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7-9-24 10:20:0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24 10:08
通货膨胀率一般用名义GDP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之差衡量。统计公报公布的GDP是名义值,增长率是实际值。名 ...
你们大量用GDP来分析问题,其实我国的GDP早已不适合用来分析经济问题了。

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某人工作了好几年,存了3万块钱,但它的需求是想买一辆车,价格10万元。
这个人明年1年,准备继续存钱,直到可以买下这辆车。
那么明年这1年,这个人的净收入是5万快,用掉1万块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存下4万买车。
那么这1年内,这个人因消费产生的GDP就是1万块,可以肯定他不会有更多的需求和交易了。
现在假如银行贷款3万元给他,那么他就在明年果断买车,因他的消费产生10+1=11万的GDP。

因此,我国的GDP里,有大量的这样的债务GDP存在,有债务产生,就有GDP,没有债务,就不会有GDP。

我们社会已经是一个债务推动型经济体了。是个债务GDP构成体了。

他日债务危机爆发,信用创造消失,GDP萎缩到何等程度,不好凭简单的理论和模型来推演。

因此, 分析经济问题,不可过多依赖GDP来思考和分析。

当前社会提倡去杠杆,信用创造减少,偿还债务,那么债务GDP就会大幅度萎缩。经济减速是必然的。

因此,提去杠杆和保持经济增速,保持GDP增速是互相矛盾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4 11:29:07
ljclx 发表于 2017-9-24 10:20
你们大量用GDP来分析问题,其实我国的GDP早已不适合用来分析经济问题了。

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GDP是当年生产的最终产品总和。
GDP=当年销售最终产品+最终产品存货变化。
就您的例子而言,假设当年生产5万,销售11万,只是存货减少6万。GDP只有5万而非11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4 11:40:3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24 11:29
GDP是当年生产的最终产品总和。
GDP=当年销售最终产品+最终产品存货变化。
就您的例子而言,假设当年生 ...
清自行百度GDP含义的第1条。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和服务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和服务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

注意最后4个字,必须是交易的出售价值。库存是不统计到GDP中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4 14:19:26
ljclx 发表于 2017-9-24 11:40
清自行百度GDP含义的第1条。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和服务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和服务在该时 ...
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出售价值。最终出售价值的意思是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格按出售的价格算。这里有个矛盾,有的最终产品存货还没有销售,销售价格如何计量?答案是按已经销售的价格计量。其实您可以在阅读一下,那里关于国内生产总值是生产的有多处强调。顾名思义,也知道国内生产总值是生产的不是销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4 20:05:1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24 14:19
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出售价值。最终出售价值的意思是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格按出售的价格算。这里有个矛盾, ...
我告诉你GDP含义有第1条,你要是严谨一点,就应该去找其中的2345条。
你要是找了,就不会胡乱反驳GDP只统计生产而不是统计交易值了。
其次自己生产,自己消耗的物资是不统计到GDP里的。


剩下的几条也摘录给你吧,你不用去找了,只要阅读理解就可以了。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产量获得的。

第三,国内生产总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那些非生产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计入GDP中,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性生产、赌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

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第五,GDP不是实实在在流通的财富,它只是用标准的货币平均值来表示财富的多少。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完全的转化成流通的财富,这个是不一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4 20:59:20
ljclx 发表于 2017-9-24 20:05
我告诉你GDP含义有第1条,你要是严谨一点,就应该去找其中的2345条。
你要是找了,就不会胡乱反驳GDP只 ...
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这是您引用的: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关于GDP是生产而不是销售,您最好去看看任何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4 21:01:45
ljclx 发表于 2017-9-24 20:05
我告诉你GDP含义有第1条,你要是严谨一点,就应该去找其中的2345条。
你要是找了,就不会胡乱反驳GDP只 ...
 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这是统计局网站的GDP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4 21:11:0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24 20:59
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这是您引用的: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 ...
由着你吧。“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这句话应该没那么难理解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4 21:19:2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24 21:01
 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
就按你的生产法,不要忽视了,此生产非彼生产。

