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9705 29
2004-12-10

昨天:以下是朗咸平于2004年12月10日晚在4101的演讲内容概要,nie根据头脑回忆整理,不保证全面性和准确性。

哦,对不起,想起明天有事要早起,明天晚上整理阿........

今天:很想仔细整理一下,发现他讲的内容在其他地方,以及2年前在社科院演讲的内容一模一样,我想就省点懒,转载一个别人的记录,但不全面,我下面补充一些,欢迎大家讨论,无论是具体观点还是方法,甚或闪光点。

股份制与监管新思维——郎咸平教授浙江大学演讲精华及BBS讨论实录

作者:柳宏志 2004-11-28 5:45:54
出处:博客中国(Blogchina.com)

编者按:郎咸平教授2004年11月27日晚7:00-8:30在浙江大学玉泉永谦活动中心小剧场进行了一场“股份制与监管新思维”的演讲,以下讨论发生在浙江大学BBS飘渺水云间,由本人straightfwd(直言)整理,因为讨论很热烈,故只整理了精华部分。

柳宏志学术在线:http://www.liuhongzhi.com

郎咸平教授简介:

郎咸平教授于1986年获得宾夕法尼亚(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大学沃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金融学博士学位,曾经执教于多家知名的商学院,其中包括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郎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和长江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郎教授曾担任世界银行公司治理顾问深交所公司治理顾问亚洲开发银行的中国银行改革治理顾问香港政府财政事务局公司治理项目顾问。

赞郎咸平教授的演讲——不虚此行!

RainyDay(添哥·拒绝堕落)

今天晚上在玉泉永谦小剧场,郎咸平教授给我们浙大同学上了生动的一课。

整个演讲的思路非常清晰,构思非常精巧,用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贯穿了整个演讲。

下面我就凭记忆对郎教授今晚演讲的主要内容做一点回顾:

1.民主制度=分赃大会

郎教授从英国的国王说起,把国王收税比喻成收保护费,并且认为收保护费和卖白粉是最赚钱的两个行当。但是那些皇亲贵族心里就会不平衡,凭什么我们只能拿固定的薪水?提出要和国王瓜分收取的保护费,这些人就演变成了后来的上议院。再底下的人眼看着上面的人都有钱拿,大家就聚在一起讨论(形成了party——党派),决定也要分一杯羹,这批人就形成了后来的下议院。纵观整个历史,我们现在追求的民主制度其实就是一个分赃大会!

补充:而国王为了不让那么多人分赃,用了成立股份公司的办法——比如建立了东印度公司,直接从殖民地圈钱,这就是当初股份公司成立的目的。

2.股票市场的由来

还是用国王那个例子,国王要打仗要军费,于是发行债券向老百姓圈钱。但是后来国库亏空,没钱还了怎么办?国王使用打白条的办法,这些白条就是所谓的stock。

那些白条越来越多,但还是要还钱,怎么办?国王下面的智商极高的谋士提出,成立股份公司,赋予那些白条不一般的涵义,这是“stock”——代表未来的现金量。比如东印度公司的stock,代表着中国清政府王宫里面的金银财宝。要让大家有这样一个意识:有了这些stock就等于拥有了未来的金银财宝!这个天才的想法出来之后,骗了一批又一批人,直到最后股市崩盘。历史上欧洲经历了3次金融危机,为此英国取缔股份

公司达100年之久,法国取缔银行达150年。

3.建设好股票市场的解决方案——采用普通法系,建立健全的证监会

首先,郎教授花了很多口水向我们解释了“普通法”的概念。他举了自己在美国当陪审团成员被拒的例子,指出所谓普通法,就是要让具有Common View的人来当陪审团,判案标准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只有在普通法系国家,才可能产生好的股票市场,比如伦敦股市和纽约股市。而我们中国大部分人的脑子里都有精英主义在作祟,是很难理解西方的普通法的。接着他举了美国股市的例子,以前美国股市烂得一塌糊涂,以至于1929年爆发了经济危机,后来伟大的罗斯福总统上任,靠他的第六感采用了底下智囊的解决美国股市问题的意见——加强监管,成立了美国证监会SEC,在与华尔街大亨进行了大量较量,最后天佑美国,第一任SEC主席肯尼迪上任后人品彻底改观,从而使美国的证监会有效地运作起来,以至于现在美国的大亨们不敢操纵股市和做小动作。

结论是:只有一个中央强权政府加强监管,形成有法制的社会,股票市场才能发展好。

4.纪律的重要性

拿破仑成就了法国,裨斯麦成就了德国,明治天皇成就了日本,罗斯福成就了美国,这些成功都离不开他们对纪律的严格要求,一个没有纪律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5.中国的出路

学习西方的经验,将职业经理人引入国有企业,做得不好下课,做得好加薪,而且职业经理人只能持股,不能当股东。做得好的公司,股票卖给中小股民,真正做到藏富于民就像韦尔奇那样,职业经理人就是职业经理人,不能拥有自己治理的公司。

听完郎咸平的演讲,实在太受启发了。

Intel总裁有一句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郎咸平说他自己很偏执,是个另类,中国现在就缺少这样的另类!

