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2009-8-10 21:24:12
中国产能过剩很大程度是由于板材的投资太超前引起,国内现在过剩严重的恰恰不是低端的棒线材,而是所谓更高端的板材,因为国内的经济结构还处于较低的全球分工,所以上了那么多板材产能其实用不上太多,所以过剩了。
导致过剩还有一个问题是我国钢铁厂的炉子绝大部分都很难转换生产线,而国外的钢厂同一条线可以根据情况转换来生产帮线材或者生产板材,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重复投资。国内现在民营的沙钢做的比较好,其生产线可以在棒线材和板材之间转换,比如现在棒线材卖的更好,就多生产棒线材,等以后板材回升了,再多生产板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0 22:00:40
目前,国内钢铁产能过剩基本上是一个共识。目前,我们最担心的问题还是在于随着价格的逐步回暖,钢铁产能释放的速度太快,3,4月份还普遍认为钢铁行业萎靡不振,一到6月份,粗钢日均产量居然就创历史记录,这给宏观调控带来极大的挑战,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低,行业竞争无序,钢铁产品附加值较低以及产能相对过剩都是造成目前钢铁行业扑朔理迷的原因。
本人目前正在做钢铁行业方面的课题,希望能与各位进行交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1 13:17:21
高端产品比较匮乏,低端又过量生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1 16:35:37
受到警告
中国的钢铁行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应当根据每个区域不同的特点进行调整,不宜搞一刀切的改革和调整。从矿石、能源、资源、水资源、运输条件和国内外市场考虑,大型钢铁企业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钢铁企业应结合本地市场和矿石资源状况,以矿定产,不谋求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可持续生产为主要考虑因素。
  东北的鞍山-本溪地区有比较丰富的铁矿资源,临近煤炭产地,有一定水资源条件,根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该区域内现有钢铁企业要按照联合重组和建设精品基地的要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产能低水平过剩,应根据环保生态要求,重点搞好结构调整,兼并重组,严格控制生产厂点继续增多和生产能力扩张。对首钢实施搬迁,与河北省钢铁工业进行重组。
  华东地区钢材市场潜力大,但钢铁企业布局过于密集,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型骨干企业可结合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生产集中度和国际竞争能力。  
 中南地区水资源丰富,水运便利,东南沿海地区应充分利用深水良港条件,结合产业重组和城市钢厂的搬迁,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攀枝花-西昌地区铁矿和煤炭资源储量大,但交通不便,现有重点骨干企业要提高装备水平,调整品种结构,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以矿石可持续供应能力确定产量,不追求数量的增加。  
 西北地区铁矿石和水资源短缺,现有骨干企业应以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为主,不追求生产规模扩大,积极利用周边国家矿产资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1 18:24:15
钢铁行业是国民支柱产业,是国脉,在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钢铁行业也会保持相应的发展势头。现在处于经济发展周期中的特殊时期,钢铁行业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经济是螺旋式发展的,每转一个圈都会颠簸一下,这是为了宣告一个经济周期已经结束,可以开始新的历程,新的变化,新的改革。不过不用担心经济体会偏离轨道,对中国经济可以一百个放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2 01:09:34
个人看好钢铁行业的发展``
对短期行业不断提价的因素不细说``但有一点必须强调的是库存量的情况及过剩的产能``这也是中央不断强调的``不过长远来看中国钢铁行业应该会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产业发展更合理以及产品更为理性化``毕竟目前板材与线材的比例是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光上板材不再上线材是许多钢厂的情况但经济复苏线材比板材更有市场``最的一点就是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一重大因素无颖会给钢铁行业以长久及持续的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3 09:51:55
中国钢铁行业在于稳定原材料价格,及时的进行行业内重组,及高新技术的引进,加强竞争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3 09:54:00
在2009年剩余的时间,因铁矿石和炼焦煤供应商的两极分化,中国钢铁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钢材市场2008年严重疲软,2009年新年伊始钢材价格则由2008年11月份的低谷反弹。热轧钢板价格于1月6日攀升至人民币4070元/吨,11月中旬该价格曾经一度跌至人民币2850元/吨, 而2850元/吨是低于许多生产商合理生产成本的价格水平。中国钢铁行业08年第四季度出现首次行业累计亏损,中国最大的钢材生产商宝钢报告了有史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

