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7-6-25 13:33: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13:42:49
jhkjre 发表于 2017-6-25 12:50
那你就错得离谱,北大校长是正部级官员去宣布任命,复旦校长是局级官员去宣布任命。这个规矩很严格,不能 ...
差别不大。想起崔健的一首歌:都是“红旗下的蛋”。蛋有大小,但本质上都是dan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14:28:08
不知你说的几条街是有多大?仅凭这几点,跟高校的使命好像没有多大关系?高校在于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如果能从科学研究成果、培养人才贡献及其相关的因素进行评价,可信度或许会更强一些。1、政治地位与高校综合实力不完全成正比,有些985高校还比个别C9高校强,正如,有些特区或省会城市的综合实力不如三级城市一样。2、从中央财政拨款说明经济地位悬殊也过于绝对,不可否认,中央财政拨款仍是主要,但是现在的各高校财政来源趋向多元,除了中央财政,还有地方财政,像上海、浙江对本省市内的财政支持力度还是比较大的,总体上跟清北有差距,但差距应该不会是你说的几条街。例如,2016年,浙大、上交的年度预算就比北大多。3、民间认可度确实有一定差距,但没有像你所说的“悬殊”。4、复交大比例的学生来自沪上,说明你对复交不了解。本人就是复交其中的学生。复交的国际化、跨省区招生远比沪上多得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14:28:54
讨论这个感觉有些浮躁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14:31:28
楼主是要说明高校之间的不平等待遇吗?确实,各大高校之间差距太大了。越是名牌大学,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越多,已经出现了显著的马太效应。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难。权利的滥用已经造就了严重的资源配置不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14:34:27
jhkjre 发表于 2017-6-24 09:57
迹象一,政治地位悬殊。
看看中央任命北清的校长是派什么级别的官员去宣布,任命复交的校长又是派什么级别 ...
复旦名气很大,以前也出大师,只是近年来大量招录上海生源,快成地方与国家共建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14:59:55
fewcloud 发表于 2017-6-25 14:28
不知你说的几条街是有多大?仅凭这几点,跟高校的使命好像没有多大关系?高校在于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如果 ...
甩几条街是量化的。我列举的几个迹象都是量化的,第一个是正部 VS 正局,第二个是50亿左右 VS 30亿左右,第三个是50万 VS 10万,第四个具体学生的比例有待查证,但事实是量化的。政治地位并不虚,代表影响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15:21: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15:24: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15:51: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15:55: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16:47: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17:12:06
xinchuzu 发表于 2017-6-25 15:24
高校总计才多少教师,到底有多少行政人员,多少所谓的后勤人员,哪一个高校敢说实话?
什么叫做高校饿 ...
你说的有道理,但请你看完整,不要断章取义,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17:14:39
xinchuzu 发表于 2017-6-25 15:24
高校总计才多少教师,到底有多少行政人员,多少所谓的后勤人员,哪一个高校敢说实话?
什么叫做高校饿 ...
另外,什么中本来就不需要的行政、后勤人员?学校除了正常的教学,还有部分工作是行政后勤保障工作,例如,宿管、食堂、图书馆……不知道你是否认为这些都不是行政后勤保障,这些都不需要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19:00:55
这种争论没有任何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20:27:01
总结一句话,这帖子没有任何意义。

有能耐你自己制定科学的量化指标体系,收集各种数据,做出个比较贴出来给大家看一下。
如果做不到,恐怕也只是一叶障目管中窥豹而已吧,如果来这里炫耀自己的存在感,不如踏踏实实的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比复交的学生强(前提是你自个是清北的学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20:27:38
“反正都跟哈佛耶鲁没得比
也别管谁差谁更差了”
-----------------------------------------------------
其实好像他们自己的教授钱理群也说,北大清华不过是学生的水平在撑着,窃以为跟外面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而且仔细想一想好像还是很难弥补的)——看上海幼升小的厮杀中,“高端家长”为小孩规划的道路已经是“民办小学-民办中学-常春藤名校”了,执着于清北交复的恐怕都还是第一代的高知,可能将来清北交复自己的学生为人父母后,想着的多半都是把小孩送出去教育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21:50:02
后排吃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22:10:03
老话重提,清北复交被斯坦福甩了几条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22:47: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23:29:19
大家扪心自问哪里先进生产力和文化多一些?
上海的发展,靠的是上海自己。北京的发展,靠的是全国人民的钱。有什么好光荣的。
用了全国人民的钱,也不过只发展成这样。光靠北京自己能发展的过上海吗?
北大,清华多拿的二十亿靠的是中央ZF,不是靠他们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23:30:38
咖啡大蒜各人所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6 03:34:48
现在北大 清华的经费比复旦,交大多了60%几。钱多这么多,事情当然可以多做。考生看了钱的份上,变了比较愿意去北大 清华。当年大家经费差不多的时候。上海学生不要上北大 清华的。谁要到北京去?这么落后,去了那里,怎么出国啊?
1978年高考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第1次公布高考成绩。那时北大,清华在上海招不到学生。北大,清华也不过就招几十个学生。那年成绩最高的1.2%学生大约共1500个,这1500个学生中,第一志愿是北大,清华的远远低于几十。 北大,清华又不肯招考分低一些的考生,又要只招第1志愿,不然他们认为他们面子没了。后来请上海招生办公室帮忙,如果高分考生要上北大,清华,允许他们把北大,清华改成第一志愿(这个是违反当年的招生政策的)。后来大概还是没人改。以后几年也是这样。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原主任王厥轩在他的回忆文章中说,八十年代末期,北大清华为了招上海的学生,特地暑假的时候请上海基础教育的领导,校长去北京,参观他们大学,好好招待。北大,清华的校长,教授请他们吃饭等等。请他们替北大,清华在上海的学生面前多讲好话,鼓励学生报考北大,清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6 08:49:09
xinchuzu 发表于 2017-6-25 22:47
不了解情况就不要乱说。
行政人员有多少???比教师是都要多!后勤人员有多少?需要这么多吗?听我道 ...
不好意思,你的原先观点是,学校不需要行政后勤人员,你在论述过程上,变成学校不需要太多行政后勤人员。例如,你自己说“后勤是需要人手”这句话。前后观点已经改变根本性的变化。而我的看到现在,其实我们俩在学校需要行政后勤人员这个观点上是一致的,另外,你举例论证的有些学校行政后勤人员太多,确实是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6 10:03: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6 13:13:59
xinchuzu 发表于 2017-6-26 10:03
是你看错了!我从来没有说过学校不需要行政、后勤人员,而是认为人满为患,太多了!人为地设置了很多职 ...
赞同你所说的有些学校富余人员太多的观点。不过你前面讲的确实容易引发歧义:”!只要不贪污、不挥霍、不以权谋私,压缩本来就不需要的行政、后勤人员,不得随意搞什么基建,你看看,哪一个学校缺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6 14:56: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