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9-5 11:51:07
樊纲以前做的体制 好像有两个体制  确实不怎么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1:52:31
我敢断言:樊纲的预测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他的乐观根本没有证据。郎咸平的话,至少我只听懂了一小半。不信,立个擂台,大家和我赌一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1:53:46
学术是要讨论的,没有讨论就没有学术。
写完后,才发现是一句废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2:19:57
赞成郎咸平的观点。樊纲的太乐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2:21:17
郎教授分析的一针见血,经济虚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2:47:35
两个人都是牛人啊,只是经济有时候并不是经济学家就可以说清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2:51:56
xuzhsong 发表于 2009-9-4 12:23
经济学怎么了?同样是著名经济学家,却有着截然相反的观点,到底哪个对呢?显然不可能二者皆对。我等平庸之辈现在难以判断对错,不过历史会很快告诉我们真相的。
经济学就是自持己见,自愿其说。谁都无法预测未来,事实出来,成王败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3:30:43
多去看看实际,少看统计数字
多去跟一线交流,少去主观臆断
他们谁胜?不重要
道理是自己看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3:34:15
欣赏根据数字和事实得出结论的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3:39:08
数字和事实也可能是表象,中国不是市场经济,所以有些东西真的很难用西方经济学框架分析。通胀是肯定要来的,但是农产品之类的可以加个管制,国有垄断企业也可价格管制,只是后果实在难以预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4:03:48
郎是少有的敢说真话且观点犀利的学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4:18:24
我认为两个人心里都有数,特别是樊纲,我觉得樊纲从个人角度未必反对郎咸平,但是他必须代表政府的意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4:43:03
我是老郎的忠实“狼”迷~~~~顶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5:01:32
关注中啊,期待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5:07:05
确实郁闷了,同样都是大师,预测的结果却决然不同,让我们很无奈,像我们平凡之辈哪里还能怎么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5:35:24
连发生丑闻的牛奶价格都一路凯歌,可见郎教授说的,更符合实情,樊纲更像是一个政府官员而不像一个学者,对其学术水平和作为学者的素质表示怀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5:49:08
我觉得郎咸平不是剑走偏锋这一说
研究里会走自己对的方向,
更绝无哗然取众
他的语言不生硬。而是饱含学术热情
凡人可以嘲笑他们这类人
但他们仍然是
智慧灵感
畅所欲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5:49:37
season01 发表于 2009-9-5 11:16
至少朗咸平用数据说话
同意,至少他不是五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5:52:06
个人而言,4万亿,那是在闹一出国际笑话,
暴发户
那是管权集体公开分钱的时代
砖家砌墙遮挡的时代
学术成了哗然取众
什么狗屁剑走偏锋
那是瞎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5:54:21
重要的是两个人的不同观点都能充分的表达,我想对我们而言这是最重要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6:12:35
辩论,会推进经济学的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6:37:52
42# e114

是这样的,中国的许多经济学家,如果按照他们所掌握的数据,应该得出许多背道而驰的结论,但是他们不能说出他们真正想说的,不然就不是“主流”了,上面也不会器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6:47:52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6:49:21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7:05:43
这是经济学的特点,没有哪两个经济学家的观点完全一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7:55:13
对于象股市这样的公开市场,参与者对其走势都可能有南辕北辙的结论,更何况是对宏观经济的认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8:13:33
Fisher2001 发表于 2009-9-4 12:21
一个是ZF的喉舌  一个华众去宠

两个极端…………
正解

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8:22:52
这样有意义吗?浪费别人的时间而已,我只喜欢数据,但统计局已经让人不赶相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8:44:56
多点辩论,才能对我们有更多的启发。郎教授是够幽默的,我支持用数据说话,但是也好希望经济形势不要这样悲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8:47:38
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