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而经济高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非常大,因而催生了许多号称“煤城”、“油城”的因资源开采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它们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经过几十年的开采,许多城市的资源已难以为继,而且还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地质结构不稳定等问题。这些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近年来,各地一直在探讨每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面临的问题、所采取的模式、有什么思考和经验等等。但由于每个城市的自然条件、资源基础、发展优势各不相同,我们一直在试图寻找的最合理、最有效、最具有普适意义的转型方式并没有找到,也很难找到。
其实,归根结底,转型不是最终目的,实现城市乃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目标。如果我们把眼光过分放在“转型”上面,而忽视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那么就真正是缘木求鱼,与我们的目标背道而驰了。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掘城市本身具有的资源环境优势和产业基础是关键所在。只有立足于城市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接续产业,才能真正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而这个发掘的过程则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尝试。
国家于2008年和2009年先后确定了两批共44个问题相对突出的市、县、区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将给予特别的优惠政策和专项资金用以扶持它们探索地区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在这个背景下,借国家扶持的东风,根据地方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将是这些城市接下来的主要工作。
辽宁省盘锦市作为国家首批确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了许多努力和尝试,重点打造了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和辽滨经济区两个经济增长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期《区域周刊》问城盘锦,在分析盘锦市所选择的这两条产业发展路径的同时,也为读者提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