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09-10-2 13:01:26
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变化,量变到质变。科技生态需要自我净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3:04:25
从数量上看一点也不怀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3:06:32
难道论文的数量就代表科研能力? 有能力思考的人都知道这是蒙骗3岁小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3:08:25
一切都欣欣向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3:19:42
估计是比的发的文章数量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3:26:07
论文数...........这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3:30:42
我KAO,这个也能相信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3:33:20
垃圾教育部,垃圾的中国高等教育,看看那些CN期刊,都厚成什么样子了,为了赚钱,什么垃圾都可以发,真悲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3:38:06
科研实力该如何比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3:59:11
greenneerg 发表于 2009-10-2 11:59
1# dongqing2008
yy呢?
看清楚再回复!!!!我是教育部啊!!!!!!!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3:59:53
科研论文应该看《nature》《science》上的,不能看总量 中国的大学又能理在上面发文章的真不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4:01:22
有些人就是不要脸.........真拿他没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4:07:10
我就看看,我不说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4:32:01
还可以说高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4:34:39
希望有点详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4:37:39
真的吗?不相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4:43:28
我真觉得说这种话脸红,科研能力,还排名。。。看看高校里的许多老师都在搞什么鸡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4:54:51
如此浮躁的时代,按科技论文数是第五,如果按其产生的效益可能是倒数第五吧。
评价科研能力的大小,仅仅能以论文数定论吗?关键是效益。
人是的生存和发展是靠实打实的生产效益即利润,而不是靠没有效益的吹牛、投资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5:03:05
好多论文都是抄的。。。。。。。。。。。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5:08:59
希望中国有这样的实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5:12:44
确实有待于进一步地提高,中国学者是利用理论,而不是在创新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5:18:26
“按科技论文数排序”,这句话非常关键,论文数目,教育部真是白痴,中国的论文咋造出来的,你难道不知道?还有脸说,垃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5:26:24
如果我们有六十亿人,我们的科研能力就是世界第一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5:32:28
就这种思想,教育能好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6:36:15
真的吗?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跑去加拿大,澳洲,法国,新加坡·····留学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6:47:43
科研能力强的有几个会留在国内,留在国内的有几个科研水平能保持十年不退化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6:47:59
科研能力强的有几个会留在国内,留在国内的有几个科研水平能保持十年不退化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7:44:02
算算投入了多少钱,被官僚的高校领导浪费了多少,即使所说的是真的,恐怕也是“高投入,低产出”。

      真正做学问、搞研究的在高校(研究所)中基本上难以生存(袁隆平已经是美国的院士,至今还不是中国的院士,老先生不谙运作之道,也可能是不屑)。高校学者一部分在上级部门活动,要么谋官帽、要么谋项目。官帽谋到后就开始以权换钱(甚至色),项目谋到后就就交给杨白劳(自己的学生),最后整一些剽窃加蒙人的东西结题(前段发生在西安交大的事件在高校很普遍)

       普通教师迫于生计拼命代课(不用管上课质量,因为没有考核),少的可怜的课时费和工资勉强让他们养老养小,还得抽时间发文章(而且还得出版面费),如果不发文章,可能就下岗。这就像笼养鸡,几天不下蛋,就可能被宰。而像纳什那样一生只下一个“精品蛋”的学者在中国高校是万万呆不下去的,你可能会说,不错了,比建筑工地的民工强多了,还有很多人没工作呢,那就是抬杠了。
    各位,你有时间和机会看看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哪怕是处级)的孩子,有几个是在国内上大学?国内高校的校级领导的子女有几个在国内上大学?当然,从个人来讲,这是自身资源的最优配置,可是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8:00:09
Unbelievabl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8:31:56
官员就是热衷于这种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