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683 4
2004-12-11
一个学生对朗教授的印象:

郎教授今晚的讲座我听了!感觉比听水平比较次的老师讲一个学期的课收获还大。

朗教授介绍了对股份公司起源的一些研究结果;说明股份公司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公司组织形式,其产生之初实出无奈;另外朗教授又比较了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的一些区别,并认为大陆的国人没有信托责任,而英国,美国的国民血液里就有信托责任的因子。

由此,朗教授得出,在中国,如果没有严刑峻法的约束,就不会有信托责任,进而也不能形成一个健康的股市。在股市还未健康成长起来之前,引进QFII是没有用的,国外的财团照样在一个监管不严的市场上侵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同时,社保资金入市也是非常危险的,由于中国股市不能给出7.5%以上的年投资回报率,因此保险公司通过7.5%的回报率设计的保单拉来的钱投入这样一个不健康的股市,很可能断送社保基金的明天。

朗教授最后对顾对其的指控以及公众对其处境的担心做了回应,援引林觉民的英雄事迹来结束了整个演讲。

总体感觉,郎教授是一个学术造诣深厚,极负学者责任感,关心中国股市,关注中小投资者的学者。敬仰之余,收获多多。我真的希望我们大陆的学术体制能够早日得到改善,能够滋生出像朗教授这样负责,有正义感,袒陈时弊的学者,老师!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12-11 20:15:00
个人觉得朗咸平的很多观点还是很有启发的,比如重视历史等,但是一些具体史实可能带有调侃的味道吧,起码法官系统无论如何不是来自教会的打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11 21:40:00

没有法律系统的健全,全流通也拯救不了中国股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12 20:41:00

留心朗咸平现象

依照朗咸平的意见,国企产权改革造成了大量的、

令人不能容忍的的国有资产流失,所以,国企产权改革

应该停止,而且必须立即停下来。我们承认国企产权改

革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但更重要的是,不进行国企产

权改革,事实上已经造成更多的国有资产流失。这是其

一。其二,国企运行效率低下,其根本原因正在于国企

产权事实主体缺位,只有填起这个窟窿,即至少使企业

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落到自然人这个实实在在的基础

之上,才有可能减少委托-代理关系中的环节,才有可

能大幅度节省监督成本,才有可能真正在整体上提高国

企的运行效率。其实这个道理并不复杂。但这种想法曾

遭受权威阶层的反对。一般地说,某些权威人士的反对

与他们自身的利害并没有关系,他们完全是出于某种情

结和信念。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些信念不仅是错的

,而且是对国家和国民有害的。我们通过较长时间的争

取,才使得公共权威接受了国企产权改革的思路。直到

今天,这一思路始终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威胁,这一点是

很清楚的。中国的国企改革,其实原本就不是一个单纯

的企业效率的问题,因为这中间涉及到了太多的非经济

效率的因素,这也是我们都曾经深切感觉到的。实际上

,许多人对这一点并不清楚,或许朗咸平就存在这种缺

陷。朗咸平在一组数据中发现了一个在自己看来不得不

说的“真理”,于是振臂高呼,“国企产权必须停止”

。乍听起来,他似乎很有道理,所以才有那么多的网民

“揭竿而起”。朗咸平一时间真的成了老百姓的代言人

,成了国企产权改革时代的“反潮流”英雄。但是,利

用人们的纯真感情去做坏事,或者事实上起到一种很坏

的作用,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有很多人已经这样做

过了。鉴于历史的经验,今天的人更应该冷静一点,更

应该理性一点,更应该紧紧抓住最重要的东西,而避免

受那种煽情说教的蛊惑,避免一往情深地去支持那种貌

似虔诚,但最终有可能给我们带来灾难的观点。只有这

样,我们才有可能走上一条真正可持续的道路,虽然它

并不平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13 01:05:00
那么,楼上的能否谈谈如何把经济改革与政治利益博弈结合起来呢?在改革中要注意到政治问题,早已为新制度经济学家和钱颖一等转型经济学家所注意,问题是现在没有普适的经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