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4663 9
2005-11-30

此选题由青雪叮当提供,已经兑现200元论坛货币。原贴如下:

就扶贫的问题而言,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很多贫困地区的父母官,其主要职责之一就是:保住贫困的帽子。我甚至听到过这样的年终总结:今年,我们继续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将继续获得国家的财政、以工代赈等扶贫资金。之所以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言而众知的了。每年国家用于扶贫的资金的数额巨大,对于贫困地区或保住贫困帽子的地区而言,是不容忽视的财政收入。所以,很多地区不愿意将此帽子摘掉。而保住的方式,自然是适度的扶贫或脱贫,因为彻底不管显然是不可能的,毕竟扶贫资金多属专项,而一点成绩没有,官帽都未必能变大了。但,也不能全力以赴的脱贫。所以,在这种扶贫资金套取的博弈中,地方的脱贫力度始终会低于中央。那么,是否可能存在制度构建,来确保扶贫资金的使用,确保贫困地方不作出保护贫困帽子的行为呢。

可以将青雪叮当的问题总结如下:怎样的制度安排才能避免贫困县具有“逆向选择”的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1-30 22:45:00

由于地方关于的努力程度不可直接观测,并且能否摘掉“贫困”的帽子,除官员努力程度的影响外,还取决于很多不可测因素,甚至机会。地方关于有激励去“保住”贫困的帽子,是因为在该地方,部门、地方利益有激励去获得在“贫困”帽子下获得的政策优惠、设置直接的转移支付。

地方政府官员作为一个经济人,其行为受到地方利益的影响和个人利益的双重作用。国家的政策、资金补贴给贫困地区形成了依赖心理。

也许通过“给定期限”的优惠政策和资金,如果地方能够在规定期间内摆脱贫困,政府将对财政收支体系内做出适当安排,以激励地方。如果地方没能够在规定时期内完成脱贫任务,视程度给与地方官员免职、降职的处分。或者说,应当设计一种制度,能够使得地方在“保持贫困”与“努力脱贫”两个策略上倾向于后者,也许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激励机制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1 16:27:00

  这也可以说是人们对社会整体认知、评判标准变化的一种体现。我举个例子,也许不恰当,但能说明一些道理。为什么现在一些有社会不良行为记录的人敢在公开场合公开宣扬这些记录,因为他这样做可以有效吓阻一些人,从而使他的利益最大化。

  国家扶持贫困县,是党和政府对边远老区人民的关怀,目的是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贫困县不愿意摘帽,关键在考核的标准,验收的标准缺少刚性,以及与政绩考核标准是否挂钩,如果这些都能有效落实,就会使国家有限的财力发挥较好的效果,否则是越扶越贫。

  中国有句古话:救急不救贫,我想改为救贫不救懒更好些,一句话,扶贫先扶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1 20:46:00
2楼“给定期限”的制度构思需要解决一个问题:设定什么指标体系以衡量贫困地区政府在给定期限中“努力脱贫”了。假设指标体系是GDP。地区政府恰恰可以选择“消极扶贫”,即将扶贫资金用于地区经济增长而非扶贫。依靠经济增长消除贫困的制度安排,早期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在的贫困地区和人口多处边缘化状态,其本身缺乏从此种政策中获取发展和利益的能力。结果可能是地区的经济发展了,贫富差距再度拉大。假设指标体系是“脱贫率”。如何解决可能引发的短期行为呢。官员是否会在预期升迁时,采取措施,提高脱贫率,其升迁后贫困人口再度“返贫”。比如借助“以工代赈”,工程完成前,贫困人口通过提供劳务获得收入,从收入上表现为脱贫,工程结束,贫困人口还是贫困人口。事实上,很多地区存在此问题,去年脱贫率为10%,来年返贫率甚至超过10%。假设是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公共行为,其资金的使用效率很难单纯用经济效率来衡量,而可用经济效率衡量的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同时,如果指标过于刚性,是否会引发官员采取谎报N期的贫困率,以确保N+1期的指标实现。如果指标不具备刚性,结果不言而众知。感觉2楼在做困难中的求解,我则在证明求解中的困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2 10:25:00
4楼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就是如果注重效率,那么官员可能搞政绩工程;注重公平,官员可能没有效率。经济学会轻松地说,那么请在两者之间权衡吧。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2 20:26:00
我说的是公平和效率的问题吗。或者说仅是公平和效率的问题吗。帖子和问题都可以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