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金炒金,说起来是以小博大,其实相当于赌大小,”投资者陈先生谈起他在Au(T+D)交易中"铩羽而归"的经历,露出一脸懊恼的模样。王先生谈到的Au(T+D)就是银行黄金现货延期交易,最近在黄金投资者中越来越热,甚至“风头”盖过黄金
期货。
据记者了解,兴业、民生和富滇等商业银行今年以来接二连三试水黄金现货延期交易业务,甚至将保证金比例越降越低,但客户的交易风险因此陡增。而在银监会本周发布新规定要求银行
理财资金不得投资高风险产品后,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的黄金保证金交易可能像去年的
外汇保证金交易一样面临被叫停。
【炒金客】称误入黄金保证金交易
“当时只看到放大收益,却没有想到风险也在增加,要是
金价跌了10%,那老本就全赔光了。”陈先生对自己当时误入黄金保证金交易后悔不迭。
“去年3月初上证指数还是4000点上头,我看大盘不行,就把资金都从股市抽出投到黄金上了”,陈先生对记者表示,当时他主要考虑到黄金是传统的资金“避风港”,投资黄金应该是安全的。陈先生一直等到去年11月初,在国内金价处于160元/克时大量买入
纸黄金,事实证明他并没有“看走眼”。虽然那时全球股市和商品市场哀鸿一片,但黄金开始逆势强劲上涨,到今年2月底时陈先生的黄金投资账户已实现浮盈30%左右。
对黄金关注的除了个人客户还有机构。年初以来,商业银行开始接二连三试水黄金保证金交易业务。1月19日,
兴业银行(
601166,
股吧)率先与上海黄金交易所合作,成为首家在全国范围内向个人客户推出黄金现货延期交易的商业银行,交易品种包括金交所的Au(T+D)、Au(T+N1)和Au(T+N2)合约。富滇银行和
民生银行(
600016,
股吧)随后也相继跟进推出该业务。
Au(T+D)很快引起了“金民”陈先生的注意,最吸引他的是该业务采用保证金交易机制。银行网点的客户经理向他举例介绍,客户投资10000元黄金,按10%的保证金比例计算实际只用投资1000元,只要金价上涨10%就意味着客户赚进1000元,相当于盈利100%。这种以小博大的玩法很快吸引陈先生在银行开户,开始交易Au(T+D)。
【银行】降低保证金可能令风险陡增
“在黄金保证金交易上,
期货公司基本没法和银行竞争,银行无论在客户还是渠道资源上都占绝对优势。”
最近银行频频降低保证金比例,这令
期货公司难以招架。期货公司在经历了2008年商品暴跌后,吸取了部分客户爆仓的教训,目前普遍在
上期所要求的
黄金期货最低7%保证金比例基础上大幅提高。
兴业银行(
601166,
股吧)在推出黄金现货延期交易之初,Au(T+D)合约的保证金比例为20%,相当于5倍杠杆,随后曾降低到15%。而
民生银行(
600016,
股吧)推出的该业务保证金比例只有10.5%,交易杠杆约为10倍,与金交所规定的最低标准10%几乎“打擦边球”。以金价200元/克为例,原来20%的比例要求客户用40000元才能投资一手Au(T+D)合约,但10.5%的比例使Au(T+D)的投资门槛降到21000元。
“降低保证金比例虽然能吸引客户,但提高交易杠杆会也会令风险陡增,”高赛尔金银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瑞雷向记者介绍Au(T+D)属于高杠杆高风险交易,通常保证金比例越低,则客户面临的交易风险越高,而且银行也越难控制风险。银行降低Au(T+D)的保证金比例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刺激成交金额,多收交易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