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2017-6-7 19:35:41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7-6-7 09:17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充实推荐|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89小时。挑战90天,第四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7 20:03:12
昨日阅读3小时,累计阅读16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7 20:13:31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47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7 20:19:17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51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7 20:29:04
日读0.5小时  累计54.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7 20:36:28
昨日阅读1小时 总计23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7 20:40:10
昨日阅读时间1小时,总阅读时间50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7 21:12:25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7-6-7 09:17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充实推荐|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39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7 21:12:27
【投入】计4h,总投入400h
【资源】读《经济学人》的社论一篇+读“The Economist Style Guide(11th ed.)”引言部分(讲英文写作的一本书,开篇引用乔治·奥威尔的写作溜条原则)+读完乔治·奥威尔1946年写的《政治与英语》(双语版,六条原则便出自此文)
【感受】很晃荡的投入;会再训练集中精力,感受下效果会否不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7 21:14:15
4.昨日你阅读的时间量
昨日阅读时间1小时
5.你参与活动至今的总时间量
总阅读时间289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7 21:15:56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477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7 21:18:05
2小时,共计6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7 21:22:44
昨日阅读时间1小时,总阅读时间8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7 21:30:41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7-6-7 09:17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充实推荐|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39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7 21:36:21
【38】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52小时。

思考,快与慢
丹尼尔·卡尼曼


◆ 第15章 琳达问题的社会效应

这也是“少即是多”谬误的普遍存在的现象。
>> 如果你去法庭就会看到律师们往往采用两种批评风格:要想推翻某个案件,他们往往会去质疑支持此案的最有力证据,他们会找准证词中最薄弱的地方,让目击证人变得不值得相信。关注弱点在政治辩论中也很常见。我认为在科学争论中这是不恰当的,但我越来越相信一个事实,那就是社会科学中的辩论规则无法阻止政治辩论的风格,尤其在紧要关头的重大问题的讨论上——人类判断中普遍存在的偏见就是个重大问题。

人类中普遍存在的偏见,加上“要么忽视要么夸大”,结果一些实验结果要么被关注弱点而抨击,要么就是被夸大造成大众颠覆、恐慌。所以一些新理论从提出到被广泛接受其实都在不停地挑战人类的偏见。
>> 我问他为什么和其他人只关注合取谬误,而不关注其他可支持我们立场的更强有力的发现。他笑着说:“这个问题更有意思啊。”他说琳达问题引来了众多关注,我们没有理由抱怨什么。

>> 示例——少即是多
“他们构建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情节,还坚持说这个情节出现的可能性很大。这不是真的,这只是个貌似合理的故事而已。”
“对于贵重的产品他们还附赠一个便宜的小礼物,这样的话,整套产品就不那么吸引人了。少即是多就是这个意思。”
“很多情况下,直接的比较使得人们更谨慎也更有逻辑性。不过,也不常是这样。有时即使正确的答案就在眼前,直觉也会打败逻辑。”


◆ 第16章 因果关系比统计学信息更具说服力

这种思维定式,跟上章节提到的“人们对于详细描述的事情的概率判断更高”有关。
统计学信息是直白枯燥的事实,人们要么忽略要么降低其概率判断,而因果关系是描述,有画面感的东西总能让人印象深刻,于是人们更偏向于提高其概率判断,其实也就是信息提取的轻松程度。大脑本身对因果关系过于敏感,加上信息提取更容易,形成偏见几乎无法避免。
>> 这个出租车的实例阐明了两种基础比率。“统计学基础比率”(statistical base rates)是指某一事件所属类别的事实总量,与单独事件无关;而“因果关系基础比率”(causal base rates)则会改变你对单独事件的看法。对两种基础比率,人们往往会区别对待:
·统计学基础比率普遍受到轻视,当人们手头有与该事件相关的具体信息时,有时还会完全忽略这一比率。
·因果关系基础比率被视为个别事件的信息,人们很容易将这一比率与其他具体事件的信息结合起来考虑问题。
与因果关系相关的那个出租车问题存在一种思维定式:绿色出租车的司机是危险的。思维定式是指人们会(至少暂时会)将自己对某个团体的看法延伸到这个团体中每一个成员的身上(团体存在某些问题,其中的成员无一例外也都会有这些问题)。

这种思维定式基于过往经验的积累,在当前情境下信息不足时,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合理化地形成判断,是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但过度使用思维定势,就会形成“刻板印象”,容易形成偏见或者歧视。
>> 思维定式在我们的文化中是个贬义词,但我把它当成一个中性词来用。系统1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它代表了范畴规范和原型范例。这样的规范和范例决定了我们怎样看待马、冰箱及纽约市的警察,因为我们会在记忆里存储与所有这些范畴的事物或人相关的一个或多个“规范的”典型形象。当这些范畴具有社会性时,这些典型形象就被称为思维定式。有些思维定式的错误是致命的,负面的思维定式可能会产生可怕的后果,但这样的心理学事实无法避免:不管是对是错,思维定式都是我们对不同范畴事物的看法。

选择“一份调查报告”还是“一个动听的故事”?显然社会是没办法完全以“故事”来规范民众行为,尽管人们更喜欢用“故事”来决定喜好善恶。就像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
>> 你可能发现了其中的讽刺之处。在出租车问题的情境中,忽略基础比率信息是一个认知错误,是贝叶斯定理的失败;依赖因果关系基础比率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答案,形成对绿色出租车司机的思维定式便会提高判断的准确度。然而,在其他情境中,例如涉及雇佣问题或整体概述时,社会规则与思维定式会发生强烈冲突,在法律当中同样有所体现。事实就是如此,无须大惊小怪。在敏感的社会情境中,我们不想根据某个团体的相关统计数据对个人做出可能是错误的结论。我们认为应该将基础比率视为与整体相关的统计学事实,而不是与个人相关的假设性事实。换句话说,我们反对利用因果关系基础比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7 22:17:11

昨天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5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7 22:32:47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6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7 23:15:12
昨日阅读6小时,累计阅读40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7 23:19:13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7-6-7 09:17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充实推荐|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87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7 23:20:44
昨日阅读4小时,累计阅读117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7 23:26:32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7-6-7 09:17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充实推荐|
【充实计划】今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9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7 23:30:01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6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7 23:36:53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55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7 23:53:15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7-6-7 09:17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充实推荐|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7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8 07:36:54
2017年6月8日报道贴,第183天,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83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8 08:26:12
签到,阅读2小时,共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8 09:34:21
昨天阅读一小时,累计阅读时间13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8 09:37:49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3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8 14:11:28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7-6-7 09:17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充实推荐|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8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8 14:51:26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7-6-7 09:17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充实推荐|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