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做财务的朋友大吐苦水,认为财务工作非常枯燥,没有什么意思。最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从更高的高度来看待财务这个问题。
一个会计人,在职场的“升迁之路”该如何走?除了工作经验和能力这些“软实力”以外,我们平时所谓的“敲门砖”也好、“面子货”也好,你却不得不承认学历和专业证书对一个会计人,尤其是一个有点儿“野心”的会计人的重要性!
但人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学历证书”和“专业证书”究竟哪一个对我们更重要些呢?有调查显示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这应该是很多会计人梦寐以求的职位了)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是研究生,而博士生更是少的可怜;但其中拥有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的几乎是三三分成。
虽然这不足以说明专业证书就一定比学历证书来得更重要,但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会计这个行业,尤其是会计实务中专业技能的重要性!
今天将从各个年龄段分析会计人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相关岗位、岗位能力等方面的职业发展路线,目的是希望你能更好的规划今后的会计职业生涯,希望能够在你迷茫的时候给你一些指引!
01.如果今天的你是20多岁
学生→→出纳→→会计→→会计主管
20几岁的会计人,需要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蜕变。从学生的青涩到职业人的干练。刚走出校门的会计人,需要重新认识社会、认识职业、认识工作。很多会计都是从出纳做起的,从管理货币资金、票据、有价证券等的进进出出、填制和审核许多原始凭证,及时与银行定期对账等工作做起,这些都是会计的基础工作。
但做好出纳工作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要求出纳员要有全面精通的政策水平,熟练高超的业务技能,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很快,就会做到会计岗位,再过两年就会到会计主管。如果你已经是会计主管了,那么你需要协助财务经理制定业务计划、财务预算、监督计划,登记保管各种明细账、总分类账等工作。
20多岁是整个会计职业发展的基础,应着重放在基础工作的夯实上。全面、扎实的做好从出纳到会计主管的本职工作,认真研究会计行业的特点,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的习惯,培养自己的人脉意识,学会有效的沟通,培养自己的职业人意识,这些基础知识都是对以后进一步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
这个时间段如果想要考一些资格证书,去提升自己的专业度,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位选择。
这个时间段推荐考的证书:
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职称、注册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