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l0815 发表于 2017-9-25 13:42 
倒,刚才敲了一堆字,一不小心给弄没了,晕倒啊。
对于层主你的M1是参考货币流通速度的 ...
这些问题我都思考过很久的。用M2也未尝不可,所以外国有个M1乘数也有M2乘数。
因为所有的M2,都是消费信心的基石,M2中的定期,和货币放家中预期1年内不动用并没有什么两样。因此,你用M2来计算货币流速,也可以参考,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大错误。
我考虑问题一般喜欢追本溯源,考虑本源和渊源性的东西。
实物货币时代,基础货币就等于流通货币也等于货币供应量。三个货币指标都同时相等。
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可以认为基础货币=流通货币<货币供应量。
而部分准备金制度结合电子货币体系下,流通货币可以远远大于基础货币,而货币供应量也可以远远大于流通货币。
流通货币会随名义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假如活期和定期存款均零利率甚至定期存款负利率,则流通货币会等于M2,等于货币供应量,这里难道不就可以用M2代替M1了吗?
所以,我们思考这些问题时,可以不拘泥于现有的货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