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tianyiming 发表于 2017-9-9 18:16 
第一,你的方法已经不是什么按劳分配了。而是修正后的分配。你的方法已经废除了按劳分配。至于发展公有制 ...
请认真考虑一下这几个问题:
1、在马克思那里,什么叫劳动?
所谓允许一部分人不从事现实的劳动,可以去创造新产业是说不通的。这些创造新产业的活动同样是劳动,而且是创造性劳动。
如果我理解不错的话,你所谓
硬是要他们通过劳动获得分配条件,无非是说如果没有按资分配,将不会有风险投资,不能刺激新产业。
首先,我强调按劳分配是为主,而不是一统天下。其次,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中,有没有鼓励创新的新方式?风险投资就那么神奇吗?上千人创新,一人成功,胜者通吃,即使是胜者也很难说这种市场承认的创新就是真正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爱迪生的发明最多,但按资分配他的收益很高吗?电灯等伟大的发明,真的被资本市场很好的推广了吗?
2、什么叫按劳分配?难道就是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吗?从来就没有什么天然教条的按劳分配。翻翻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没有资产公积,哪里有这个独立存在的“按劳分配”?
按启蒙思想和古典政经学的观念,既然一个人赤条条来到社会,他只提供了劳动,那他也就只应该获得这种劳动的产物。比如他开拓了荒地,那么这个荒地上的产出归他所有。荒地被开拓扩大了生产资料,增加了社会财富生产力,那么未来的财富增值中这个开拓者也应该获得一份补偿,因为开拓荒地包含了创造性的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被重新计量。你个人只对社会提供了劳动,那么你从社会的所得也只能依据你的劳动。比如爱迪生发明电灯,他可以作为发明家获得奖励,可以作为工程师和管理者获得相应的劳动收入,但不应该作为资本所有者从别人那里不劳而获。
这才是按劳分配的真意,当存在所谓“规模报酬”和“联合生产力”、“队生产红利”时,是不可能简单的用劳动时间来分配的。这个时候正确的做法就是资产公积,用于扩大再生产,直到自然的逐渐公有化。比如,城市的地产增值,这种巨大的财富是谁创造的?当然是城市中的市民尤其是广大的农民工,他们的劳动和各种经济活动改进了生产要素的配置,实现了新技术的推广,创造了巨大的需求。——这个时候,新加坡把这笔财富公积,用来给劳动者提供公共廉租房,这就是在实践按劳分配。
3、现实中公有制经济没有按劳分配,那不是按劳分配的责任,也不是公有制的责任,而是公有制没搞好的责任。中小企业的发展恰恰是最好的按劳分配,马克思所谓“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说法你没听说过吗?马克思从来不反对资本家获取利润,他反对的是资本家通过资本信用,以买空卖空的方式从劳动者手里偷窃剩余价值。这些中小企业中,小业主家庭自己用自己的生产资料,自己劳动实现企业利润,这不是求之不得的事吗?
即使雇佣一定的工人,你的平均利润率受制于行业竞争和银行利率,这金融化的今天又有什么关系呢?
4、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张的按劳分配,你需要先查查什么叫劳动合作制?或者说你要先搞清楚“资本雇佣劳动”的资本主义企业和“劳动雇佣资本”的“劳动合作制企业”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不要以为理解劳动、按劳分配这些范畴只需要翻翻字典或者马克思的某部原著。事情决没有这么简单、
5、原有的货币规模与经济发展成果不一致,必然导致ZF财政赤字
恕我直言,这句话是胡说八道。
货币规模什么时候和经济发展成果一致过?现在的信用货币背景下,货币规模难道央行不能调控吗?现在是货币规模不断超发,而财政赤字和财政支出不断增长。——这两件事都是结果,互相之间本质上没有因果关系,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公共信用的滥用。而公共信用滥用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本质上不能市场自我平衡(或者说这种平衡太野蛮,社会承受不来),而资产阶级在乘机化公为私,侵占各种联合生产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