注意重点。“从理论上说,按支出法、收入法与生产法计算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

注意逻辑,既然生产法按理论上应该等于支出法和收入法。

那么经济交易中,买方的是支出,卖方的是收入。而支出总等于收入,满足零和原则。

所以, 生产法和支出法,一定要以交易为前提。

思维是思考是个好东西,但要懂得运用。

交易交易交易,交易是经济活动的最最核心。没有交易,就没有GDP。因为没有交易,就没有支出和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4 21:38:19
ljclx 发表于 2017-9-24 21:11
由着你吧。“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这句话应该没那么难理解的。
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支出法核算GDP,就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这种方法又称最终产品法、产品流动法。从支出法来看,国内生产总值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
在中国的统计实践中,支出法计算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划分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了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
这些都是百度百科GDP中的摘录。本期生产是关键词。
GDP是市场价值,不交换何来市场价值?这就是GDP定义的自相矛盾之处。后来我理解了,GDP中已交换的最终产品占了很大比例,未交换的最终产品存货按市场价格计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00:53:2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23 21:25
GDP/M2,这不是货币流通速度。以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开始错误结论必然有错误。这个式子的意义可以表示负债 ...
      刚上来一会,看了到你的具体回覆内容,因为我对产销率,工业总产出,产出增加值,增加值率没什么概念,去去查了相关的资料。结果发现你对其中的一些概念性的东西理解错误,导致你结论的结果错的离谱。
首先对于产销售率为1我是认同的。因来在GDP概念统计中,当期生产的可消费商品即使当期没被消化掉成为库存,一样是计入GDP统计的,所以产销率你以1为准,这点没问题。
      但下几个概念你的理解就有些问题了。
T为工业企业终端总产出的当期计价,即总价。因为都是终端商品的产出,是可以大致等于GDP的(我们可以暂时认为T也包括服务性产出的收入)。
       增加值的概念呢,增加值是T在扣除《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而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即中间投入的概念》之后的产出。这个产出是什么呢?即工企业的利润。那么再来看增加值率呢?它是增加值与总产出的比值,即是你所表述的0.32。
         再来看你的公式:T=GDP/Z,T是总产出=GDP  ,Z=【GDP-所有中间投入(总成本)】/GDP=利润/GDP
那么T=GDP/Z=GDP/(利润/GDP)=GDP*GDP/利润 ,即T=GDP*GDP/利润 ,这算个什么东东呢?
         我琢磨着,楼主你应该没搞懂GDP的实际含义、工业总产出,产出增加值 及增加值这几个概念性的东西。
        另外,我琢磨了半天,也没搞懂你的PQ到底是什么概念?是总产出+总成本的概念?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你所谓的3倍的关系其实跟总消耗在内也没有什么关系的。
        另外你错的最离谱的地方就在于:GDP实际上是包含了所有中间环节在内的终端产出,即原材料成本,工人工资 等等已经计入在内了,它是整个生产链从头到尾的所有价值,你的210万亿其实就是个根本不存在的数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01:58:18
ljclx 发表于 2017-9-24 10:00
货币问题的观点和思考,我大部分都认可你的观点。我们的思考是一条思维线路上的。

例如央行基础货币 ...
     看了你的回覆,关于你说的几点疑问我倒是可以解答一二,但不保证对错,你只当是参考消息就行了。
     1、 关于M2增加80万亿,但却没有引起通胀的问题
          1) 资本的天性是逐利的,必须要讲究资本的投资回报收益率。所以多出来的钱基本都去了房市和其他一些获利高的领域(15年的股市不也是这种情况吗?),对于日常消费品领域,暂时不会受到这些钱的冲击的。只有在所有这些高回报领域一一被玩的差不多快挂的时候,这些钱才会逐步影响到日常一般生活品的价格。
           2)关于通胀,我概念里面是在以前比较容易发生的,因为那时候咱们生产效率低的可怜,商品物资太少,所以价格很容易就起来。但现在咱们一般消费性商品是极其丰富,即便是有些短缺,也很快可以从国外购入补充(就像我印象里有段时间猪肉价格飞涨,然后咱们立马引入了老美的猪肉进来,价格立马就压下去了),所以就现阶段想全部商品一起价格都飚起来是不太可能的。
     
