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外情况对比、基础条件和优势3个方面分析了农技推
广部门建设网络配肥站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并对其运作模式进行了假设
和分析,为新时期推进施肥体系改革、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有效落实提供
理论依据,也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网络配肥站;必然性;基础条件;优势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指根据测土的结果、土壤的特性、作物需肥
的规律、肥料的效应,由专家提出科学肥料配方,农民照此合理施用的
一种技术。通过分析土壤养分,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可有效促进
耕地质量建设,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肥料利用率。建设网络配
肥站是优化和创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创测土配方施肥新局面的最佳
手段之一,这种新局面可以概括为“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导,以农技部
门土肥化验室为依托,以网络配肥站为平台,以配方肥为载体”,采取
“统一标识、统一服务模式、统一服务承诺、统一供货渠道、统一零
售价格”的运作模式,真正做到测土到田、配肥到厂、供肥到家、指导
到户。
实践证明,肥料企业与农技推广部门的有效结合是普及测土配方施
肥技术的必经之路,只有加大科技创新、完善服务网络,才可以架起技
术推广、肥料销售、农民使用三者之间的桥梁,现从3个方面分析网络
配肥站建设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从而加快现代施肥体系建设的改革步
伐。
1国内外情况对比分析
在美国,几乎每个州立大学都设有土壤分析实验室,其目的就是为
农民施肥提供依据。从州推广中心到地区和县的推广站,建立了完整的
土壤肥料服务系统,这使得最新的研究成果能及时传达到农场主手中。
除此之外,美国平均每50 km设置1个配肥站,并配有1套BB肥生产设
备,每套设备可辐射带动周边约100个农场,配方施肥技术覆盖面80%以
上。同样,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也迅速发展了这门技术,并建
立了规范化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和周到的农化服务保障,覆盖面均
在60%以上。而这门技术在我国推广进展缓慢,虽有收效,但成本较大,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一是我国农村受小规模农业生产制约,千家万户种
田,增加了推广难度。二是我国农民既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受益者,也是
这一工作的实施主体,但他们文化科技素质较低,缺乏科学施肥理念,严
重制约该技术的普及应用。
2基础条件分析
2.1肥料企业
在我国,肥料企业一般不具备先进的农化分析化验室,一方面由于
化验设备造价较高,中小型企业难以承受和维系;另一方面,企业化验员
数量和水平无法承担大批的化验任务,因此大部分配方肥定点企业有名
无实。
2.2农技推广部门
一般来讲,县(区)级以上推广部门都具备完善的、先进的仪器设备
和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满足各地区类型土壤的化验任务,并能提出较为
合理的施肥方案,向农民发放施肥卡,但农民更愿意接受“傻瓜”肥料,
即一看就明白、一拿就能用的配方肥。在目前农技推广系统中,建立较
完善的实体配肥站尚存在较大的难度,具体表现为:一是场地和资金的
限制,我国农技推广部门一般属公益性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除了技术
干部的工资、一部分事业经费和项目专用资金外没有额外的资金供给,
土地的使用更趋于紧张,不可能占用较大的地块
设配肥站;另外,单独
的配肥站辐射面积有限,即使建立也无法满足大部门农户的施肥需要。
权娃,看过来 14:54:54
二是肥料企业遍布市郊,品牌和品种多样,公立配肥站的活力和创新性
无法与其竞争。三是市级以上农技推广部门一般具有肥料执法或登记
权,因此其本身作为“裁判员”一旦参与到比赛中当“队员”,很难维
系执法公正。
据悉,在更新肥料新品种、研发新型肥料、生产优质肥料中,企业
占据绝对优势,而在土壤检验方面,推广部门常年得到国家和省财政经
费补贴,既可以更新检验设备、提高化验效率,又可以提高技术人员投
身农业的积极性。构建网络配肥站的想法也正基于此,具体过程就是由
信誉、口碑好的肥料生产企业资助,推广部门构建网络平台,搭建地理
信息系统,建立数字地图,农户可通过电子地图得知距离自己家最近的
肥料生产和经营企业,或有目的地选择品牌企业,随后提出申请,送交自
己家的土样,推广部门随即对土样进行分析,运用网络传输数据,企业端
得到配肥信息,迅速生产配方肥派到指定农户,从而完成交易。
3优势分析
3.1农技部门与农民、企业关系融洽
农技部门一贯无偿向农民提供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践问题,
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深得农民信任。因此,农民更愿意购买农技
部门提供配方的肥料产品。
企业永远是以利益为导向的经济实体,“技物结合,直供到户”的
新型测土施肥推广新模式,既能节省建设化验室、产品宣传等方面的投
资,又能得到农技部门在技术和政策上给与的大力支持,因此他们应该
能够以积极的热情投身到这项惠农政策上来。企业只有尽早参与其中,
培养和锻炼一支农技水平高、思想素质好、作风扎实的农化服务队伍,
才能为农民服好务,得到农民的信赖,为未来的竞争打(下转第41页)
(上接第39页)
下坚实的基础。从另一个层面讲,只有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其购
买力才会增强,才会对肥料的需求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肥料企业才会
获得长足发展。
3.2农技部门全程实施监督管理
农技部门配方,肥料企业照单执行,则可确保农田的产出率。为了
确保肥料质量,农技部门需对配方肥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对已批准登记
的肥料产品进行质量跟踪检查,对检查中发现有坑农、害农的事件予以
曝光。只有加强配方肥质量跟踪,规范市场监管,才能为配方肥市场推
广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