尽管香港上市的中国钢铁公司股票最近反弹,但我们认为,鉴于该行业产能过剩及拥有大量与中国经济中问题最为严重行业相关的业务敞口等问题,钢铁类股可能将在今年剩余时段表现不及大盘。

一些国内分析师将近期钢材价格的反弹归因于不断下降的下游需求趋于稳定及企业降低库存的步伐减缓。但由于需求前景依旧疲软,而且暂时关闭的钢厂可能仍将恢复生产,因此钢材价格几乎没有理由进一步上扬。

由于企业板块努力保存现金,2009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可能处于停滞状态。钢铁消费大户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力度已大幅降低。

2009年钢铁出口市场依然疲弱。主要出口市场如韩国和中东所存在的货币走弱问题使本已对钢铁需求产生不良影响的经济问题雪上加霜,并使海外钢铁生产商获得了一种价格优势。与上一年相比,2008年1-11月份钢铁产品净出口量下降了1.8% 出口于8月份达到630万吨的高点,而到11月份仅为190万吨。

影响中国钢铁行业前景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国内需求在激励措施推动下的恢复速度。公共基础设施计划相关的新开支金额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中国一些大中型钢铁公司已公布了其2009年的运营目标,多数预期产出与2008年的水平持平或略高。宝钢近期提高了主要产品的价格,这为2008年8月份以来的首次提价。

行业前景

整合:在深入考察当前的周期性减速之后,我们预计较大型钢铁公司将成为活跃的行业整合者,因政府计划减少低端和低效钢铁生产产能。一个分散程度降低的行业将能够提高对国外铁矿石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铁矿石谈判:铁矿石合同谈判正在进行中。据报道,中国的钢铁公司要求价格比2008年水平低 70-80%,但供应商将拒绝如此大幅降价。目前资产价格降低、信贷紧缩以及澳元走软的形势也将能够为中国钢厂收购小型铁矿石生产商提供机会。

政策支持:在最近一次对出口商的视察中,温家宝总理表示北京将出台新措施帮助钢铁和汽车行业。政府最近取消了大部分种类钢铁出口关税,并取消了钢材出口许可要求。

香港股市整体在流动性驱动下发生的购买行为、钢铁价格的反弹、进料成本的下降以及对下一步政策措施的预期都促使在港上市的国内钢铁股近期上扬。上个月马鞍山钢铁股份的H股股价涨幅达30.6%,与此同时其相应的A股股价下跌10.6%。鞍钢的H股股价上涨达45.5%,同期其A股股价下降0.8%。

因钢铁行业受产能过剩的困扰,处于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放缓的高风险敞口下,所以近期我们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前景仍持谨慎态度。在2009年剩余的时间,因铁矿石和炼焦煤供应商的两极分化,中国钢铁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3 09:56:29
据中央电视台消息,目前,中国钢铁行业正在进行新一轮大规模的重组整合,为加快钢铁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产品竞争力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消息称,近日,由唐钢集团和邯钢集团联合组建的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石家庄正式挂牌成立。新的河北钢铁集团产能超过3000万吨,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钢铁集团。

河北是中国钢铁第一大省,钢铁企业多达180余家。河北计划用十年左右的时间重组全省钢铁企业,并将产能由目前的超过1亿吨压缩到8000万吨,解决产业集中度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芳说,我们这次组合以后,下一步重点在产品结构调整、装备的升级、节能减排以及产品的上档次上做一些文章,目的是一加一大于二。

消息说,从今年开始,国内钢铁企业并购浪潮此起彼伏。不久前,几大钢铁企业组建广钢集团、莱钢和济钢合并组成山东钢铁集团,鞍钢和本钢宣布合并。而更多的重组计划正在进行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3 10:01:21
据天相投资刚刚发表的一份钢铁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中,收录了华北14家主要钢厂对目前行业环境的看法:有近一多半的企业表示资金紧张,而对因钢材价格上涨导致终端客户经营困难的担忧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这个其它工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基础“巨无霸”行业,在今年经济环境风云变幻的短短时间内,遭遇到了多个欲与其分食“奶酪”的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对手,当一些中小钢厂可能不得不因为原料短缺而停产的时候,我们也许应该意识到,这个行业即将面临潜在的洗牌危机。

