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品经济(第二产业)的推理
——国有经济之路——
一 商品经济的原因
1 生产资料的特殊性
2 使扩大再生产成为必然
虽然价值的历史与自然经济的历史一样久远,但〈劳动〉价值的历史,却主要是与商品经济(机械经济)的历史联系在一起。之所以如此,还是要归因于生产资料的特殊性,……特别当我们首先是把考察的重点,放在生产资料占有者身上的时候,情况就更明显地是这样。
例如某一位纺织行业的资本家,他现在并非是通过对于奴隶或者土地(自然物品)的争夺战,来实现自己对于纺织机械(劳动产品)的占有;而是要通过对一定量棉布(劳动产品)的扣除,来实现自己对于一定量纺织机械(劳动产品)的占有。
既然如此,所以通行在商品经济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中的同一性原则,就不应该是一种通行在自然物品中的同一性原则,而应该是一种通行在劳动产品中的同一性原则了。
例如奴隶们各自所生产的不同形态的消费资料,诸如各种山珍海味、木材矿产……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劳役等等,可以统统归结为——奴隶的产物。
例如农奴们各自所生产的不同形态的消费资料,诸如各种粮食、棉花……以及各种畜牧产品等等,可以统统归结为——土地的产物。
这样一来,当他们相互之间发生对于消费资料的占有关系(即交换关系),从而需要在同一的基础上做量的比较时;就只需借助于奴隶或者土地自身的一般形态,即数量意义上的“奴隶”的原则,或者面积意义上的“土地”的原则,将所有这些“自然物品”的产物,都看成是一定数量的——“奴隶”,或者一定面积的——“土地”。
例如在一个樵夫的木材产量普遍是8方/年,而一个渔夫的黄鱼产量普遍是2吨/年的情况下;一个樵夫就可以用自己所生产的8方木材,通过交换去占有一个渔夫所生产的2吨黄鱼。因为现在对于他们来讲,8方木材已不再是8方木材,而是——1个“奴隶”;2吨黄鱼也不再是2吨黄鱼,也是——1个“奴隶”。
例如在一公顷土地的稻米产量普遍是2吨/年,而一公顷土地的山羊产量普遍是6只/年的情况下;一个粮农就可以用自己所生产的2吨稻米,通过交换去占有一个牧农所生产的6只山羊。因为现在对于他们来讲,2吨稻米已不再是2吨稻米。而是——1公顷“土地”;6只山羊也不再是6只山羊,也是——1公顷“土地”。
(从这里……似乎可以窥见到一向通行在自然经济中的,各种贵金属货币的真实含义!)
这样一来,当他们相互之间发生对于消费资料的占有关系(即交换关系),从而需要在同一的基础上做量的比较时;就必须借助于“劳动产品”自身的一般形态,即时间意义上的“劳动”的原则;将所有这些“劳动产品”的产物,都看成是一定时间的——“劳动”,也就是一定量——〈劳动〉价值。
例如在100小时〈个体〉劳动的方桌(净)产量普遍是1张,而100小时〈个体〉劳动的水桶(净)产量普遍是2只的情况下;一个木匠就可以用自己所生产的1张方桌,通过交换去占有一个铁匠所生产的2只水桶。因为现在对于他们来说,一张方桌已不再是一张方桌,而是——100小时〈个体〉劳动,即100(单)元〈劳动〉价值;2只水桶也不再是2只水桶,也是——100小时〈个体〉劳动,即100(单)元〈劳动〉价值。
(从这里……又似乎可以窥见到通行在商品经济中的各种纸币,与通行在自然经济中的各种贵金属货币之间的内在差别!)
(3)占有价值
5 使资产阶级成为必然
阶级是随着生产资料的发展而产生出来的。因为讲到阶级,那只能是生产资料的使用者阶级,和生产资料的占有者阶级。所谓奴隶阶级,无非就是(主要)使用奴隶形态生产资料(服劳役)的使用者阶级。——那种以为只有失去人身自由的劳动者阶级才是奴隶阶级的,极为流行的观点,显然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
所谓农奴阶级,无非就是(主要)使用土地形态生产资料的使用者阶级。——不论他是自由的,不自由的,还是半自由的!