      2、关于钱在金融领域空转而不进入实体的问题
            现在做较大型的实体环境是非常恶劣的(除了央企和国企),生产原材料成本的提高,工人工资提高,再加上货币内在性的贬值,及贷款利率成本的高居不下和各种ZF部门费用,较大型的企业(基本都是负债经营,全款自营的很少)想要活下,其对于毛利润 和纯利润要求都是比较高的。所以相当多的企业对于现状是即便有钱也不会去进行扩大再生产,钱既然不用于生产,又不看着它贬值,所以就只能是参于各种金融资产的炒作。不是他们不想去扩大再生产,而是风险性太大,基本是用脚就投了票的。
         暂时就聊到这吧,回头再抽时间聊M2关于货币流通的说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02:05:19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24 10:08
通货膨胀率一般用名义GDP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之差衡量。统计公报公布的GDP是名义值,增长率是实际值。名 ...
国内对于通胀的统计只有两种方法,CPI的统计和GDP平减指的统计。这不是我说了算的,而是确实就是这样来统计的。你想所有商品的价格一起涨起来,在国内暂时是不可能的。所以你以国内通涨率来跟货币有没有超发挂钩是不太现实的。
另外以通胀率挂钩货币有没有超发,这好像不是我提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04:02:02
zsl0815 发表于 2017-9-25 00:53
刚上来一会,看了到你的具体回覆内容,因为我对产销率,工业总产出,产出增加值,增加值率没什么概 ...
增价值=总产出_中间投入,总产出可以视为含税总产值。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折旧
增加值率z=增加值/总产出
GDP是所有增加值之和。
PQ是交易总额,是总产出的销售和非总产出的销售,非总产出的销售例如二手货的销售。您还需要认真看看书再发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04:12:09
zsl0815 发表于 2017-9-25 02:05
国内对于通胀的统计只有两种方法,CPI的统计和GDP平减指的统计。这不是我说了算的,而是确实就是这样来统 ...
用通货膨胀率衡量货币是否超发那是我提出的,我说通货膨胀率应已名义与实际GDP增长率之差计算。CPI只是消费品价格指数。还要用工业品价格指数,固定资产价格指数综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07:43:5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24 21:38
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 ...
前面有条关于统计方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的回复被审核了。一个学术论坛还左审核右审核,真不可思议。

收入和支出,只发生在经济交易活动中的买方和卖方身上,所以,GDP是个市场活动概念是没有错,你认为矛盾是因为你认为生产的产品就应该纳入GDP这个观点是错的。应该是只有发生交易了的产品,形成了买方的支出,卖方的收入才会被统计到GDP中。

其次,我们企业生产的产品和物资,是不需要向统计局上报的,因此,也无法统计一个社会到底生产了多少产品物资,但是所有的销售额,是都要纳税的,增值税,请注意增值二字,我下调微博推演增值二字对GDP统计的作用。因此,只有形成交易了的物资产品,只有发生了支出和收入的情况下,才会被统计到GDP中。
最后,没有交易,就没有GDP,所以GDP是一个市场活动概念,是一个流通概念而不是一个存量概念,在一定期限内,不是什么时候生产就被纳入GDP,而是什么时候被销售出去才被纳入GD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07:49:00
单独为GDP的统计原则和统计方法发文一篇,请访问此地址: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9277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08:31:1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25 04:02
增价值=总产出_中间投入,总产出可以视为含税总产值。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折旧
增 ...
       你还是概念性知识错误。我之所以不把税收考虑在内是因为你如果把税收也代入你的公式计算,那么与GDP的统计是有悖出入的,没办法理的清楚的。
       至于增加值率,增加值=GDP(其实还是不能完全相等,工业企业的统计只针对实物商品的统计,对于服务     性行业统计没只有计入,例如你到理一次发,你以工业企业产出的方法怎么计入统计?),以及GDP是所有增加值这各这几点你和我对你的回覆可能不同的出入?
        最重要是关于最后一点,你还是没弄清楚。当下统计中的货币量的参考,是没有针你所谓对二次(二手)这种统计办法的。我不知道你从哪来得来的货币量的统计或管理是把二次交易计入在内的?如果非要以你的PQ二手交易来计量,那么同一件商品是有不仅二次转手,还会有多次转手的情况,你该怎么以货币计量呢?
         最后,关于GDP的概念我再多一句嘴,GDP不计原材料,不计中间环节,不计税收附加,不计二手及转手,必须是可消费性商品,必须是生产链的终端商品,当期产出但未消费的库存一样计入当期GDP计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10:41:38
zsl0815 发表于 2017-9-25 08:31
你还是概念性知识错误。我之所以不把税收考虑在内是因为你如果把税收也代入你的公式计算,那么与G ...
建议您去看看2015年统计年鉴中《2012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中间使用部分)》,那里有各个行业的总产出、中间投入。
PQ是货物与服务交易总额,包括一手交易二手交易甚至多手交易,只要成交便计入交易总额。交易总额统计指的是用货币计量的,以物易物不计。
与GDP对应的最终产品一般分为两类:消费品、资本品(投资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10:58:09
ljclx 发表于 2017-9-25 07:43
前面有条关于统计方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的回复被审核了。一个学术论坛还左审核右审核,真不可思议。 ...
看来您真是缺乏对GDP的研究,笔者研究GDP十几年了。
根据教科书根据统计局的定义,GDP都是指某时期(一般为一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之市场价值。最终产品中已销售的部分,自然是市场价值;最终产品还没有销售的部分,以市场价值为准。
笔者在研究中还发现,关于GDP教科书中有错误,统计局的有关定义(营业盈余误为营业利润)也有说明不当的问题。笔者有专门研究文章,主题文中中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11:05:3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25 10:58
看来您真是缺乏对GDP的研究,笔者研究GDP十几年了。
根据教科书根据统计局的定义,GDP都是指某时期(一般 ...
请看上一页我的回复。刚审核放出来了。

