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带有偏见,但有些的确是值得思考的;是的,不可否认,“中国大学近来连续发生师生‘血拼’事件”,但我认为美国近年来的校园枪杀事件更值得对教育本身的反思,不论是如何争辩,或者是推脱说不是美国本土人,因为在这借口上,就严重存在着不歧视心态,为什么不能认同自己的不完美性呢?
2009年诺贝尔奖只剩下最后一个奖项经济学奖了,在今天得知奥巴马获得和平奖时,一点也不意外,在情理之中是因为知道带有政治色彩的这帮评奖人渣还在,这帮评奖的人渣肯定会沿袭去年的评奖手段,只不过今年相对去年稍有些光鲜,因为授给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但我还是有话要说。
和平,在全球化的今天,已经赋予了新的内涵;不仅仅更不只限于是战争的对立,它更应该是世界和谐的象征。和平可由多方面表现出来,例如,当前最大的“和平”是保持世界经济稳定,促使全球经济从危机中走出来;这正如家庭之间的和谐一样,家庭之间如果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明争暗斗,那对于参与的家庭的是不利的,甚至使家庭走向衰败;当然,如果家庭争斗的目的就是为了掠夺,那就另当别论了。
诺贝尔和平奖,颁给奥巴马,我不认为诺贝尔和平奖具有什么意义,至少在当前形势下是这样,和平的世界首先是和谐的世界,奥巴马鼓励使用贸易保护主义,这一点而言就是制造不和谐世界的因素,仅就这一点而言,还不如授给本•拉登,只是有一点点过激而已;因为贸易壁垒是对他国经济发展的嫉妒,担心经济地位被冲淡而被取代,其实中国或者其他发展中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奥巴马所奉行的这种贸易保护主义与其说是贸易壁垒,还不如说是冷战时期的带有歧视性的经济制裁,不是吗?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4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