  华北样本

  天相投顾钢铁行业分析师王招华在其最新发表的行业深度报告中,收录了14家华北钢厂对行业前景的看法。

  这是一次有20余家钢厂参加的行业内部会议。王对会议上各钢厂观点的总体印象偏积极,这些企业对矿、焦煤价格走势存在分歧,对钢价偏乐观者居多,同时行业内正在萌生联合限产的意识。

  但是,我们依然能从比较多的钢企观点背后读出行业的莫名焦虑。

  “管材的销售可能有点问题,但这是因为奥运、南方雨季的原因还是其他需求原因造成的,目前尚不清楚”;“下游接受高钢价的过程比较困难——但是钢铁企业的成本是实实在在地涨了”;“前段时间带钢价格偏高,终端客户经营困难,资金紧张”,“因为担心海关政策多变的风险”,“目前铁水成本在3800元/吨左右,在国内销售已经没有利润”。

  一位年产500万吨的钢厂总经理分析认为,目前存在的风险:国家有可能出台相关出口政策,国际价格一旦不能走高,将给国内市场造成风险;现金流在当前环境下尤为重要,那些盈利差、规模小的企业,为保证现金流可能采用降价销售的策略而冲击市场;另外,目前国内有20多万家众多而分散的钢材贸易商,数千家钢铁企业,心态不好的时候大家就一起降低库存回收现金流,给市场带来信心波动!

  在王招华对华北钢铁产业的分析中,“8月”和“通胀”成为其论点中的关键词。

  王举例分析,因为安全需要,河北等省市已经从严控制炸药的发放,而炸药又是铁矿、石灰石、煤炭等开采过程中不可或缺之物,控制将直接影响到钢铁原材料的供给,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已增加了库存,但如果政府解禁时间远超过市场的预期,将出现钢铁原材料大幅上涨的可能——这一点,对小钢企而言,也许不得不因此而停产。

  “涨”声一片中的下游“倒戈”

  7月4日下午,中国钢厂谈判代表宝钢集团宣布,其与必和必拓公司就2008年度铁矿石基准价格达成了一致协议,必和必拓的PB粉矿、杨迪粉矿和PB块矿将在2007年的基础上分别上涨79.88%、79.88%和96.5%。这一谈判结果与十天前宝钢和力拓公司达成的协议一致。

  除铁矿石之外,其他原材料的大幅上涨也是钢企面临两难选择的最主要原因。数据显示,铁精粉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涨价,虽然在2008年涨势趋缓,但是目前1508元/吨的价格仍较去年上涨了45.8%;焦煤价格自去年4季度开始上涨,今年上半年开始呈现加速上涨的态势,成为推动钢材成本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1425元/吨的价格已经比去年上涨了94.1%。

  光大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赵湘鄂认为,国内钢市在钢材成本持续推高的影响下,市场价格却并没有大幅上涨,而是继续其盘整行情。之所以产生市场价格不能同步跟随成本涨价的原因,主要是钢材的价格目前已经处在高位,市场淡季缺乏旺盛需求,而且成交无明显好转。

  但是,这仅仅是一个短期现象而已。如果把目光放在更长远的时间范围,就会发现钢材价格在持续上涨,涨幅甚至已远远覆盖成本的涨幅。

  国信证券钢铁有色行业首席分析师郑东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6日,国内钢材价格指数达到158.78点,同比上涨41.68%,较今年初上涨25.54%,其中,长材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9.55%,较年初上涨25.54%,板材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4.89%,较年初上涨25.74%。

  郑东介绍,以2007年平均价格为基准,目前国内钢材价格已经上涨约1900元/吨,涨幅超过了40%,而炼钢原材料价格上升而导致的吨钢成本的增加却远没有那么多!

