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全文内容链接
“包容审慎”方能确保分享经济行稳致远
http://pl.ifeng.com/opinion/zhengnengliang/265/1.shtml
2.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内容段落摘录
李克强总理在谈到分享经济时,提到了对分享经济要实行“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
其实,李总理这番话的深刻含义是,我们对新技术、新业态的出现要更宽容一些,才能让新的经济形态和新的技术发展起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要确保分享在先,监管在后,让市场先跑一会儿,政府不应过度干预。
历史地看,人类是有许多惰性的,对旧的东西、旧的技术和旧的形式习惯了后,就不愿意接受新事务。因此,创新的东西往往被人忽视,有时差一点就夭折。
比如,美国发明家贝尔曾经想把他的电话发明卖给西部联合电报公司,但却被拒绝了,因为它们认为电报足够了。又比如,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总裁曾经认为,世界最多需要5台电子计算机,因此根本不需要投太多资。再比如,当乔布斯锲而不舍地在搞“苹果”的触屏式手机试验时,有多少公司在嘲笑他,认为手机就应该是有键盘的。当第一代触屏式手机出台后,许多人还都宁可用诺基亚、黑莓的键盘式手机。
如若人们不多一点包容之心,如若这些发明家们不再多坚持一段时间,这些技术也许从此就被埋没,被遗忘了。事实上,世界上也的确有许多新技术就是在人们的不宽容中被埋没了。我们知道的只是那些幸存者。
对待新的业态,人们也往往会抱保守的态度,认为新的形态未必可行,或总在批评新的形态带来的不便或混乱。想想滴滴叫车刚出来时,人们的讥讽有多激烈!北京的堵车成了“炮轰”滴滴的借口……同样,共享单车出来也遭到不少人冷嘲热讽。
3.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信息的自我思考点评感想
为什么要实行“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新技术、新业态的出现让人们难以预料未来,从而对其产生排斥。对监管者而言,则需要重新学习和思考。由此可见,“审慎”是因新技术、新业态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需要支持;”包容“是因新技术、新业态对原有社会秩序会造成冲击,需要宽容。
4.昨日你阅读的时间量(小时计算,如0.5小时)
2小时
5.你参与活动至今的总时间量(小时计算,如20小时)
55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