊性,……特别当我们首先是把考察的重点,放在生产资料占有者身上的时候,情况就更明显地是这样。


      先来看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的生产资料(从主要的方面去看),还不是由人类社会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而只是由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品构成的。
   从而就使得自然经济的生产资料占有者——奴隶主或者地主,并非是在一系列再生产过程之中,通过对一定量劳动产品的扣除,来实现自己对于一定量自然物品形态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是要在一系列再生产过程之外,通过对一定量自然物品的争夺(战争),来实现自己对于一定量自然物品形态生产资料的占有。
   例如在奴隶经济中,奴隶主并非是通过对各种猎物、木材、矿产、以及各种劳务的扣除,来实现自己对于奴隶的占有;而是要通过愈演愈烈的人口争夺战,来实现自己对于奴隶的占有。
   例如在土地经济中,地主并非是通过对各种粮食、蔬菜、棉花、以及各种畜牧产品的扣除,来实现自己对于土地的占有,而是要通过愈演愈烈的土地争夺战,来实现自己对于土地的占有。

       既然如此,所以通行在自然经济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中的同一性原则,就不应该是一种通行在劳动产品中的同一性原则——劳动,而应该是一种通行在自然物品中的同一性原则——奴隶或者土地。

     商品经济(机械经济)的情况则大不相同了。
     因为商品经济的生产资料(从主要的方面去看),不再是由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品,而已经是由人类社会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构成的。
   从而就使得商品经济的生产资料占有者——资本家,并非是在一系列再生产过程之外,通过对一定量自然物品的争夺(战争),来实现自己对于一定量劳动产品形态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是要在一系列再生产过程之中,通过对一定量劳动产品的扣除,来实现自己对于一定量劳动产品形态生产资料的占有。

例如某一位纺织行业的资本家,他现在并非是通过对于奴隶或者土地(自然物品)的争夺战,来实现自己对于纺织机械(劳动产品)的占有;而是要通过对一定量棉布(劳动产品)的扣除,来实现自己对于一定量纺织机械(劳动产品)的占有。

既然如此,所以通行在商品经济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中的同一性原则,就不应该是一种通行在自然物品中的同一性原则,而应该是一种通行在劳动产品中的同一性原则了。

   
     但这个已经是通行在劳动产品中的同一性原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面对如此艰深奥妙的重大难题,我们这位从未深入研究过经济学的资本家,居然并不为之而发愁。因为他显然早已是从最普通,最简单的生活实践中知道:通行在劳动产品中的同一性原则,那其实就是“劳动”的原则,并且是时间意义上的“劳动”的原则。而这个时间意义上的“劳动”的原则,正是——〈劳动〉价值的原则。
     也正是因为有了〈劳动〉价值的原则:我们这位纺织行业的资本家,他才得以把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棉布,和劳动产品形态的生产资料──纺织机械,这虽然在具体形态上已是各不相同,但在一般形态上却同样都是劳动产品的两种东西,看成是同一形态的一种东西;即同样都是体现了一定量劳动时间的,一定量的——〈劳动〉价值。
   并且又正是在这样一种同一性的基础上:我们这位纺织行业的资本家,他才得以是在一系列再生产过程之中,通过对已经是一定量〈劳动〉价值的棉布的扣除,来实现自己对于也已经是一定量〈劳动〉价值的纺织机械的占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1 10:58:12
(2)消费资料占有方式   

      其实,即使我们又把考察的重点,放在生产资料使用者(消费资料占有者)身上,也将可以看到:使〈劳动〉价值成为必然的决定性原因,只能是存在于生产资料的特殊性之中。
      先来看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的生产资料(从主要的方面去看),还不是由人类社会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而只是由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品构成的。
   从而就使得自然经济的生产资料使用者——奴隶或者农奴,他们各自所生产的不同形态的消费资料(及劳务),可以统统归结为——“自然物品”的产物。

例如奴隶们各自所生产的不同形态的消费资料,诸如各种山珍海味、木材矿产……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劳役等等,可以统统归结为——奴隶的产物。

例如农奴们各自所生产的不同形态的消费资料,诸如各种粮食、棉花……以及各种畜牧产品等等,可以统统归结为——土地的产物。

这样一来,当他们相互之间发生对于消费资料的占有关系(即交换关系),从而需要在同一的基础上做量的比较时;就只需借助于奴隶或者土地自身的一般形态,即数量意义上的“奴隶”的原则,或者面积意义上的“土地”的原则,将所有这些“自然物品”的产物,都看成是一定数量的——“奴隶”,或者一定面积的——“土地”。

