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说几句,感觉这个问题没有原贴说的那么简单,现实情况也没有一些理论者预期的那么严重。
这几年,大概每个国家级贫困县可以得到转移支付3000万。但对于贫困县领导不是没有限制,比如不能像其他普通地区领导一样频繁用公费外出,对资金的使用也有限制。如果制定一个几年脱贫的指标或期限,恐怕无人愿意去贫困县当首长,因此这个可能性我认为基本上可以排除。至于以工代赈冒充收入增多,我了解的情况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因为现在考核官员政绩的主要指标是财政收入,而农民通过以工代赈得到的“收入”与此无关。相反,如果一个领导让贫困县脱贫了,升迁基本是必然的,因此有动力去摘掉贫困县的帽子,除非他预期到做不到这点。还有,国家每年在减少贫困县的指标,而且贫困县通常就是本地最贫困的地区。
建议再提出类似与现实结合得很紧密的问题时,应该提供更多的实际材料,否则容易犯纸上谈兵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