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0-5-18 08:43:11
我的意见是好好学习德语,然后看原版,在转译的过程中有很多让人不解的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8 20:19:14
看了一些回帖,和对《资本论》原文的引用,我明白了使你们困惑的不是你们理解的问题,是版本的问题,或是翻译的问题。我现在将我手头的50版本摘抄出来,你们再一看就会一目了然了:

    为了不要侵及以后的问题,在这里,再举一个与商品形态自身有关的例子也就够了。如果商品能够说话,它将会说,我们的使用价值使人类关心。但当作物品,我们没有这个东西。当作物品,我们有的是我们的价值。我们当作商品物进行的交易,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只是当作交换价值互相发生关系。让我们听一听经济学家是怎样从商品精神出发来说话罢:“价值(交换价值)是物的属性,富(使用价值)是人的属性。在这意义上,价值必然包含交换,富则不然。”(34)“富〈使用价值〉是人的属性,价值是商品的属性。一个人或一个社会是富有的;一个珍珠或一个金刚石是有价值的,一个珍珠当作一个珍珠,一个金刚石当作一个金刚石是有价值的,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化学家曾经在珍珠或金刚石内发现交换价值。自命有批判深刻性,发现了这个化学实体的经济学家,却发现了,物品的使用价值和它们的物质属性无关,它们的价值则为物品自身所有。在这里,为他们作证的,是这件特别的事情:物的使用价值,没有交换,也能为人的利益而实现,那就是,在物和人的直接关系中实现;物品的价值却只有在交换中,在一个社会过程中实现。在这里,我们不禁要想起那个善良的笃格伯勒,他告诉夜巡查希考尔说  “成为一个好看的人,要靠境遇;读书写字么,这种本事可是要靠天生”       50版    P59——60

楼主读读这段看看是否能理解了。


从他的最后一句看,大体的意思是:物品的使用价值是本身就有的,就如同人天生的聪明;而交换价值只能在市场的交换中来体现。就像人长得好看不好看 有了一定的境遇就会被认为好看(即:现在不管长的什么样,只要出名就会被一些人成为:美女)。

我的理解。望争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8 21:10:49
哦,这句话是引用的莎士比亚戏剧《无事烦恼》中的对白。
这是一句反话,按正理应该是一个人长相应该是天生的,会念书才是环境造成的。马克思引用这一句是用来讽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商品的本质说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8 22:25:37
文章本意——经济学家发现,商品使用价值与商品的物质属性无关;商品价值反倒是商品生而俱来的物质属性。

正确地理解应是:商品价值与商品的物质属性无关;商品使用价值则是商品生而俱来的物质属性。

显然,在文章中,经济学家把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商品的价值,这二者之间相互关系,恰恰说颠倒了。

但马克思却没正面纠正,而是说:“一个人长得漂亮是环境造成的,会写字念书才是天生的本领”。用的是“反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8 22:49:55
不必要弄懂这一句话,因为它本身就是扯淡,本身就很“奇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8 23:30:21
激扬先生 发表于 2012-3-18 22:49
不必要弄懂这一句话,因为它本身就是扯淡,本身就很“奇怪”。
支持这个说法。实际无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9 00:25:02
一句话,把商品的属性弄颠倒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9 17:27:17
"这是一种奇怪的状况"并不是马克思不同意这个说法,而是马克思为这种情况而感到好奇,也就是说马克思是同意的。楼主的理解被来就有偏差。这是政治经济学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也就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使用价值是有物品的自然属性决定,在人与物的作用中体现出来,一种物品可以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但是价值只有一个(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价值又是通过其他的物品体现出来,或者说在交换中提现,物不能自己表现出来,也不可能通过人与物的关系表现出来,只能通过交换有其他的物品表现出来。也就是说,物品的价值必须要通过社会来体现,而实用价值则不用。也就和后面的丁西科尔的话相符合,人长得漂亮是天生的,但是写字念书是在社会中学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9 12:09:52
我觉得马克思说的是,对这句话前面提到的经济学家来说觉得奇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9 12:49:46
其实,这怪马克思自己没区分好物的属性和人的属性,因此对物的属性定义为“使用价值”,而价值是人的属性。这样他就首先搞混属性的性质,导致后面的纷争。如果他对物的属性定义为“有用性”或“效用”,人在商品交换中产生的是价值,这样就不会出现用什么话来“修辞”的情况了。

效用是物的内在属性,价值是人的属性,人用价值在给效用“打分”,使商品才具有价值这个外在属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3 17:01:20
这讲的是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5 22:09: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7 10:58:02
马克思这里想表达的,正是商品经济关系中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关系的颠倒表现,即商品的价值属性似乎成为商品的固有属性或自然属性,但这仅仅是一种假象,因为它掩盖了价值的社会属性,掩盖了由价值关系所包含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