例如在一个樵夫的木材产量普遍是8方/年,而一个渔夫的黄鱼产量普遍是2吨/年的情况下;一个樵夫就可以用自己所生产的8方木材,通过交换去占有一个渔夫所生产的2吨黄鱼。因为现在对于他们来讲,8方木材已不再是8方木材,而是——1个“奴隶”;2吨黄鱼也不再是2吨黄鱼,也是——1个“奴隶”。

例如在一公顷土地的稻米产量普遍是2吨/年,而一公顷土地的山羊产量普遍是6只/年的情况下;一个粮农就可以用自己所生产的2吨稻米,通过交换去占有一个牧农所生产的6只山羊。因为现在对于他们来讲,2吨稻米已不再是2吨稻米。而是——1公顷“土地”;6只山羊也不再是6只山羊,也是——1公顷“土地”。

(从这里……似乎可以窥见到一向通行在自然经济中的,各种贵金属货币的真实含义!)

   
      商品经济(机械经济)的情况则大不相同了。
      因为商品经济的生产资料(从主要的方面去看),不再是由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品,而已经是由人类社会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诸如木工器械、或者铁工器械等等构成的。
   从而就使得商品经济的生产资料使用者,诸如个体手工劳动的工匠们,他们各自所生产的不同形态的消费资料,诸如方桌、或者水桶……等等,只能统统归结为——“劳动产品”的产物。

这样一来,当他们相互之间发生对于消费资料的占有关系(即交换关系),从而需要在同一的基础上做量的比较时;就必须借助于“劳动产品”自身的一般形态,即时间意义上的“劳动”的原则;将所有这些“劳动产品”的产物,都看成是一定时间的——“劳动”,也就是一定量——〈劳动〉价值。

例如在100小时〈个体〉劳动的方桌(净)产量普遍是1张,而100小时〈个体〉劳动的水桶(净)产量普遍是2只的情况下;一个木匠就可以用自己所生产的1张方桌,通过交换去占有一个铁匠所生产的2只水桶。因为现在对于他们来说,一张方桌已不再是一张方桌,而是——100小时〈个体〉劳动,即100(单)元〈劳动〉价值;2只水桶也不再是2只水桶,也是——100小时〈个体〉劳动,即100(单)元〈劳动〉价值。

  (从这里……又似乎可以窥见到通行在商品经济中的各种纸币,与通行在自然经济中的各种贵金属货币之间的内在差别!)

                                   

                                                             (3)占有价值

   
      事情的确是到了有些不可思议的地步!
   〈劳动〉价值──这个虽然已知是以时间意义上的“劳动”为自然内容,却仍然常常使人感到困惑的,极奇妙、极深奥的东西;就其还应该具有的社会本质来讲,它原来终于又是一种对于商品经济(机械经济)所特有的,劳动产品(机械)形态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及其消费资料占有方式。
     这就象〈土地〉价值和〈奴隶〉价值──这两个虽然早已分别是以面积意义上的“土地”,和数量意义上的“奴隶”为自然内容,却从来不曾引人注目的,极平常、极简单的东西;就其也应该具有的社会本质来讲,它们则原来终于又是一种对于自然经济所特有的,自然物品(土地或者奴隶)形态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及其消费资料占有方式一样。   于是我们终于是看到了一个从未看到过的,三位一体的价值系列:作为“价值”,它原来并非只能是一种〈劳动〉价值;在此之前,它原来还可以是一种〈土地〉价值,和一种〈奴隶〉价值。……从而在整个人类社会的价值系统中,原来应该是有——三大价值原理!
   于是我们终于是看到了一个从未看到过的,绝对工整的对应关系:
   与奴隶、土地、和劳动产品(机械)──这三种不同形态的生产资料,其具体的、特殊的形态,即质量意义上的“奴隶”、体积意义上的“土地”、和空间意义上的“劳动”,分别构成了奴隶经济、土地经济、和商品经济(机械经济)的生产方式正相对应。
   奴隶、土地、和劳动产品(机械)──这三种不同形态的生产资料,其抽象的、一般的形态,即数量意义上的“奴隶”、面积意义上的“土地”、和时间意义上的“劳动”,则分别构成了奴隶经济、土地经济、和商品经济(机械经济)的占有方式。
   
