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7-25 08:31:20
如果不给“通货膨胀”一个可操作的、可观测的认定标准,大家对“通货膨胀”出现与否完全凭自己的“感觉”,那么,对“通货膨胀”是否发生这个问题 ,当然很容易莫衷一是了。那么,以谁的说法为准?

如果大家都愿意说以“事实”为准,那么以什么样的“事实”为准?大家所根据的“事实”不同,又怎么办?

同“储蓄”一样,“通货膨胀”又是宏观经济学里一个令人困惑、让人混淆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08:36:59
再举一个例子。

假设经济中普遍出现了持有货币(高流动性资产)的意愿,货币当局投入多少基础货币,货币持有者也不愿意进行信贷扩张与消费或投资,而只愿意把货币锁在自己家柜里。这种情况下,算不算“通货膨胀”。

这个问题在金本位下是:大家都愿意囤积黄金,而不愿意把黄金花出去(消费或投资)——即使黄金产量大幅增加了,人们也会立刻存入家中。这时的黄金产量增加,算不算“通货膨胀”。

这个问题在信用本位下是:基础货币投放再多,信贷扩张再多,如果没有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算不算“通货膨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08:57:32
顶你一个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09:42:55
这应该属于政策的惯性作用所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1:20:13
央行总共发行10元,社会上有食品、衣服、公共设施、股市、房地产5件商品
如果央行再发行5元,如果结构合理的话,5件商品的价格应该上涨50%,现在是这5元都流向了股市和房产,甚至由于其他三个行业的实业环境恶化,原来投资实业的6元钱可能有1元也流向了股市和地产,这样股市和地产价格更高了,其他的就降低了,而股市和地产价格不计入CPI,所以CPI降低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1:41:05
股市崩盘时必然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1:47:36
从政府货币滥发的那一刻起,通胀就已经来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2:05:39
很赞同该观点
拿沪指6000点时的量来比较,现在的量已经完全超过当时,如此多的钱如何来?从什么地方来?
这些都反映了通胀的现象,货币的大量发行,导致物价上涨,房价上涨,所有的东西都跟着涨价了
当人们不能承受这一现象时,股市就要崩盘了
我相信时间不会久了
昨天的高开低走已经开了一个信号,沪指在短短几分钟之内由红转绿。这完全响应了去年十月份的现象
希望大家谨慎持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2:39:29
深有同感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3:05:19
国家已经开始注重信贷投放的质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3:08:20
嗯,早些时候就感觉到了
银根收紧的信号也感觉到了,下半年的股市恐怕不是很多所谓的专家所的那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4:39:24
在中国,股市同货币政策的相关度本身就是个值得质疑的命题。上一轮牛市,不知道加了多少次息,都抑制不住股市上涨的势头。压死股市的最后一颗稻草来自于平安和浦发的SEO计划以及对于金融危机越变越坏的预期。另外,在cpi为负的前提下,作出通胀已经来临的结论,是个武断的判断。现在顶多说是存在通胀的预期。实际上温和的通货膨胀,反而对经济有很正面的效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5:06:45
看不透啊[url][/ur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5:14:09
本人认为,之所以产生现在的局面,是因为很多因素造成的,首先外部大环境需要中国经济实体的混乱,才能使更多的外部资金获利,从而加强某某经济大国岌岌可危的地位,其次处理积极危机的经验不足导致只顾眼前利益,八万亿资金的注入有如一个镇定剂,稳定了一时但从长远看,还需要进一步治疗我们的经济实体,建立一个真正强大的稳定的内部环境,第三是个别企业或行业的短期自杀式的盈利方式造成的,如房地产,自杀式不代表对本行业,而是对我们的经济实体,不考虑大家,只考虑自己,结果是经济的从众心理,逐渐所有行业的盲目跟风,造成严重混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5:24:47
深有同感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5:29:10
现在房价和股市是有点涨的离谱,但实体经济落后太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5:52:39
此文虽然讲出了一些潜在问题,但还免不了逻辑上的问题。
引用弗里德曼的话,也对也不对。
货币有不同的计算口径,哪一种是最在这种情况下最适用的?
大人物的话可以用来吓人,但不一定都是对的。
环视多做以下分析为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6:30:24
控制通货膨胀就要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目前阶段,我觉得通胀还没必要过于担心,等经济进一步发展了,再来考虑控制!更何况要控制通货膨胀,还受美元状况影响,美元贬值,输入性通胀照样会来!既然这样,还不如发展经济,提高我国在世界的地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6:35:22
通货膨胀是什么和通货膨胀用什么来衡量应该是两回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6:55:15
深有同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8:02:44
谁能受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8:13:54
可现在房价都在大幅上涨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8:21:55
还有时间修正政策
看着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8:55:19
这个  看着有点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8:55:48
恩  仔细读读 还是有道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9:10:38
偶根本没感觉上半年有些人所说的通货紧缩     膨胀 她来就对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19:43:41
感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20:16:55
不知说什么好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20:52:32
李俊 发表于 2009-7-24 17:48
sungmoo 发表于 2009-7-24 17:09
李俊 发表于 2009-7-24 12:50 简单来说,通胀就是货币增加了。这些货币通过不同出口注入经济体,造成影响是不同的。现在,这些货币通过信贷方式注入经济体。这种途径注入,这些货币不会很快流到消费品市场,因此这就是我们看到CPI还是处于负值的原因
如果楼主负责任的话,就应该明确说出哪种途径的注入,货币未(快速)流到消费品市场。

莫非楼主想说,只要是“信贷注入”,货币就不流入消费品市场?

(各银行推出的大大小小的消费信贷——特别是以信用卡为载体的信贷,也不少吧?)
------------------------------------------
     你的问题很好。我觉得当前信贷主要是给企业贷款,同时这些资金被注入楼市和股市。当然,对于这个问题分析,我没有深入,论据还不是很充分,这也是这篇文章的缺陷。我知道,这些信贷很少用来消费的,这点可以观察到。但是关于途径问题,我也在思考。很抱歉,没有很好回答你的问题,这是我水平局限所在。在这里,我向你请教以及所有朋友。
楼主确实该感谢下sungmoo君,这个周期帖子还成了热贴,呵呵。

其实关键还是“通涨怎么定义”的问题,如果用“货币总量增长超过4%(弗里德曼的标准)”来说,无论是否通缩,现在都是已经通涨了。不过,要是按照奥地利学派的观点,任何基于信用货币的体制,都会带来损害稳定的通涨,不应有任何经济措施人为的改变货币供给。就是说,根本不用要这个标准,那在奥地利学派的著作里面,怎么定义这个通涨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5 21:28:33
收藏了,慢慢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