加油,希望我们将来有一天也能有郎咸平这样的影响力和人格魅力!

郎咸平讲座归来

wangdacheng(斯塔得麦尔和勒布朗詹姆斯)

为没有去的家人讲一点感受吧!

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他的个性:一个敢讲话的人,可以很率真的交流,同时也不乏幽默的元素。

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如果一个人真要做一个有想法的人,必须要懂得许多历史,把握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同时勤于思考,让一些似乎懂得实际不懂的东西变得清晰。

内容主要有:为什么要引进股份制?是因为它很好吗?实际这一切都来源于人们的分赃不均和特殊时期的教会统治。如果真要发展良好的股票市场,就必须建立在良好的普通法系基础之上。MBO救不了中国股市,我们不能让一个打扫卫生的保姆把家给占了,应该实行在产权制度不变下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把最好的公司卖给广大中小股民。政府不应该过早退出市场,否则大学毕业的女生只能去外国当女佣了。同时成功的市场都是建立在高度强权的大政府基础上:如拿破仑、俾斯麦、明治天皇和罗斯福等等。

朗咸平教授讲座的闪光言论集锦

divebomber(大知闲闲)

关键词:民本思想、藏富于民、中国的未来

1.西欧当时的职业经理人有着对上帝的操守和良心

2.好的股票市场存在于实行普通法的国家,这类国家以根源于民间的社会公序良俗形成的社会公平标准作为法律判断依据。

3.历史不断重复着过往的阶段,只是我们不学习而已。

4.我们必须防止官商勾结,席卷全国财富。为了达到这一点,必须推进法治化。

5.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都是富于纪律的民族,有纪律的国民乃是强国之本。

6.依靠强有力的政府建立国家法治环境。

7.转让给私人的国退民进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因为不是藏富于民。

8.行政命令必须退出国企。

9.我们中国人只讲了激励机制,却很少讲信托责任。这一点是有问题的

10.国企改革必须严刑峻法,否则无法成功。

11.中国也可以建立一套同中国民族性相适应的法律制度。

13任何改革都应该以民为本,藏富于民。

14.有良心、有法治,这是股份制的两个基础条件。

15.完全不赞成MBO这种方式,反对利益集团来进行股份制改革操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1 19:59:3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12-10 23:55:00
呵呵,nie兄也学会吊胃口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11 13:31:00

期待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1 19:57:0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11 20:11:00

补充的内容:

1、股份制公司的由来:10世纪欧洲的教会,他们财产(土地)太多,无暇经营,让一批“职业经理人”管理;后来连地租也懒得收了,就改成货币,交换“赎罪券”,并且在街道设立各种分部受理,即后来的连锁店。

2、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不满,直接源于当时教皇的极度腐化,情节就不描述了,当时加尔文在砸碎教皇的权杖之后,说了两句经典的话:“我要让你永受地狱之火的煎熬”;“救赎的价格弹性为零”(怀疑后一句是朗咸平自己创造的,加尔文不太可能懂价格弹性^_^)。

3、几句言论:1)不要迷信权威,要敢于挑战权威;2)我们只学到了西方制度的皮毛,而没有学到背后的精神;3)新自由主义一样会给中国带来灾难,因为错把西方成功的结果当作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11 22:13:00
郎咸平从历史的角度解析股份公司的由来,幽默睿智,发人深思。他强调普通法的市民精神而不是我国的“精英文化”(不如说是官僚文化,中国的知识分子读书是为了做官而不是追求独立之人格)。这使我想起斯密的另一本书《道德情操论》所阐发的另一种精神。日本学者大河内一男就此写过一本书《过渡时期的经济思想--亚当·斯密与弗·李斯特》,详细地评析了斯密所崇尚的市民社会和市民精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11 22:56:00
对,那个案例很有意思,呵呵。很多次,我现在也跟着周业安强调,学习和研究现代经济学,必须理解普通法精神。不论朗咸平具体观点如何,我以为强调历史和强调法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学习的。我们没上上山下乡的经历,没有经历过文革,甚至对于市场经济的转型也感觉朦胧,对于世界市场经济的历史和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样陌生,除去我们偶尔会解几道经济学题目,我们还懂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