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区域经济学
2108 0
2009-09-07
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世界,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每一个人,不管是企业家,还是官员,还是普通百姓,如果不了解全球化,我们可能永远都是在黑暗中摸索,我们也许会在偶然中成功,但会在必然中被消灭。美国有人提出一个“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用来形容全球化引起的效应非常贴切,还有一种说法“地球是平的”。用这种眼光再来看待全球化时我们就会发现,以后的区域和城市竞争将会分成这样几个层次:第一,全球有六十多亿人口、两百多个国家,但能产生全球影响的有五个节点、高地,所有的经济、政治、文化行为,都围绕这五个制高点运转,像打梅花桩拳一样,我们把他们叫做世界级城市。哪五个呢?美国有两个,一个是纽约,一个是北美以芝加哥、底特律、多伦多为核心的五大湖地区;第三个是大伦敦,占了全英一半以上人口和经济总量;第四个是欧洲大陆,以两个城市为核心形成,一个是南边法国的巴黎,一个是出海口——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第五个是亚洲的东京。目前全球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这五个点,所以他们注定是全球的研发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也就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而新兴的国家和地区要想成为国际俱乐部的成员,必须要挤进这里面去,也就是自己也有一个世界级城市。

    中国有可能的曾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珠三角的广州和香港,一个是长三角的上海,但现在看来上海将毫无疑问成为第六大世界级城市。10年前我作为新华社记者采访上海市长时他就曾介绍说,上海要打造五个流:人才流、科技流、金融流、信息流、物流。上海现在正雄心勃勃地打造远东甚至是世界最大的航运中心、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还有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包括最近温家宝总理刚去主持了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圈战略,而上海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由于天生丽质,再加上整个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不仅成了中国经济的火车头,也正日益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我估计等到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以后,通过成功的城市营销,上海将会毫无疑问地成为世界级城市!还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环渤海的北京,一个是珠三角的广州和香港,能否成为世界级城市现在还看不清楚,也许会成为,但可能会打点折扣。在这种背景下面大家会发现以后在中国最能够获得自主权的,首选是上海,第二是北京,第三才是广州和香港。三个世界级区域、世界级城市将成为中国的三个马达,拉动中国加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

    大家可以想一想,当一个城市成为中国的门户和平台,也就意味着它掌握着全球的机会。就像广东人煲汤一样,头啖汤给他喝了,例汤才给其他城市喝。在这个背景下他的聚集和辐射效应就会发挥到极致,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优质资源就会往那里扎堆,总部搬过去、金融中心搬过去、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也搬过去,这时的城市竞争力当然越来越大了。

    你看我们在上海、北京和广东我们都有分公司,但明显地感到在上海招人就容易,稍微发个信息各种人才都纷至沓来,海外的硕士、博士留学生,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啊,任你选,眼花缭乱;而在深圳招人,来的多是搞营销、培训,产业链中低端人才,顶多是中山大学毕业的,也就是说你能明显感觉出他们不是一个能级的城市。

    我前不久刚去了一趟闽南,晋江、石狮有很多企业家已经做到几十个亿了,他们找我去和我探讨一个问题——迁都。他们问我,“王老师,你说我们的企业下一步是搬到厦门还是上海?”我说,“你为什么要搬,你的理由是什么?”他们说,“没有其他的理由,就是一个:招不到人才。”这就体现了城市的竞争力,很多企业、很多资源都往上海扎堆,这就是世界级城市的价值,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地方都要争做世界级城市。

下一步中国的格局已经很清楚了,整个中国会形成三个平台: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以香港和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京津一体的环渤海,这是三个世界级的城市群,代表中国和世界对接,全球在选择中国时的首选高地。

    接下来中国很多省市既然前三名争不了,就争第四极。有三个区域在争:第一个是中部崛起,我原来在给武汉当顾问的时候,武汉的市长有一次见到温家宝总理时问了一句,“温总理啊,武汉在哪里?”,搞得温总理都很尴尬,他的潜台词其实是武汉是中国中部最大的城市,但中央一直没有给中部一个说法,后来有了一个政策叫“中部崛起”,但到现在还是一张空头支票,怎么崛起还没想好。但一提出中部崛起后,有几个城市都想做老大:武汉在争,说是得中者得天下;郑州在争,说是得中原者得天下;长沙也在争,觉得自己小了就将长株潭一体化,说我的规模也不比你小,也想成为中部崛起的领头羊;合肥也在争,说我这里也是承北启南、不可小看的地方……。所以不管花落谁家,大家都知道如果我不抢占这个高地,我在中国这个平台上将没有发言权,世界上就更谈不上了;第二个是重庆和成都,叫成渝经济圈;第三个是西安为龙头的关中地区。现在在我看来这个第四极可能会是成渝。所以下一步中国的结构是:沿海三驾马车,世界级城市;加上中、西部中产生第四极,作为中国发展的主要动力源。

    在国家主力阵容之后,还会有一些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一个区域内的核心聚合、辐射、带动、服务周边城市和区域。我认为在这方面湛江有很好的历史渊源和天生禀赋。所以湛江一定要牢牢地、坚定不移地、好好地占住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个高地,如果不站住的话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别人喝头啖汤,只能第三、五道才轮到我们,就被边缘化了。所以湛江作为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确值得好好考虑。

    怎样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下一步我会谈,但在谈之前我想稍微谈一下你们的邻居广西做的事情。大家知道广西一直是一个在中国很闭塞的地方,她不是在很发达的沿海,而是在一个和越南接壤、很穷的地方。但广西在发展过程中抓住了一次战略性机遇,就是在和云南竞争的过程中,云南犯了一个大忌,就是所谓的龟兔赛跑,云南打了个瞌睡,本来东盟博览会已经定下来是云南承办,吴仪总理定的,因为云南有办世博会的经验,那就定云南吧,云南的省委书记、各市委书记都弹冠相庆,以为煮熟的鸭子不会飞了,要在世博园盖十套总统别墅等等,没想到一夜之间风云大变,被广西抢走了。广西成为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主办地,虽然经济效益现在还不明显,但是有一点,对于整个广西区域营销和城市营销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这个背景下面,省委书记开始提出一个北部湾经济带、经济圈,究竟能走多远我还看不出来,但有一点,他是雄心勃勃的想把咱们湛江作为辐射中的一个家庭成员,能不能辐射是另外一回事,但人家想辐射、想整合就是一件非常值得称道的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