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基金与课题申请
9098 29
2009-10-25
1.立项数目大幅度增加是2008年的2.6倍(去年1289项),2009年达到历史最高点3300项(加上西部项目),预计单项的资助力度肯定会下降;
2.今年评审主要看专家返回意见,因为专家看不到你的任何信息。所以看到有相当多的课题负责人没有任何前期成果,或者前期成果和所申报课题根本不相关,同样能够获得资助,这在省部级以上课题的评审过程中是相当罕见的。所以今年报的课题有些相当幸运,一些具有硕士学位的讲师同样获得了资助。说明对于低学历、低职称的申报人同样具有很大的机会。
3.基于立项总数的大幅度提高,所以一些地方院校同样获得了丰收,比如浙江的绍兴文理学院,全院立项数达到了10项,广东商学院获得了13项资助,三峡大学获得了10项资助,等等;更有一些二三流大学获得了30多项资助,这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另外一些地方的职业技术学院申报同样获得了资助。可以预计明年的申报会更加激烈,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希望,有很多申报者后悔今年没有申报,因为感觉往年申报难度很大。
4.管理学资助项目414项,占总资助项目的14%;经济学资助项目538项,占总资助项目的18%,管理和经济立项总数占了1/3,充分说明了管理经济专业在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强势地位;
5一些非主流、边缘研究领域同样获得了资助:比如老子的管理思想研究、管理学研究中的非实证方法等都获得了资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0-25 20:05:41
终于看到一点公平的曙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5 20:11:23
今年为什么立项数大幅度增加?有什么特别原因?
另外,为什么今年评审主要看专家返回意见,并且专家看不到你的任何信息?关于申请人的前期成果已经详细列在申报书上,为什么专家看不到你的任何信息?
如你所说,即是专家只看到了不带前期成果的标书?为什么要这样评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5 20:17:25
楼主厉害,能够获得这些信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5 20:40:37
个人感觉教育部项目有一点向非重点院校倾斜的色彩
此外,据说教育部项目的评审比较特别:一位专家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评审数十个申请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5 22:11:40
感觉这样的评审很奇怪。不看前期研究成果就知道申请人的研究能力,这可能是造成剽窃大量增加的罪魁祸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