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11 4
2009-10-23

古代社会,虽然文明灿烂,社会形态各方面的成就不低于现代社会,但,古代政权在对国家经济的运作上,显然还缺乏手段,使古代经济处于较为自然的状态之下运行。

进入近代,黄金白银相继被各国强势的政权禁锢,信用货币强迫发行,使政权对经济的掌控实现了飞跃式的进展。在经济低迷时,政权可以人工增加货币投放量,让人们放手去消费,从而刺激生产,使生产商手里也有了钱,最终形成经济运转良性的循环。这似乎是一剂可以起死回生的神方,屡试不爽。但是覆水难收,发出去的货币,一旦再回收,必然形成紧缩。在紧缩情形下,每个经济人的最优选择就是,持币观望,等待掉价,从而造成生产活动停止,百业萧条经济崩溃。

所以说,每一次刺激经济,都将增发大量货币且不能彻底回收。


我们本文将讨论,增加纸币投放量,最终可以增加多少?对经济大运行趋势有什么影响?有没有发行极限的问题。



先请大家思考这个问题,如下:
   经济低迷、消费不振时期,政府通过将大型工程、房产之类,拆了建建了再拆、发放消费券等等之类方法,大批的投放货币,于是人人都有了钱。而社会生产率一直很高,产能过剩,生活基础物品一直处在富余状态,没有短缺。于是人人也都不需要增加太多消费。不断的发行货币,最后会不会就导致,人人都成了百万富翁?

 
    举个例子,在每个人头上增加10万元,他一天也只能吃3顿饭,一个月也只能用1盒牙膏,1块香皂。不喜欢嫖的人还是不会嫖,不喜欢抽的人也不会去吸烟。喜欢嫖的人也有身体极限,喜欢包二奶的人也有精力限制。所以,所增加的消费支出不会是无限增加的,因为基础生活物品是有保障的,而人的胃只有这么大的空间。所增加的消费肯定将集中在奢侈品方面,比如豪宅、高尔夫球场、二奶等。当然,这也要看人的品味,或许所谓“土”的好人有存款了也没兴趣玩。奢侈品肯定会涨,股市也肯定会涨,但是基本不影响日用品生活的大局,那都可以当做日常娱乐项目。所以窃以为,在每个人头上增加10万元,不会造成通胀失控的局面。

        根据以上论断,假使在每个人头上增加100万,500万元呢?


有一点必须考虑,如果人均头上放大量的钱,将造成廉价劳动力的流失,甚至消失,然后将带动生产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从而抵消了投放的货币。失控的通胀将使经济运行失效,损害政权的铸币权。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如果能保证有足够廉价劳动力,也就是说贫富差距的问题,投放货币的空间将大幅提升,剧烈通胀将会不见踪影。


西欧各国是如何解决廉价劳动力问题的?应该是用移民的方法。土耳其移民,亚裔\非洲裔移民,东欧移民。他们愿意从事低端的生产工作,才有白人的富裕生活。当然也与西欧各国掌握工业核心技术有关。中国,不需要移民劳动力,中国有非常丰富的劳动力。美国,也有移民,但主要是用世界铸币权来解决问题。无限的发行美元,最后贬值一贬了之。而日本,则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无法使用海量货币发行来刺激经济,一直紧缩一直低迷。

根据上面的试论,只要满足两个条件,一、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强大的商品生产能力。二、保证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这样的话,不管创造出多少货币,都不会造成严重得通胀之势。


所以,从理论上讲,我们的星球,可以承受无穷大的货币发行。虽然货币并不等于财富,也不可能人人都是可以不做低端劳动的富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0-23 21:03:15
我们再探讨一下生活、生产方式上的"节俭"与"浪费",对经济的影响问题。
在生产率较低的时候,节俭的生活方式无疑对经济环境有利。但当一国生产能力超过了一国的总消费能力时,生活方式的节俭与浪费的益害问题就很模糊了,很难理解了。商品使用者,没等把东西用坏就扔掉了,换了新的(比如家电以旧换新),反而是刺激了经济,挽救了厂商,那些抱死不更新的人,反而阻碍了经济复苏。看起来确实是如此。

