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53 1
2005-11-27

无奈的中国科研制度 跟老外聊到研究风气方面的差异,说到中国的科研人员面临着需要多写paper,多发高if杂志的paper的巨大压力时,他们常会开始觉得迷惑,然后大笑说:stupid Chinese!一般人可能都知道,在国外当教授凭借的常常是很有限的几篇有影响的文章,文章总数少得可怜,发表的杂志也不必是nature、science等等。而有限的文章常常奠定了他们作为一个教授的地位。一些优秀的华人科学家在国外做的有生有色,有名气了,文章也是少的可怜,不过都是精华。被招聘回到国内做教授后,他们在新的环境里也不得不低头,入乡随俗嘛,发文章的数量明显大幅度提升,可是照他们自己心里知道,都是灌水的多。在中国目前这样的科研环境里头,如果不经常地写一些低水平的文章,是无法存活的,不仅基金拿不到,职位也是难保。人活着,首先是吃饭,不得已也的糊弄文章。国内的很多杂志提供了一个这样的空间,里头的文章几乎没人看,偶尔看一眼,发现差不多都是垃圾文章。国家级的杂志上的文章有的真是惨不忍睹。有的杂志的编辑要求投稿时候引自己杂志的文章,只要沾边就可以引,以提高IF因子,制造虚假的学术繁荣。中国科研的评议也确实有他的道理吧,没有发表文章的压力,中国的科技人员相当部分会混日子。是不是中国人的素质不够高,还是制度不够好呢?该反省了。

---------------------------------------------- http://fsxy.hutc.zj.cn/jjxq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1-28 17:33:00

中国人太多了,生产力又不是很发达,目前建立的这种评估机制虽然还不是很完善,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大家要看到前进的方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