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7-5-10 09:49:07
只能说你,太幼稚。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583673&page=0#pid4396264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09:54:36
估计是有人故意和颜宁作对。科研领域不是净土,崔永元反对转基因,一大群教授口诛笔伐,因为崔动了人家的奶酪,砸了人家的饭碗,国外国内的科研经费是他们最重要的目的,科学是第二位的。想排挤颜宁的人估计不少,同时颜宁拿了很多外国的基金资助,估计也多次抢过国内同行的饭碗。颜宁是世界顶尖科学家,圈里谁都知道,估计得罪的人势力很大,才死活不给她机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0:18:14
wisdommingli 发表于 2017-5-9 21:58
5月9日中午,颜宁本人于微博出面辟谣,称负气出走一说莫名其妙,并开玩笑道:“请勿揣度,否则我就说是被这 ...
越是辟谣,俺倒是越觉得是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0:25:07
韩春雨已经成为笑话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0:25:21
颜宁都是长江学者了,如果她都申不到钱,那么全国能有几个能申到钱,所以我觉得不太可能是这个原因。普林斯顿开出的条件太好了,年轻学者很难拒绝。
还有峁,他哪算的上顶尖学者呀,在国内都不是顶尖,自以为发了几篇好文章就很牛了,国内比他牛的太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0:33:04
guowy67 发表于 2017-5-10 08:06
国外也要申请课题的,
国外大学大多是私立的,教授不申请经费办不下去。
但中国高校基本都是公立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
此外,国外顶级名校不缺经费,教授的主要任务就是出成果。当然,项目经费系统公平的话,成果质量高自然经费多,但不管经费有多少,最终还是成果说了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0:38:17
huihuihehe1 发表于 2017-5-10 08:17
难道 科学不允许失败吗,如果项目风险性比较大  那么。。。
科学当然允许失败。但正是因为项目风险大,所以重点看成果,谁成果多就给谁经费多。
我建议,国家经费直接根据往年学术投入产出比(学术水平=论文成果/项目经费)进行分配。
失败就要承担失败的后果。大学教授主要靠稳定的收入作为保障,但要成功(譬如获得诺奖)则很大程度上靠运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0:39:50
xpf7622 发表于 2017-5-10 08:45
我申请的基金,国内海洋方面研究人基本没有,评审意见是积累少,全国海洋基本没有,何谈积累少。
研究冷门就要有坐冷板凳的决心,否则就要换方向了。
不过,所谓积累少是相对的,有的方向容易出成果,有的方向很难出成果,要适当比较、综合考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0:41:38
liweiby 发表于 2017-5-10 09:20
我感觉不全是经费的问题,国内学术圈人际关系太复杂,经费课题之类的都要讲关系,不单纯,比较累。其实颜宁 ...
以颜宁的发表记录,我觉得评院士都没问题。好好的人才,已经花了这么大的培养成本,结果给别人就这么轻易挖走了,不知道这些领导们是怎么想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0:42:36
evergreen5893 发表于 2017-5-10 09:46
还是有很多体制和制度因素吧,他们的离开应该是有很多原因。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只看见国家花大成本培养的高端人才,就这么流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0:42:57
evergreen5893 发表于 2017-5-10 09:46
还是有很多体制和制度因素吧,他们的离开应该是有很多原因。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只看见国家花大成本培养的高端人才,就这么流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0:43:34
sandy2001 发表于 2017-5-10 10:18
越是辟谣,俺倒是越觉得是真的
明白人,就是这个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0:49:09
jadekun 发表于 2017-5-10 10:25
颜宁都是长江学者了,如果她都申不到钱,那么全国能有几个能申到钱,所以我觉得不太可能是这个原因。普林斯 ...
我觉得颜宁选择去美国,未必是因为钱,但很可能与国内环境有关。显然不能只看她公开的表态,包括辟谣之类。
真正的世界顶尖学者,是绝对不怕没有好职位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0:53:22
文化经济 发表于 2017-5-10 10:49
我觉得颜宁选择去美国,未必是因为钱,但很可能与国内环境有关。显然不能只看她公开的表态,包括辟谣之类 ...
你说的很对,但至少可以肯定一点,就是颜宁觉得呆在普林斯顿比呆在清华好。我就不信,若给颜宁足够的经费和待遇支持,颜宁还原意离开中国去普林斯顿。
我认为,这一切基本上都由价位决定(当然,若颜宁找了一个美国老公那就另当别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0:58:53
文化经济 发表于 2017-5-10 10:49
我觉得颜宁选择去美国,未必是因为钱,但很可能与国内环境有关。显然不能只看她公开的表态,包括辟谣之类 ...
肯定不单单是钱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如果普林斯顿给出那样的条件和地位,青年学者很难拒绝,即使国内给更多的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1:00:10
曾经的榜样,不知道真相,但愿国之栋梁能够真正被所重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1:21:50
国内整体氛围太差,当然包括科研环境。在美国这样科研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估计很难适应国内的这些氛围,就如同很多海归回来后感觉不舒服要走人一样,人待的累。即使给了基金,颜宁估计也可能会走,更何况没给。中国的大学,你没发现老师现在就是一线的农民工吗,整天处于被行政支配的地位,哪里还有啥宽松自由的氛围和职业尊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1:22:37
Cantorin 发表于 2017-5-10 07:18
不能查,否则整个系统就全面瘫痪,大家都玩完。
就是因为这种想法的人太多了,讳疾忌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2:02:48
负气出走一说,颜宁本人都否认,这就是国情。官媒更是掩饰有加,这更是大家熟悉不过的国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3:04:53
这让我想起了人民的名义里赵瑞龙说过的一句话:京州不允许出现这么牛逼的人物。可能不那么贴切,但是对于某些领域,我觉得这句话还是挺合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3:05:51
Cantorin 发表于 2017-5-10 10:38
科学当然允许失败。但正是因为项目风险大,所以重点看成果,谁成果多就给谁经费多。
我建议,国家经费直 ...
这个指标会导致  人不愿去从事风险大的创新型项目  为了多出成果 肯定还是稳妥的好。至于科研经费的分配,这个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毕竟有限,因此 这就要考验 写本子的水平  还有 可以先把基金搞到手 在从事风险性的创新。为了搞好科研 还要顺应体制。。。。想做好科研很难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3:16:46
huihuihehe1 发表于 2017-5-10 13:05
这个指标会导致  人不愿去从事风险大的创新型项目  为了多出成果 肯定还是稳妥的好。至于科研经费的分配, ...
这个好办。一般来说,大风险项目都是让终身教授们来搞。这也是终身教授制度的一个好处。
年轻人还是先打基础、显示自己的水平再说。
成果不是论文数量,而是以论文质量为标准。稳妥的成果,质量一般不可能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4:52: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6:19:31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6:43:30
liweiby 发表于 2017-5-10 11:21
国内整体氛围太差,当然包括科研环境。在美国这样科研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估计很难适应国内的这些氛围 ...
教师和科研人员在国内地位确实不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7:26:05
感觉国内的行政尿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8:02:51
说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9:43:45
无语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20:55:35
难怪很多人都选择不回来。现在看,回来的也要离开,何必绕这个弯子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21:13:17
自然科学有猫腻更容易看出来,社会科学的猫腻更大,但是很难用具体指标说清楚。所以,多数社会科学基金出的成果只能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