  这一转嫁压力的方法,在平安证券钢铁行业研究院聂秀欣分析看来,长期对行业未必有利。统计数据显示,去年9月至今年2月,钢厂利润空间萎缩,众多中小钢企主动减产,形成近年来少有的中小钢厂产量增长落后于重点钢企产量增长的局面。

  从上文14家钢企的言论中,可以体会到,在高成本约束和大经济政策的调控下,很多中小企业正走向其盈亏平衡点,面临着“停工”和“继续生产”的方向选择。

  而同样是在上述14家企业的发言中,还能隐约体会到钢企下游的终端客户的“倒戈”味道:当绝大多数下游企业都无法再承受钢材价格的上涨压力之后,经营困难、资金紧张,甚至回收不了货款,都将成为其无声“起义”的方式。
  谁动了钢铁行业的“奶酪”?

  天证投资分析师叶剑向记者表示,其实钢铁行业“奶酪”被人动了手脚的现象所折射出来的,是整个经济运行中的普遍现象——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行业,总是被其他行业千丝万缕地联系着,也同时千丝万缕地联系着其他行业。

  叶剑认为,除了上文中提到的铁矿石和焦煤等重要原材料上涨的主要原因之外,参与“抢奶酪”运动的,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电价上涨。自7月1日起,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度提高2.5分钱,这传导到钢铁行业中,假设吨钢的耗电在300度-500度的水平,则此次电价上涨将使得吨钢的成本上升7.5元-12.5元。

  财务成本增加。钢铁行业具有资本密集型特点,生产项目的建设和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日常生产经营中大部分资金来源于国内银行贷款,去年央行已连续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六次上调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后的五年期贷款利率达到7.74%;6月25日,央行今年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达到17.5%。与此同时,国家采取了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都使得公司融资成本面临一定的上升压力。

  运费、压港费的增加。自6月20日起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油价的上涨将直接导致运费的上涨,从而进一步压缩钢铁行业盈利空间。此外,由于国家发改委下发疏港文件,部分港口已开始成倍提高进口铁矿石港口堆存费,给进口铁矿石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产业政策潜在风险。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我国“两防一紧缩”的政策,将抑制钢材需求的增长,市场面临供大于求的风险。

  从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估值角度考虑,虽然目前国内大型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仍值得期待,盈利水平在与去年持平的基础上还有盈利空间,但这些企业毕竟是少数,很多中小型钢铁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或许将是这个行业所面对的潜在的“洗牌危机”。另外,从业绩成长性而言,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成品价格上涨两者之间相互抵消,行业成长性已有所下降,成本上升已经拿走了钢铁业的成长性“奶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3 12:46:16
一切让市场来检验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3 12:51:28
其实这是全球化的过程,中国目前确实有这方面的比较优势,比如劳动成本较低,政府偏好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等等,而且中国环境保护还未真正建立行之有效的保护机制,使得这些环境污染大户可以随意排放污染,成本让全社会承担,有较大的外部性。因此短时间来看,虽然产量、利润有波动,但是只要全球化进程方向不改变,钢铁产业就会一直向中国集中。除非有更后进的国家取而代之。但必须满足几个条件:国家足够大,劳动力成本比中国还低,环境保护意识比中国还差,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良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3 12:54:23
其实一个行业的前景不能这么去分析。太抽象化了,钢铁工业其实就是个基础性的产业。没有范围,世界是离不开钢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3 13:35:39
简单说,低端产品重复建设,高端产品无能力生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3 14:26:51
rivaldo 发表于 2009-8-4 23:43
我觉得钢铁业的发展面临很大的问题,毕竟产能过剩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虽然暂时政府用了很多的政策和手段来刺激,投入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但是这 并不利于钢铁业的长远结构调整
过剩是指供给大于需求,目前不知道需求有多少,如何能确定产能过剩呢,从2003年每年都所钢铁产能过剩,可只有去年金融危机下钢铁价格下跌,现在又回来了,真实的需求,未来需求到底有多少谁能说清,不知道需求怎么能轻言过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3 15:05:23
看了大家回复,我有三个观点:

1,产能过不过剩要看需求,并且不仅仅是国内的需求,要从全球化的视角去审视需求,因为中国现在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很多本来应该算作出口的需求在国内加工了一番再出去,外需就变成内需了。