请问,如何用支出法,或者收入法统计库存产品的GDP?例如螺纹钢,上个月价格4500元,这个月价格变为3500元了。库存资产估值可以大幅变化,1个月的变化都很大,别说一个季度了。
其次,我国大宗资产价格今年上半年来大幅度上涨,那么GDP的大部分按库存产品的估值来算,将会大幅度增长。可事实上如何?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问题,我不知道你研究GDP多年,如何处理社会库存产品估值变化的情况,按月度,季度,年度估值是否需要反复调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11:24:05
ljclx 发表于 2017-9-25 11:05
请看上一页我的回复。刚审核放出来了。

请问,如何用支出法,或者收入法统计库存产品的GDP?例如螺纹钢 ...
我发了两篇以前的研究文章:支出法计算GDP公式推导和说明,生产法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公式推导及说明,欢迎批评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11:30:14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25 11:24
我发了两篇以前的研究文章:支出法计算GDP公式推导和说明,生产法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公式推导及说明,欢迎批 ...
我只重逻辑,细致的专业研究,由你们研究人员去做。

最后提个问题,假如本月生产的产品因为没有销售,但仍被纳入GDP统计中,那么下个月销售后,如何处理GDP统计问题。(因为会反复统计)

你会发现,吧生产出来的产品就纳入GDP统计,会出现很多很多问题。例如统计报送的繁琐和人力物力的浪费,库存产品估值的变化。其次,这些库存产品销售后的实际价值与估值的变化等等等。

因为你还要考虑到,库存1月后卖出,库存1个季度后卖出,库存1年后卖出,你处理起来会很麻烦很麻烦。按逻辑来说,你需要找1年前的该产品库存估值,然后用当月售价减去1年前库存估值,才能统计出近乎客观真实的GDP。
总之,用生产产品包括库存产品来统计GDP,麻烦多多。

人类的进步,就要不断改变不合理的,不科学的制度。我不知道,当初社会这种方式来统计GDP的不合理性,或者GPD统计,根本就不是这样的,而是统计交易价值。也就是GDP是一个交换价值概念,是个当月交易价值的流动概念,而不是当月生产价值的存量概念。

我只重客观逻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11:48:07
ljclx 发表于 2017-9-25 11:30
我只重逻辑,细致的专业研究,由你们研究人员去做。

最后提个问题,假如本月生产的产品因为没有销售 ...
您的问题我早已思考过,没有销售如何计算市场价值,这不扯淡吗?每月计算一次,只能按当月市场价格预计或按合同价格计算,以后价格变更再进行增减。
GDP的计算虽然有三种办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但统计局一般只有支出法计算的资料结果(三种结构)。
笔者担任过企业统计工作人员,原来并不懂增加值GDP概念,报表时要求报生产法及收入法的增加值,根据老师傅的办法计算,生产法与收入法的增加值总是不相等。同一个东西总是两个值一定是计算错误而不是误差。一研究,果然,错误在于将营业盈余误为营业利润。营业盈余是生产概念,营业利润是销售概念。这就是我知道增加值GDP是生产而不是销售概念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11:52:0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25 11:48
您的问题我早已思考过,没有销售如何计算市场价值,这不扯淡吗?每月计算一次,只能按当月市场价格预计或 ...
请注意重点,你怎么知道你现在销售的产品形成了GDP,是否是上月,或者以前历史上的数月前的生产并已经统计过GDP了。

按你的逻辑,所有的销售额中,必须是当月生产的才能形成当月GDP,而销售以往生产的产品,均不能统计GDP,因为以前统计过了,而且还要根据以往产品估值和当前实际消失值进行调整。