   于是我们终于又进一步地联想到:就象人们早已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把乃是作为生产资料使用方式(生产方式)的具体的、特殊的劳动所表现的“价值”,称之为——使用价值一样;我们现在也应该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把则是作为生产资料占有方式(生产关系)的抽象的、一般的劳动所表现的价值,称之为——占有价值。
   所以,价值:一方面是——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占有价值。
   而不应该是,价值:一方面是——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交换价值。

   不知道是出于怎样的巧合,马克思也曾经再三地强调:
   “…依照普通的说法,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严格说,这种说法是错误的。”[1]
   “商品,一方面是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价值——不是交换价值,因为这只是现象形态,不是它的真正的内容。”[2]
   “…交换价值只是价值的现象形态,不是价值。”[3]   ……不过眼下我们最好还是暂时绕开这个政治经济学的无底洞,继续往下讨论我们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1 10:58:50

5 使资产阶级成为必然

   阶级是随着生产资料的发展而产生出来的。因为讲到阶级,那只能是生产资料的使用者阶级,和生产资料的占有者阶级。
   但同样是生产资料的使用者阶级,为什么会有奴隶阶级、农奴阶级、和工人阶级之分?
   而同样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阶级,又为什么会有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之分呢?
   ……在经历了前面几个难关之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不会是很因难了,因为很明白:

所谓奴隶阶级,无非就是(主要)使用奴隶形态生产资料(服劳役)的使用者阶级。——那种以为只有失去人身自由的劳动者阶级才是奴隶阶级的,极为流行的观点,显然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

所谓农奴阶级,无非就是(主要)使用土地形态生产资料的使用者阶级。——不论他是自由的,不自由的,还是半自由的!

而所谓工人阶级,则无非就是(主要)使用劳动产品(机械)形态生产资料的使用者阶级。——也不论他是自由的,不自由的,还是半自由的!


    与此同时。
   所谓奴隶主阶级,无非就是(主要)占有奴隶形态生产资料的占有者阶级。——那种以为只有不讲人道的占有者阶级才是奴隶主阶级的,极为流行的观点,显然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

所谓地主阶级,无非就是(主要)占有土地形态生产资料的占有者阶级。——不论他是人道的,不人道的,还是半人道的!

(由于上述二者同属自然经济范畴,所以以往也被统称贵族阶级。)

而所谓资产阶级,则无非就是(主要)占有劳动产品(机械)形态生产资料的占有者阶级。——也不论他是人道的,不人道的,还是半人道的!

   这就是说:各个使用者阶级的特殊性,和各个占有者阶级的特殊性,与他们彼此在人性、人格、人品、人道、人权、以及人种等等方面的差别毫无关系;而完全是取决于与之发生关系的生产资料,这个“物”的特殊性。
   为了免去后面的许多麻烦,对于资产阶级这个曾经是比较敏感的问题,我们在这里要更加坚决地来强调一下:
   不论是什么样的人,也不论是什么样的集团,乃至什么样的国家;
   即不论其出身经历、性格习惯、文化教养、道德品质、思想作风、政治态度、以及组织结构如何;
   而且又不论它是处在什么样的历史时期,和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之中;
   甚至也不论它是否在主观上愿意代表全体人民,并在客观上努力为全体人民服务;
   ……只要它所集中占有的生产资料,从主要的方面去看,乃是劳动产品(机械)形态的生产资料;
   那它就必然要成为并且已经是成为资产阶级!
   必然要成为并且已经是成为资产阶级性质的集团!
   必然要成为并且已经是成为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
   ——这是不以人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

                                              6 使战争不再成为必然

军事家说:战争就是战争。
政治家说: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哲学家说:战争是一种自然现象。
道德家说:战争是使人类相互残杀的怪物。
而我们现在却要说:战争是自然经济的——生产资料生产方式。

前面讲到,自然经济的生产资料(从主要的方面去看),不是由人类社会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而是由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品构成的。
从而就使得自然经济的生产过程,主要是一个生产消费资料(劳动产品),以用来满足生活消费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生产生产资料(自然物品),以用来扩大再生产的过程。
但我们分明是从以往的历史进程中看到:自然经济的生产过程,实际上也还是呈现出一种逐步扩大的趋势。……所以我们要问,这种逐步扩大的趋势究竟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呢?