而所谓工人阶级,则无非就是(主要)使用劳动产品(机械)形态生产资料的使用者阶级。——也不论他是自由的,不自由的,还是半自由的!
所谓地主阶级,无非就是(主要)占有土地形态生产资料的占有者阶级。——不论他是人道的,不人道的,还是半人道的!
(由于上述二者同属自然经济范畴,所以以往也被统称贵族阶级。)
而所谓资产阶级,则无非就是(主要)占有劳动产品(机械)形态生产资料的占有者阶级。——也不论他是人道的,不人道的,还是半人道的!
这就是说:各个使用者阶级的特殊性,和各个占有者阶级的特殊性,与他们彼此在人性、人格、人品、人道、人权、以及人种等等方面的差别毫无关系;而完全是取决于与之发生关系的生产资料,这个“物”的特殊性。纵观土地经济的发展历史,我们也可以看到土地经济本身所要经历的,三个特定的发展阶段:
……并且如果可以把处在中间阶段的各自为政的土地贵族经济,看成是土地经济的——“资本主义”阶段的话;则处在更高阶段的国家主导的土地经济,就理所当然成为土地经济的——“社会主义”阶段。
⑶商品经济的三个发展阶段
紧跟在土地经济后面的,又是商品经济(机械经济)。
纵观商品经济的发展历史,我们又同样可以看到商品经济本身所要经历的,三个特定的发展阶段:
商品经济本身所要经历的第一个发展阶段——个体劳动,显然是一个正在萌芽的最低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对于机械形态生产资料的生产,主要是以最低的劳动形式,即各个手工业者“个体劳动”的形式,而刚刚开始。这就使得加入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只能够分别拥有乃是与这种最低劳动形式相适应的,很少量的机械形态生产资料。
而具有如此特征的这个最低阶段的“商品经济”(我们应该能够从西方世界古代威尼斯的时代,寻找到它的踪迹),正是通常意义上的——小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本身所要经历的第二个发展阶段——集中劳动,显然是一个迅速成长的中间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对于机械形态生产资料的生产,已经是以较高的劳动形式,即把各个手工业者的个体劳动集中起来的“集中劳动”的形式,而加速进行。这就进一步使得组织集中劳动的少数资本家们,又能集中占有乃是与这两种劳动形式的差额相适应的,较大量的机械形态生产资料。
而具有如此特征的这个中间阶段的“商品经济”(我们应该能够从西方世界蒸汽机的时代,寻找到它的踪迹),正是通常意义上的——各自为政的资本家经济。
商品经济本身所要经历的第三个发展阶段——联合劳动,显然是一个发育成熟的最高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对于机械形态生产资料的生产,终于是以最高的劳动形式,即把各个资本家的集中劳动又联合起来的“联合劳动”的形式,而达到高潮。这就再进一步使得体现在资本联合上的劳动的最高组织者——国家,得以垄断又是与这两种劳动形式的差额相适应的,更大量的机械形态生产资料。
而具有如此特征的这个最高阶段的“商品经济”(我们应该能够在当今世界电气化的时代,寻找到它的踪迹),正是通常意义上的——国家主导的商品经济。
……并且如果可以把处在中间阶段的各自为政的资本家经济,看成是商品经济的——“资本主义”阶段的话;则处在更高阶段的国家主导的商品经济,就理所当然成为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阶段。
⑷ 对传统理论的反思Ⅰ
于是我们非常不情愿地领悟到:当今所谓的社会主义,它原来并非是“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不能比拟”的历史怪物。作为国家主导的商品经济,它原来是既可以和国家主导的土地经济相比拟,也可以和国家主导的奴隶经济相比拟的。更彻底一点来讲,当今所谓的社会主义,它不过是不论在土地经济中还是在奴隶经济中,都曾经反复出现过的以往的“社会主义”,在商品经济(机械经济)中的重演罢了。
于是我们非常不情愿地领悟到:先行的资本主义,和后来的社会主义,它们原来并非是性质上“根本不同”的两种经济。既然同样(主要)是建立在机械形态生产资料基础上,只不过前者是先将个体劳动集中起来,后者是再将集中劳动又联合起来;所以它们不过是同一种经济,即商品经济(机械经济)的两个依次渐进的发展阶段而已。
这就象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以前的“封建制”,和秦汉以后的“郡县制”,它们原来并非是性质上“根本不同”的两种经济。既然同样(主要)是建立在土地形态生产资料基础上,只不过前者是先将各自为战集中起来,后者是再将集中作战又联合起来;所以它们不过是同一种经济,即土地经济的两个依次渐进的发展阶段而已一样!
