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7150 20
2009-08-15
现在学校、研究机构都规定了科研任务,要么是发文章、要么就是做课题,于是就有了垃圾杂志和课题肩客,但扪心自问,我们写的文章到底有多少实际价值?垃圾杂志不用说了,大部分文章除了制造垃圾好像没有什么价值,就是一流的杂志研究的成果真正对社会有多少推动力?至少我有点怀疑。很多杂志如果不收费,如果不是学校经费支撑着,我估计几乎全部要倒闭,因为没有多少人愿意花钱买,而能够生存的,至少是最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
说到课题,就更荒唐了,一个课题,发几篇文章就算达到目标,而不管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尤其是社会科学的课题,于是课题肩客应运而生,有些人戏谈,现在申报课题就是骗国家,申报成功了就是发福利,作的项目结果真正社会、企业能用到的有多少呢?
我觉得是应该改变这个评价体系的时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15 11:10:22
是啊。社会就是这样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5 11:13:19
路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5 11:21:43
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不是看课上的如何,而是看发了多少篇文章,做了哪些课题。本身就本末倒置!
试问那些文科尤其是经济类的文章,说实话99%的都是没有价值的,教师大部分是从这个校门进了那个校门,一点社会实践经验都没有,写的文章大部分都脱离实际,有什么价值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5 11:22:59
lz所言极是,课题文章现在成为了鸡肋
在高校当老师,每年有考核要求,不写文章,不申请课题是没有前途的。可是,真正申请到了,写了文章,究竟有多大意义,估计很多人自己也不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5 11:24:11
看看那些高产的学者,天天在媒体上发文章,好像什么都懂,其实就是认识几个字,能写符合逻辑的文章,可是对事情的真相或者背后的实质性的东西压根就不懂,就在那里随便的发表见解,以为自己是万能的人才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