我们先来看一位原始部落的成员。
他正坐在一棵大树底下冥思苦想:像现在这样既要上山狩猎,又要下水捕捞,又要远出采集,还要削制弓箭长矛,打磨石器骨器,编织渔网筐篓,搭建茅屋棚厦,并且烘烧陶器、鞣制皮革、烧水做饭、养儿育女,以及抵制各种天灾人祸……等等;这愈来愈多的劳务负担,如果仅仅依靠家族中十分有限人口,将如何忙得过来呢?
于是他决意变革!召集起家族中身强体壮的父老兄弟,像以往围捕野兽一样,对常常会流窜到附近来争猎抢食的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们,发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场旨在征服奴隶的战争;并由此开创了奴隶经济的新纪元。

经过一场又一场规模逐渐扩大的奴隶争夺战(从最初的游击战……直至后来的伊利亚特之战),可供驱使的奴隶的数量是逐渐增多了,但赖以维持的土地的面积却又不够了。于是他现在只有一不做二不休,进一步联合起更多的力量,对周围地区发动了不仅是旨在征服奴隶,而且又进一步是旨在征服土地的,规模更加扩大的土地争夺战(从最初的游击战……直至后来的春秋战国之战);并由此又开创了土地经济的新纪元。

就这样,要不断扩大已有的奴隶经济和土地经济,就必须征服更多的奴隶和土地;而要征服更多的奴隶和土地,又必须进行更大规模的战争……。这位从前的部落成员,现在的部落首领,他之所以在那古老的年代里,曾经是那样狂热、那样勇猛、那样奋不顾身地投身于战争,实际上并不是因为他的本性一定比现代的人们更残暴、更凶狠、更加不讲人道。而只是因为自然物品形态的生产资料,必须通过战争去争夺;从而他这种自然经济的生产资料生产方式——必然是战争!

商品经济(机械经济)的情况则大不相同了。
因为商品经济的生产资料(从主要的方面去看),不是由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品,而是由人类社会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构成的。
从而就使得商品经济的生产过程,不仅是一个生产消费资料(劳动产品),以用来满足生活消费的生产过程;而且是一个生产生产资料(劳动产品),以用来扩大再生产的过程。

我们再来看一位小商品生产者。
他现在的生产资料(从主要的方面去看),已经既不是奴隶,也不是土地,而是诸如手工织布机这样的生产机械(劳动产品)了。从而现在只需进一步提高织布机的生产效率,就足以使他的还只是个体劳动的生产过程本身,开始成为生产资料的积累过程(即表现在与周围个体劳动者们相比较,已经是多生产出来的那一部分劳动产品上的,生产资料的生产过程)。
经过一次又一次再生产的过程,他现在又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积累,通过雇佣较多工人来扩大并改进以往的劳动组织,再凭着集中劳动对个体劳动的优势,使自己的再生产过程,更加成为生产资料的积累过程(即表现在与周围个体劳动者们相比较,已经是更加多生产出来的那一部分劳动产品上的,生产资料的生产过程)。

就这样,在提高机械化程度的基础上,扩大并改进劳动组织;又在扩大并改进劳动组织的基础上,提高机械化程度……。这位从前的织布匠,现在的资本巨头,他之所以在这当今的年代里,已不再那样狂热、那样勇猛、那样奋不顾身地投身于战争,实际上也不是因为他的本性一定比古代的人们更仁慈、更善良、更加讲究人道。而是因为劳动产品形态的生产资料,只须通过劳动来生产;从而他这种商品经济(机械经济的生产资料生产方式),已经不再必然是战争,而可以并且应该是生产过程本身了。
                                                                       ※
围绕生产资料这个主题,如此寻根究底地来探求如许多经院式的道理,总该能够用来解决一些比较重大的现实问题才好。……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开足马力,在已经是全新的基础上,一往无前地重新确定曾经被当作“社会主义”来看待的——国有制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1 10:59:39
                                                  二 国有经济的历史地位                                             
                                                1 商品经济的最高阶段

                                          (1)奴隶经济的三个发展阶段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自然经济的历史过程,并且是从它的前导——奴隶经济开始。
   纵观奴隶经济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奴隶经济本身所要经历的,三个特定的发展阶段

