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170 0
2009-10-30
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夫子是后来人对他的尊称。这位大名鼎鼎的学问家,古今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人曾经这样讲:“东方产生这孔子,正如西方产生个苏格拉底。” 孔子年轻时一走向社会,便与会计打上了交道,成了会计这一行的老前辈。当时,在鲁国执政的大贵族是季氏,孔子就是在季低的手下当上了一名主管仓库会计的小官吏 ,管不了几个人,得自己动手登记“账目”。每个月拿到的钱粮也很可怜,刚刚够得上养家糊口。 那个时候的会计学十分简单,但孔子却能认真对待这项工作。他每日守候在库房里,数着数码,划着记号,监督着仓库的财物出入。他耐心地区别出入事项,一一在竹简上进行登记,力求把每一笔“账目”都记得清清楚楚,不出。别看这老先生斯斯 文文,手肢缓慢,他这个会计当得还真不错哩。 孔夫子也是一个颇有心计的人,正如他自己讲,他年当十五便立志于学,研究问题总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最后总要追究出一个结果,他对待仓库会计这项工作的态度便是这样。“作会计的关键在那里呢?”日常老先生每每想到这个问题,琢磨久了,他便从中悟出一个道理。一次他语重心长 地对人讲道:“会计当而已矣。”这句话很简单,不过他的意义却很深刻,孔子一说出口,影响便出去了,接下来,他的门徒把这句话记录下来,一代一代往下传,成为我国最早的会 计名言。 孔子的一生,把先王的“礼制”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要人做到,凡不合乎礼帛的东西,你连看也不要去看它;凡不合乎礼制的言论,你连听也不要去听它 ;凡不合乎礼制的话,你无论如何也不要去讲。他认为会计亦在礼帛约束之列,一切收支事项务必以礼制为准绳。当收则收,即不许少收,也不可超过规定的标准多收;当用则用,既 不可因少用而违礼,亦不可违反财制规定的标准滥用无度,一言以蔽之,在孔子的心目中,一切应力求适中、适当,适可而行,适可而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