你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你会发现,这个统计方法,很愚蠢,很不合理,很不科学的。

做研究,思考分析问题,一定要讲逻辑,以逻辑思考为前提基础。

所以,我只强调逻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12:03:06
ljclx 发表于 2017-9-25 11:52
请注意重点,你怎么知道你现在销售的产品形成了GDP,是否是上月,或者以前历史上的数月前的生产并已经统 ...
企业每个月都要统计生产产值、销售额(销售收入),生产产值对应的是营业盈余等,销售额(销售收入)对应的是营业利润(利润)等。
现在一般的企业还是将营业盈余误为营业利润(这是统计局的规定)。
产值在销售时如果变化,一般将原报产退库重新按新价值入库,麻烦当然麻烦,没有办法,这是财务规定。
GDP是我们引进来的概念,很多人未必理解,有个数而已,谁敢说GDP是准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12:18:4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25 10:41
建议您去看看2015年统计年鉴中《2012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中间使用部分)》,那里有各个行业的总产出、 ...
        我只能是呵呵了,咱们当有哪个统计数据是能反应PQ值的呢?一个自身都不能统计、定量计量的东西怎么能拿来分析或是拿来界定其它数据的确定性呢?好比你说计算的货币以七到八倍这样的高效流通数据?是不是这理呢?
        再说呢,对于一件商品当期内如果重复以高频次重复交易所叠加产生货币数量的名义符号,对于国民经济财富的产出有什么意思呢?
        另外,你也有讲了,PQ与GDP对应的是终端的消费品,资本品(投资品),那么对于服务行业所产生的收入可有计量。如果没有计量的话,那么它又怎么能够拿来参考货币流速或者是货币量相关的概念呢?因为这两者的计量不仅仅是你包含你讲的消费品与投资 品,同时也包含劳务产出的啊。你说是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12:24:0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25 12:03
企业每个月都要统计生产产值、销售额(销售收入),生产产值对应的是营业盈余等,销售额(销售收入)对应 ...
你逻辑设计上都不科学,何谈统计准确?

按你的统计逻辑,那么销售额里就一定要区分当月产品销售额,和往期产品销售额这样区别开来,否则,所有的往期产品销售额,就有可能重复统计到GDP中。而且还要对往期产品销售和估值额进行GDP调整。

你不觉得这很不合理,很不科学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12:53:02
ljclx 发表于 2017-9-25 12:24
你逻辑设计上都不科学,何谈统计准确?

按你的统计逻辑,那么销售额里就一定要区分当月产品销售额, ...
对于GDP指标的值问题,误差一定是很大的,但似乎还没有人拿出可以准确计算的指标。
本人曾经思考过,以实际收入为统计对象——统计国民收入。
税收比较准确,但企业和个人收入统计也很难准确(一是假账二是无账)。
这方面统计局有数据,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只能用这个数据。大致是准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13:42:05
ljclx 发表于 2017-9-24 10:00
货币问题的观点和思考,我大部分都认可你的观点。我们的思考是一条思维线路上的。

例如央行基础货币 ...
        倒,刚才敲了一堆字,一不小心给弄没了,晕倒啊。
        对于层主你的M1是参考货币流通速度的观点,我刚才也琢磨了半天,应该还是应该参考M2。一些观点咱们可以交流一下,应该能彼此获益的。
        我的想法是:GDP的产出不仅是由消费构成的,同时也包含了投资和进出口的成分。由这点来想的话,对于货币层次来讲,只能是由M2来做考量而不能由M1来做考量,必竞M1主要是针对GDP构成中消费的一环的,而M2却没有问题,所以考量货币流速的话,不能以M1来做参考。
         另外当下70多万亿的名义GDP对应于当下160万亿左右的M2货币,之所以差的这么多,一是商业银行派生出来的货币没有进入商品领域扩大再生,而是在金融领域内空转。另外一部分,则是被国企和地方性的僵尸企业拿过去不断地补缺。所以才会造成当下M2与GDP的不匹配。
           另外一点,M2是由现钞,活期和定存这三大块组成的,说白了就是居民或企业可以经过一些手续立马取现的钱。而对于可以立马取现的钱来讲,则必须有实物商品来保障背书的。但是呢,咱们的名义商品与服务的总产出与之是明显不匹配的,这就是我说的货币超发,且单位货币对于商品的交易转手效率过低的想法。
          最终呢,我认为一国的M2必须要小于或等于一国的名义GDP。如果是大于,那就是存在货币流通的无效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