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7-5-25 11:01:52
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太扭曲了!有钱,有权,才是成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岗位上工作一辈子,只能被认为是平庸!所以,催生了无数的怪相,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工作的,不如削尖脑袋到处钻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5 12:33:59
我也总觉得女儿要比别人强
看来需要反省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5 13:57:54
哎多少家长都是这么逼孩子的啊……其实你给她一条活路,安之她在自己自由发挥的领域不能做到业内最好呢?儿孙自有儿孙福,如此强求又是何苦?父母的虚荣心真是如此重要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5 14:51:17
中国大部分家长应该都是这样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5 15:11:14
旧时空 发表于 2017-5-24 11:17
妈妈,我去天堂了,这里太累了!震惊了全国父母!

  抱着已经冰冷的女儿,素素的妈妈刘毓精神彻底崩溃。 ...
中国本来就是一个优胜略太的环境 她还算幸运了 只是她懦弱的性格无法承受智慧所呈现给她的社会的残酷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5 15:12:56
感慨良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5 16:48:18
学习亦或努力的奋斗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遵循自己生活的轨迹才是真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5 16:54:11
snow_boy 发表于 2017-5-24 18:39
这是以深刻的故事, 这个女孩能力不够,但是也没有自强的精神,和强大的心理。
赞同!这个女孩从小都可以说是“依附”着她母亲,没有独立的思维和强大的心灵,也没有敢于突破自己压力的勇气,甚至也没有完全独立的人格。这种人,讲真,很难在社会上生存下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5 17:29:40
儿孙自有儿孙福,不必事事都强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5 18:04:54
看的是真的难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5 18:47:23
感觉是很伤心,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5 20:08:24
旧时空 发表于 2017-5-24 11:17
妈妈,我去天堂了,这里太累了!震惊了全国父母!

  抱着已经冰冷的女儿,素素的妈妈刘毓精神彻底崩溃。 ...
可怜的孩子!我们父母要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不要把自己的虚荣,想法,生活强加于孩子身上,以免后悔莫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5 21:05:50
我有个朋友,他爸是某省属高校校长,母亲是省内第一医院教授。但他并没有遗传父母的聪慧,他本人和他的父母并不以为意,他父母一直在细心引导和培养他,最后我这个朋友因对汽车很感兴趣去做汽车工业设计了。

所以这个案例问题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控制,这个女孩一生都没有做过她喜欢的事,到死都是她母亲的人偶,可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5 22:10:01
就业压力大,高房价,真的是想逼死学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5 22:22:25
孩子来自于父母,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生命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道路要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5 23:01:19
可怜的孩子、可怜的父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5 23:22:33
旧时空 发表于 2017-5-24 11:17
妈妈,我去天堂了,这里太累了!震惊了全国父母!

  抱着已经冰冷的女儿,素素的妈妈刘毓精神彻底崩溃。 ...
这个妈妈的想法并没有错,对女儿高要求也没有错,而女儿也没有错。错就错在,妈妈在教育上缺乏智慧。她做了她认为有效的事,她被自己感动,也为自己找到了正当性,但其实呢?该做的没做,该放手时(大学毕业后)却又唯唯诺诺。
妈妈其实可以用很多种方式让女儿明白她的苦心,理解到如果没有好的学历很容易被社会淘汰(社会竞争残酷),懂得知识给她带来的好处,意识到学习是应当终身坚持的事情,比如在很小的时候就耐心地讲道理,设身处地地去解释明白,或者言传身教,亲自上阵,和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一定是课内知识,但妈妈的学历辅导孩子小学课程应该问题不大)或者等孩子稍大点就让她自己去体验社会。
而不是一旦女儿不符合她的心意,就去责备,一味地责备。这种教育下孩子的性格,很容易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模仿妈妈变成一个爱责备人的,给人带来伤害的人,另一个就是文章中素素那种胆小懦弱,抗挫折能力差。
与此同时,妈妈对素素的了解也非常少。为什么素素反应迟钝?是她智商上有障碍,还是患有某种疾病(身心),亦或者她比较内向,喜欢独自思考,不重视外界?前两种有病治病,最后一种,我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所谓“迟钝”的人,他们在某些方面有着超乎常人的能力,他们的内省能力和深刻度,是值得很多人学习的。而妈妈却无视了这一切,不由分说地给素素买了很多补品,可是不分青红皂白吃补品,也有非常大的副作用。
而当素素不堪重负想要放弃之时,妈妈永远一副高高在上教训素素的样子,她从未想去了解素素。如果说未进入大学的学生太稚嫩,那等大学毕业了以后,他们完全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未来。素素是早有其他打算被妈妈压久了不敢反抗?还是胆小害羞导致社交恐惧症?还是工作能力不够经验少?或者压根就是生病了?妈妈从未去了解过这些。素素想去当乡村教师,那就让她去试。素素这样从小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未必能吃得了那个苦,估计一两年也就回来了。跟母女恩怨和自杀结局相比,失去那一两年的职业经历又算得了什么?如果很顺利的话,那素素找到了真正适合她的职业。现在的社会中这已经相当难得了。
我从头到尾不认为妈妈让素素念重点初中,进尖子班,疯狂找补习班进行1对1补课是错的,是妨碍女儿成长的。但是妈妈对素素的关心、了解和耐心远远不够。哪怕是垫底又怎么样?只要教育得当,和老师搞好关系,孩子照样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进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哪怕“迟钝”又怎么样?每个人的出厂设置都不同,只要耐心挖掘,总有大放异彩的时刻。哪怕天天补课又如何?挑选高质量的好老师,监督孩子完成老师的作业,让她及时总结,养成良好习惯,很快,离开补习老师她也能稳稳地进步,并从中体会到成就感与乐趣。
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父母不是人人都是教育学家,也不是人人都有空有技巧去真正了解、关心孩子。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5 23:53:33
中国这样的父母何其多呢!
都是为了面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6 23:00:24
挺可悲的,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