2,整合不整合,要看市场,不要为了整合而整合,过多动用行政的力量,结果会适得其反。

3,政府应该做的是完善在制度环境,放开民营资本,注重环境保护,提供一个公平的市场机会,在这个市场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一定会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从而也是对社会最优的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3 20:37:15
从国家投机角度来看,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大型项目等都需要钢铁的支撑--尤其是铁路建设,
从居民消费来看,汽车行业需要的钢铁量还很大,
从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来看,同样还是需要钢铁产业--
当然现在的形式下,洗牌和整合肯定也是必然会产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7:40:04
都是一样的,水涨船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5 12:11:52
大家的意见都很好,产业集中度不够,竞争力不强,低端的产品较多,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竞争力
   钢材产量过剩,但行业却在涨价,而且从钢铁企业开始涨价,从上游铁矿石谈判未果,价格节节攀升,中国并没有主导这个市场,铁矿石又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并不利于市场发展,更多的拥有铁矿石资源可以缓解这个压力,但在短期内似乎不能实现,是一个发展方向;从钢铁企业来说,竞相提高产量,国有企业和民企不在同一个平台,国企占有相当大的优势,民企要考虑生存很难,通钢事件的警醒,制度和体制的转变都是必要的;下游制造和建筑业,国内经济刺激计划,铁路投资等都大大推动了钢铁产业的发展,但在短时间内产能过剩还是一个事实,钢铁企业也在继续生产,需要经历一段时间。
    主导未来的是强势的竞争力,那么又拿什么来竞争呢?靠产量肯定是不行的
    但我们相信钢铁产业最终会走出困境,前景一片光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7 10:32:02
国家好像刚出台了整合的措施吧

感觉这个行业在技术和产品质量上的提高也很重要。好像国内做双相不锈钢的,龙头企业太钢也在做,但是他们本身优势太强,利润来的太容易;即使是这种重要的技术创新他们一点不上心,据说他们的双相不锈钢的报废率相当高。在国内有这方面专利的企业,都不找他们生产。

