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
在企业信用评价问题上,在考虑到了一些定性的因素,比如企业家守法意识,等等,和一些定量指标,如财务比率方面的.但是,现实中,即使以上因素都很好,仍然会有企业违约,不守信用.
为什么会这样?如何度量?
谢谢各位 ,求助求助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行为经济学角度的是信任评价,而不是信用评价,通常信用评价是运用客观指标来度量被评价单位的,其原理是动机、行为和绩效的内在一致性,没有考虑不确定性和有限理性等带来的这种关系的不一致。
行为经济学的评价是主观评价,即从受众的角度来评价对某个单位的信任感。比如通常的主观信任调查就是如此。在这类调查中,首要问题就是直接问:你是否觉得别人可以被信任?
谢谢版主.
我导师当时给我提出这个问题,我当时没有理解透彻.不过感觉他的意思就是,不用以前传统的客观指标,不管定性还是定量指标来评价.因为这些指标只是守信用的保障.
而是想从另外一个角度,为什么出现有钱人不还钱等等情况.我觉得可能是不是就要考虑不确定性,有限理性这种了吧.请问,如果从这种角度来想问题,应该多看看哪些方面的书呢?
微观计量模型确实是研究比较多的,比如KMV, Credit Metric等等.
但是他们利用定量的一些指标来衡量发生信用风险的可能性.
但是不能解释,为什么看起来各方面很好的企业还是会违约,有钱人还是会不守信用这类的问题
盼各位指点
确实,微观计量模型只能根据数据提供不同类人信用级别的判断参考,并非提供一些现象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