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7220 4
2017-05-15

为了研究价格与生产量的关系我们作如下假设:

1.生产量未达到满负荷产量,可以增加产量。

2.生产的产品全部销售,无论在什么价格。

3.生产的原则是为了利润最大化或亏损最小化。

利润公式为:

利润=(价格-变动成本)×产量-固定成本

假设价格在变动成本之上某处。

如果价格下降,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价格下降,(价格-变动成本)降低,必须提高产量才能获取最大利润或使亏损最小。

如果价格上升,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价格上升,(价格-变动成本)提高,提高产量有利于获取最大利润或使亏损最小。

显然,此时无论价格是下降还是上升生产者都会提高产量。

此时,生产曲线有三种:

一种是斜向上的生产曲线(价格上升生产量增加)。

一种是斜向下的生产曲线(价格下降生产量增加)。

一种是垂直的生产曲线(产量达到满负荷产量无法增加)。

假设价格等于或小于变动成本,此时理论上应该停产。因为此时生产是倒挂,入不敷出。

也就是说,此时无论价格是上升或下降,生产者在理论上都应该停产。但由于有的生产者还要承担社会责任,有的生产者还有足够的现金流可以继续生产(可以生产后储存不销售,这违反前述假设),我们认为在此价格区间,生产者减少产量概率大一些。

此时生产曲线有两种:

一种是斜向上的生产曲线(价格下降生产量减少)。

一种是斜向下的生产曲线(价格上升生产量减少)。

我们探讨另一个话题:价格上升或下降什么原因引起的?

根据假设,生产量全部销售,价格变化不是供给量变化引起的,那么只能是需求变化引起的。也就是说是因为需求的变化导致了价格的变化。

假设需求的变化是增加的,达到最大产能后,需求仍然增加,此时生产者会扩大产能增加产量,引发一轮投资热潮。

假设需求的变化是减少的,减少产量后,需求仍然减少,此时生产者会陆续闲置产能减少产量,这就是所谓的去产能去库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5-29 14:29:25
石先生这都是在做想当然的事,不是学术套路。
    你应该首先定义“价格”和“生产量”,然后再做研究,不能在概念不清不楚的时候先弄个式子就当作结论。
    价格和生产量概念还有问题吗?当然了!
    先说价格。生产环节的价格牵扯两头,原料进价即成本价,成品销售价格。你应该明确你所说的是哪一个,还是两个都谈。不要玩默认和众所周知。
    两个价格涉及到的人是不同的,其中涉及到的需求、价值等问题也是完全不同的。
    生产量概念也是一样,你是指已经生产的成品库存量?还是待执行或者正在执行生产的订单量?
    不管怎样,记住,生产是一个理智行为,不是盲目赌博。所以,生产量应该是订单量。这时候,你去问问接谈订单的人就知道,他是如何考虑原件进价和成品售价的关系的。
    现实非常简单。接单与否,取决于价差(进销价差)是否能够涵盖费用,即有无适度利润,而不是某端的价格。
    至于接多少,取决于生产能力。从愿望上讲,愿意接无穷多,产能不够可以扩大,但眼前只能接产能之量。单件利润越丰厚,扩大产能的冲动越足。
    而总的订单量就是市场的总需求量,但市场不限定每个企业的产量,每个企业都想独霸市场,结果就是在对市场份额竞争当中形成总的产能过剩,即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以自由的竞争归于垄断而结束。
    一个企业的销售经理都明白的道理,经济学家何以苦思冥想?
    千万不要再弄默认的天生价格了,因为每一个生产企业的供销人员都是在供销两个环节上进行价格谈判的专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30 15:47:38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5-29 14:29
石先生这都是在做想当然的事,不是学术套路。
    你应该首先定义“价格”和“生产量”,然后再做研究,不 ...
利润=(价格-变动成本)×产量-固定成本
这个公式是本文的心脏。这个公式中有三个变量:利润,价格,产量。两个定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本文讨论的是销售价格(不是采购价格,这很清楚)与产量(是一定时期的计划或准备生产的量,这也很清楚)。
本文假设生产全部销售,没有库存。
本文是存货生产方式,生产不是按订单生产。
本文只是说明,价格变化引起的生产量变化并不仅仅是价格上涨生产量增加,价格下跌生产量减少,还有很多其它情况。
本文很多假设,关键是看假设是否成立。看看假设是否能符合实际。再说的直接些,本文是根据一个企业的实际情况总结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6 18:14:18
笔者在某一企业调研时,发现该企业有价格低生产量较多的现象,前些年也有价格高生产量也较多的实际。笔者意识到并不只是价格高生产多,价格低也生产多。与产量相关的是利润。 写出利润公式后,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6 06:44:38
值得指出的是,只有在产能有未被充分利用的前提下,才有价格提高,产量提高。出现斜向上的供给曲线。此时一定是需求增加。例如2009年的4万亿带动的更多万亿的需求。这导致了新一轮产能扩张热潮,结果就是产量大增,价格低产量也很多。只好去产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