这就象欧洲历史上古代希腊的“民主制”,和古代罗马的“集权制”,它们原来并非是性质上“根本不同”的两种经济。既然同样(主要)是建立在奴隶形态生产资料基础上,只不过前者是先将各自为战集中起来,后者是再将集中作战又联合起来;所以它们不过是同一种经济,即奴隶经济的两个依次渐进的发展阶段而已一样!
于是我们非常不情愿地领悟到:当今所谓的社会主义,
它原来并非是一种突然使商品经济,仅仅成为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残余”和“痕迹”的经济体制。
也并非是一种仅仅因为还要和农民们交换农产品,还要为工人们分配消费品,还要对工商企业实行经济核算,还要与国外资本家开展国际贸易等等,才不得不使商品经济做为“补充形式”,而暂时保留下来的经济体制。
又并非是一种由于有了“计划第一”,而只好使商品经济退居到第二位的经济体制 。
甚至也不是一种由于社会主义尚未发展到“高级阶段”,所以在“初级阶段”尚需把商品经济摆在第一位的经济体制(且战且退,步步为营!)。
作为国家主导的商品经济(机械经济),它原来乃是一种终于使商品经济发展到最高阶段的经济体制。从而它已经是最高阶段的商品经济,或者商品经济的最高阶段。
(2)对传统理论的反思Ⅱ
(2)对传统理论的反思Ⅲ
关于商品经济(第二产业)的推理(下)
——股份经济之路——
内容提要:
从各自为政的资本家经济——(古典)资本主义出发,其进一步的历史趋势不应该是一种排斥了资本主义的——国有经济,而应该是一种包含了资本主义的——股份经济。
3 三元的股份经济
4 三位一体的分配原则
5 补充说明
二 股份经济的市场调节
1 三元的经济结构
工人们劳动力(人力器械)的作用:
从局部上看,乃是用所在地区的〈个体〉劳动生产率来测定的;从全局上看,则是用股份经济中最不发达地区——基准地区的〈个体〉劳动生产率来测定的。
倘若流回到工厂企业领域里去的那一部分资金——利润,其主体已开始受到消费资料领域的侵犯(哪怕只有1%)。从分体上看,抵押股票将会(以放大十倍的比例)显著减少,而储蓄资金则会(以放大十倍的比例)显著增多的银行,就会通过降低抵押贷款利率,来导致股票市场上涨;以促使受到侵犯的那一部分资金,重新流回到工厂企业领域里去。
倘若流回到工厂企业领域里去的那一部分资金——利润,其主体已开始受到公共设施领域的侵犯(哪怕只有1%)。从分体上看,抵押股票将会(以放大十倍的比例)显著减少,而贴现债券则会(以放大十倍的比例)显著增多的银行,就会通过降低贴现率,来导致债券市场下跌;以促使受到侵犯的那一部分资金,重新流回到工厂企业领域里去。
倘若流回到公共设施领域里去的那一部分资金——所得税,其主体已开始受到消费资料领域的侵犯(哪怕只有1%)。从分体上看,贴现债券将会(以放大十倍的比例)显著减少,而储蓄资金则会(以放大十倍的比例)显著增多的银行,就会通过提高贴现率,来导致债券市场上涨;以促使受到侵犯的那一部分资金,重新流回到公共设施领域里去。
倘若流回到公共设施领域里去的那一部分资金——所得税,其主体已开始受到工厂企业领域的侵犯(哪怕只有1%)。从分体上看,贴现债券将会(以放大十倍的比例)显著减少,而抵押股票则会(以放大十倍的比例)显著增多的银行,就会通过提高贴现率,来导致股票市场下跌;以促使受到侵犯的那一部分资金,重新流回到公共设施的领域里去。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