类似这样的情况相信还很多。

可见钢铁行业的转折点不在于一直做大,事实是按产能来说我们已经很大了;真正的挑战在于做好做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7 12:52:56
本人对钢铁行业的前景不乐观,因为环境问题比较严重,能源消耗比较大,在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应用越来越少,只有基础工业还在应用,研究其他材料来代替钢铁材料越来越热门。不能因为第一钢铁大国而沾沾自喜,考虑一下付出的代价,以及国外为什么减产的原因,一切就明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7 15:15:49
1# sansiro2008
从世界范围来看,钢铁业的发展不外乎两种主要模式。
以独联体国家为主的成本领先模式 和 以欧美(包括日本)等西方国家为主的技术领先模式
可以说,长期以来,相对处于低端的中国钢铁产品在出口方面一直面临独联体国家的竞争压力;而在发展高端产品方面则面临技术发展和创新的瓶颈。因此,我个人认为,在产品方面,也可以说是供给方面,中国钢铁业在质量上并不具备任何的优势,而数量上的明显过剩是个累赘。但好在中国国内钢铁需求量较大,且对质量要求不高。中国钢材消费的53%都是来自于建筑行业,这也是楼主基于中国城镇化的趋势对行业前景持乐观的重要原因。机械行业的消费大概占20%,较火的汽车行业仅占6%,造船业4%左右。
显然,任何行业的前景并不只是取决于供给或需求的单方面,并且,前景本身也是个模糊的概念,其衡量受个人价值观念影响。长期以来,国家一直以产量来衡量这个行业的发展。如果产量继续增多就意味着前景美好,那各位明天就可以去大肆购进钢铁股了。行业利润也许是个不错的指标,但如果它是建立在高污染、高能耗的基础上,那也要大打折扣。实际上,国外很多的钢铁产品都是通过电炉生产的,而非高炉,对环境的损害少很多。
我个人认为,行业的前景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量。员工、企业和对相关行业的促进作用。这个就不细说了,要扯的话,太多了。意思就是,“前景”这个东西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和因人而异的。建议楼主确定下,更细化一点,分成几块,那样就更具针对行了。
就目前国内钢铁业的情况来看,个人认为,国家一方面希望钢企通过对原料的控制和自身集中度的提高,从纵向和横向上减少交易成本,实现低成本,类似于SCP竞争范式,通过引导结构来影响利润;另一方面,国家也希望钢企在技术研发和创新上加大力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独特性,这可以减少高端产品对进口的依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7 15:26:11
42# zx2592
印度很符合这个条件了 基础设施比中国要差点 但他们在铁矿石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7 15:31:04
从世界范围来看,钢铁业的发展不外乎两种主要模式。
以独联体国家为主的成本领先模式 和 以欧美(包括日本)等西方国家为主的技术领先模式
可以说,长期以来,相对处于低端的中国钢铁产品在出口方面一直面临独联体国家的竞争压力;而在发展高端产品方面则面临技术发展和创新的瓶颈。因此,我个人认为,在产品方面,也可以说是供给方面,中国钢铁业在质量上并不具备任何的优势,而数量上的明显过剩是个累赘。但好在中国国内钢铁需求量较大,且对质量要求不高。中国钢材消费的53%都是来自于建筑行业,这也是楼主基于中国城镇化的趋势对行业前景持乐观的重要原因。机械行业的消费大概占20%,较火的汽车行业仅占6%,造船业4%左右。
显然,任何行业的前景并不只是取决于供给或需求的单方面;并且,前景本身也是个模糊的概念,其衡量受个人价值观念影响。长期以来,国家一直以产量来衡量这个行业的发展。如果产量继续增多就意味着前景美好,那各位明天就可以去大肆购进钢铁股了。行业利润也许是个不错的指标,但如果它是建立在高污染、高能耗的基础上,那也要大打折扣。实际上,国外很多的钢铁产品都是通过电炉生产的,而非高炉,对环境的损害少很多。
我个人认为,行业的前景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量。员工、企业和对相关行业的促进作用。这个就不细说了,要扯的话,太多了。意思就是,“前景”这个东西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和因人而异的。建议楼主确定下,更细化一点,分成几块,那样就更具针对行了。
就目前国内钢铁业的情况来看,个人认为,国家一方面希望钢企通过对原料的控制和自身集中度的提高,从纵向和横向上减少交易成本,实现低成本,类似于SCP竞争范式,通过引导结构来影响利润;另一方面,国家也希望钢企在技术研发和创新上加大力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独特性,这可以减少高端产品对进口的依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7 16:17:48
作为上下承接的中间环节,力拓案件将钢铁企业推向风口浪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8 00:13:09
我本科也是学冶金的,现在学金融,所以现在也开始做钢铁行业的分析。
我有同学在北科读研,现在在首钢工作,和他交流感觉现在中国钢铁行业的日子是不好过。
钢铁行业虽属于一个老行业,但是龙永图不是说过么 没有夕阳产业 只有夕阳技术。
我觉得技术上的提升一定使中国钢铁继续发展,中国民营企业江苏沙钢集团不是也坐上了世界五百强的位置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8 10:17:47
56# theone2
没有夕阳产业 只有夕阳技术 这句话很对
问题是怎么样才能让中国钢铁业的技术不日落西山,据我了解,行业内的很多设备和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或在国外引进基础上进行所谓的国产化调整。而像钢铁方面的高端技术,外国向来都是限制出口的。所以技术靠引进是不能取得突破和领先的。
至于沙钢,其产品结构中建筑钢材的比例很大,印象中超过70%,这几年的房地产和基建等对其业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不由于其技术导致,螺纹钢和线材等建筑钢材生产的技术含量并不高,有段时间一直被冠以“低端产品”的称号。除国内本身的旺盛需求外,沙钢在整体成本和产品销售方面要优于大型国有钢企。沙钢是民营企业,没有历史负担,而国有钢企在退休员工方面的支出是相当恐怖的;沙钢在产品销售方面也可能因为是民企的关系会更灵活、更市场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8 13:34:35
我国的钢铁行业还是有很长路要走的,现在虽然是大国,不是强国,什么时候技术有了发展,才能够达到一定的地位。
可是这个行业的工资实在是不容乐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8 18:34:09
鐵礦石本身是一種不值錢的東西
儲藏量非常豐富
就是老外控制了上下游
弄得中游的鋼鐵公司死去活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8 18:48:02
这种行业,进去就别出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