    最后探讨一下创造出的货币的分配问题。
    我国目前生产基础用品的能力仅靠在国内消费肯定是绰绰有余的,所以要搞外贸。但是搞外贸图的什么?美元储备已经够多了。原因何在?或许是为了更为合理公平的把货币发行出去吧。美元要强制结汇的,谁劳动,谁获取报酬,拿到增发的人民币。总不能直接印钱发给失业的外贸业工人。这理由听起来离奇,却不得已而为之,君不见,主张印钞刺激经济的鼻祖凯恩斯大师,也没说要把货币直接发给劳动者,而是主张政府雇人在地上挖坑,把钱埋进去,再雇人挖坑,把钱拿出来。倘若不劳动者也能拿到增发的货币,那么劳动者岂不是会要求双倍的工资了,这样将造成混乱最终导致通胀。
    所以说,刺激经济的手段,看似荒渺,效果不一定差。创造货币简单,关键是要把货币既看似公平,又不能人人平均的发下去(平均发下去必将造成通胀等于没发)。举个例子,靠河建大路时,路不从地上走,而选择从水下建一条观光大道,基建支出显然要大10倍以上,坑就能多挖几个,水泥钢筋多用几倍,带景气了水泥钢铁厂,不仅要高薪还能多雇用了技术工人,技术工人有钱了,孩子可以学奥数了,奥数老师有奖金了,可以旅游一次了,旅游公司。。。如此良性循环了。。。
    这种过程,肯定将造成货币的不断增发。但是没关系,只要满足上面谈的两个条件,不会有大型的通胀。虽然信用货币史就是一部贬值史,但是政府依然有能力控制到刚好温和通胀的程度。
  
    以上试论,乃完全建立在假设上,举例偏为极端。但据此描述,其结论实为如此,让我亦震惊不解。如有可以更深理解货币创造问题,并可点评信用货币发展趋势的高人,敬请探讨。   

    站在这个大的角度来看,现代经济就是处在这样一种不断创造巨额货币的过程当中.因为刺激经济需要增发货币.而房产\股市等则作为吸纳资金的蓄水池,敞开怀抱无私的承揽下了海量资金.君不见世界范围内的楼价和股市市盈率,长线一直走高.
   而随着科技发展,劳动生产率也是一高再高,又凭着第三世界劳动力输出(发达国家)及农民工入城(中国),保证了廉价劳动力.这样,基础性商品这一面价格上却没有大的波动,商品丰富且价格总体保持稳定.
   这种模式循环往复下去,在不断积累的货币堆积下,最终,投资品市场(黄金石油有色土地等)将出现难以置信的价格,而基础商品仍能保持稳定.
   这是永动机吗?长久下去,现代经济最终将走向何方?谁又能说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1:47:19
巴索基金掌门 发表于 2009-10-23 21:01 所以,从理论上讲,我们的星球,可以承受无穷大的货币发行。虽然货币并不等于财富,也不可能人人都是可以不做低端劳动的富人。
“货币不等于财富”,这要看你基于哪个角度去谈。

无论基于哪个角度,货币可以影响财富的分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3:41:29
我们本文将讨论,增加纸币投放量,最终可以增加多少?对经济大运行趋势有什么影响?有没有发行极限的问题。
==========================
a,增长极限是存在的,至少增长率会趋缓。
b,然后经济出现长期的缓慢衰退。
c,历经长期衰退以后,又因人口(老龄化)或其他问题(如金融问题、战争)透发大萧条。
d,然后复苏,新币替换旧币。
周而复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3:48:26
只要满足两个条件,一、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强大的商品生产能力。二、保证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这样的话,不管创造出多少货币,都不会造成严重得通胀之势。
==============================================
技术进步作用有限,正如美国的情况,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大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出现下降。
充足廉价劳动力也随社会富裕而消失,正如发达国家现在的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