   奴隶经济本身所要经历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各自为战,显然是一个正在萌芽的最低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对于奴隶形态生产资料的生产(征服),主要是以最低的战争形式,即各个氏族成员“各自为战”的形式,而刚刚开始。这就使得加入其中的每个人(征服者),都只能分别拥有乃是与这种最低战争形式相适应的,很少量的奴隶形态生产资料。   
   而具有如此特征的这个最低阶段的奴隶经济(我们应该能够在大约是与古代中国仰韶文化相对应的,诸如燧人氏、有巢氏、盘古氏……等等父系氏族的时代,寻找到它的踪迹),正是通常意义上的——小奴隶经济。

   奴隶经济本身所要经历的第二个发展阶段——集中作战,显然是一个迅速成长的中间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对于奴隶形态生产资料的生产(征服),已经是以较高的战争形式,即把各个氏族成员的各自为战集中起来的“集中作战”的形式,而加速进行。这就进一步使得组织集中作战的少数部落首领们,又能集中占有乃是与这两种战争形式的差额相适应的,较大量的奴隶形态生产资料。
   而具有如此特征的这个中间阶段的奴隶经济(我们应该能够在大约是与古代中国大汶口文化相对应的,诸如女娲氏、伏羲氏、祝融氏、共公氏、神农氏……等等氏族部落的时代,寻找到它的踪迹),正是通常意义上的——各自为政的奴隶主贵族经济。

   奴隶经济本身所要经历的第三个发展阶段——联合作战,显然是一个发育成熟的最高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对于奴隶形态生产资料的生产(征服),终于是以最高的战争形式,即把各个部落首领的集中作战又联合起来的“联合作战”的形式,而达到高潮。这就再进一步使得体现在部落联盟上的战争的最高组织者──国家,得以垄断又与这两种战争形式的差额相适应的,更大量的奴隶形态生产资料。
   而具有如此特征的这个最高阶段的奴隶经济(我们应该能够在大约是与古代中国龙山文化相对应的,从炎帝黄帝,经过尧舜禹,直到夏商周的时代,寻找到它的踪迹),正是通常意义上的——国家主导的奴隶经济。

   ……并且如果可以把各自为政的奴隶主贵族经济,看成是奴隶经济的——“资本主义”阶段的话;则处在更高阶段的国家主导的奴隶经济,就理所当然成为奴隶经济的——“社会主义”阶段。

                            土地经济的三个发展阶段
   
   紧跟在奴隶经济后面的,乃是土地经济。                                                      

纵观土地经济的发展历史,我们也可以看到土地经济本身所要经历的,三个特定的发展阶段:


   土地经济本身所要经历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各自为战,显然是一个正在萌芽的最低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对于土地形态生产资料的生产(即征服),还仅仅是以最低的战争形式,即各个部落成员“各自为战”的形式,而刚刚开始。这就使得加入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只能分别拥有乃是与这种最低战争形式相适应的,很少量的土地形态生产资料。
   而具有如此特征的这个最低阶段的土地经济(我们应该能够从古代中国从伏羲氏、神农氏……直到夏商周的时代,寻找到它的踪迹),正是通常意义上的——小土地经济。

   土地经济本身所要经历的第二个发展阶段——集中作战,显然是一个迅速成长的中间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对于土地形态生产资料的生产,已经是以较高的战争形式,即把各个部落成员的各自为战集中起来的“集中作战”的形式,而加速进行。这就进一步使得组织集中作战的少数部落首领们,又能集中占有乃是与这两种战争形式的差额相适应的,较大量的土地形态生产资料。                                    
   而具有如此特征的这个中间阶段的土地经济(我们应该能够从古代中国春秋战国的时代,寻找到它的踪迹),正是通常意义上的——各自为政的土地贵族经济。

   土地经济本身所要经历的第三个发展阶段——联合作战,显然是一个发育成熟的最高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对于土地形态生产资料的生产,终于是以最高的战争形式,即把各个部落首领的集中作战又联合起来的“联合作战”的形式,而达到高潮。这就再进一步使得体现在部落联盟上的战争的最高组织者──国家,得以垄断又是与这两种战争形式的差额相适应的,更大量的土地形态生产资料。  
   而具有如此特征的这个最高阶段的土地经济(我们应该能够从古代中国从秦皇汉武……直至唐宋元明清的时代,寻找到它的踪迹),正是通常意义上的——国家主导的土地经济。

……并且如果可以把处在中间阶段的各自为政的土地贵族经济,看成是土地经济的——“资本主义”阶段的话;则处在更高阶段的国家主导的土地经济,就理所当然成为土地经济的——“社会主义”阶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