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7-9-23 15:26:00
张二寅 发表于 2017-9-23 13:40
M1既然不能同时流通,而是需要顺序流通,那么它们就不是同时存在的。
银行只有一元钱,活期储蓄有一百元 ...
微观上是这样的。

假如银行只有1元超额准备金或者说1元基础货币,但是银行有100人活期存款各1元。
假如取现去交易,那么某人A早上取现1元去交易,然后卖家需要下午才会存入银行,接着另一人取现1元取交易。然后全天只产生2此交易,GDP为2元。相当于1元的基础货币,产生了2元的流动性。
这里就是你说的顺序流通。
而电子货币时代,人们在取现的同时也必然回存入银行,只要围观上这100人不是同一秒发生1元钱的交易,那么一天内,就这100人都可以同时完成交易,GDP就是100元。同样的1元基础货币,可以产生100元的流动性。

但是,银行内沉淀的超额准备金均会远远超过我们经济社会中任何一笔交易的交易额。电子货币交易的速度十分快几乎感觉不到有任何延迟。

所以, 在宏观上来说,我们完全可以不考虑银行是否有1元钱基础货币或者是否有1元钱超额准备金,我们只看银行有多少活期存款就行。

宏观上来说,所有的银行活期存款,都是流通货币,丝毫不影响这些货币的即时流通与即时交易。

这就是电子货币体系下与传统的实物货币时代的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3 15:45:39
张二寅 发表于 2017-9-23 13:40
M1既然不能同时流通,而是需要顺序流通,那么它们就不是同时存在的。
银行只有一元钱,活期储蓄有一百元 ...
实际上,在微观上1元流通了100次产生了100元GDP,与100元流通1次同样产生了100元GDP。

如果你把1元基础货币反复流通100次,则我们可以认为基础货币就是流通货币为1元,则100元GDP会体现出货币流速为100次。

假如我们把活期存款当成流通货币流通1次,同样产生100元GDP。在微观上来看,我们可以在电子货币体系下反复用很少的基础货币来完成交易。
(例如我国基础货币有30万亿,而只有23万亿的准备金,21万亿法准在央行肯定不参与交易,而超额准备金却只有2万亿左右,可以保证经济市场所有的交易都可以顺利完成,这里我们是只把2万亿超额准备金当成流通货币?还是把包括不参与交易和流通的法准共23万亿的准备金都当成流通货币?这里暂不考虑M0,M0肯定是流通货币)。

因此, 随着货币体系的演变,随着基础货币的电子形式化。

我的个人观点偏向于所有的活期存款是流通货币,而不是坚持传统的观点基础货币才是流通货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3 15:58:03
现在关于流通的货币有多少有以下观点:
1.流通的货币总量是基础货币,这是楼主观点。
2.流通的货币总量是基础货币扣除法定准备金。
3.流通的货币总量是M1,M1还应该包括个人活期存款。
在实物货币及未来数字货币时期,流通的货币总量是基础货币,这是没有疑问的。因为有了存款或存款准备金,使流通的货币总量有了不同的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3 17:50:08
    不同意你的观点,讨论一下:
    个人观点:货币数量论公式的本意用途是把一国的GDP可以有效地与货币数量联系在一起用于分析经济状况的。当下也可以来考量一国的的金融体系运转效率的高低,以及是否货币超发(这里指的是广义货币,非基础货币)的一个参考。就这个方面来讲,这个公式还是相对有意义的。至于用来考量货币的流通速度,也是可行的。
    就货币数量率的公式来论:M*V=P*N  (其中M可以基本用M2来代替),其中P*N可以看做名义GDP(P商品平均名义价格,N商品产出数量)。
    例如国内当下M2基本是大概160万亿不到,名义GDP在70多万亿出头一点。套用上述公式可以看出V是一个小于1的数字。这就表明国内当下金融体系运实际的运转效率极差,它所创造出来的货币(广义货币)对于商品产出效率的作用是极其低下,即货币相对商品的转手次数不到1,这也间接说明了为什么会有大量的货币是在金融圈内空转的

     对于一个正常经济体来讲,货币对于商品的转手次数(也可以看作是交易次数)应该是大于1的,至少应该等于1。如果创造出来的货币对于有效商品的产出交易来一次转手次数都达不到,即部分货币完全无存在的效率,那创造出来这个货币有何意义呢?
      以上这是使用个人对于货币流通速度V的看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3 19:07:54
ljclx 发表于 2017-9-22 16:41
蛮好的图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3 19:27:41
ljclx 发表于 2017-9-23 15:45
实际上,在微观上1元流通了100次产生了100元GDP,与100元流通1次同样产生了100元GDP。

如果你把1元基 ...
这是不能等同的。
挤兑指的是同时提现。
银行只有1元可支配货币,有100元活期存款,以及相应贷款,如100元同时提现,而贷款无法归还,那么银行只能付1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3 20:30:58
xwu622 发表于 2017-9-22 20:51
你的理论在计算机和网络出现之前能成立吗?

在计算机和网络出现之前,货币是这样运转的:
    你概念有问题 。   
    央行对于外汇的流入会新增加基础货币加入流通的,没有以准备金购汇的这种说法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3 20:47:08
张二寅 发表于 2017-9-22 21:20
楼主的结论基本正确,但需要纠正的是流通的不是基础货币,而只是流通中的纸币+超额准备金。
至于所谓的m1, ...
    我个倒,你这个叫啥概念啊?债务不能流通?
    谁告诉你债务不能流通的?商业银行的主要就是靠流通债务来营利的。
     存款确实是商业银行的债务,但贷款却是商业银行资产,一加一减没问题 的。如果债务不能流通,那150万亿的M2是怎么出来的?最简单的,大型商业银行对小商行发行的CDS(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又是怎么一回事啊?不都是债务流通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3 21:09:39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22 22:20
关于基础货币而不是广义货币才是流通的货币,是我思考很久才得出的结论。
当然也注意到您和蔡定创先生的 ...
   晕倒,在楼子里看了几位的观点,我都无语了,这里好歹是经坛啊。
    关于楼主说的《货币的超发讲的是基础货币的超发》,这概念楼主是从哪得来的啊?我不是混经济专业,但也知道这概念实在是错的找不到北了,都什么跟什么啊?
    社会上那么多经济学者所谓的货币超发是讲M2与GDP的匹配问题的,说白点就是M2货币量要能匹配你实际商品的产出。以名义GDP来说事,如果你是70万亿的名义GDP的产出,那么在社会中M2的存量最大就不能超过70万亿这个数字,否则就是货币超发。
    现在央行在的帐面基础货好像只有40万亿左右吧,具体的数字我没查。但如果以这40万亿左右的基础货币对于国内当下70多万的名义GDP(真实GDP只有60多万亿)来讲,央行是没有超发基础货币的。超发的只是被商业银行无理性放贷所创造出来的广义货币。
    再啰嗦一句,对于当下70多万亿的GDP来讲,如果货币流通效率高一点的话,打个比方:如单位货币对于商品的转手次数为2的话,那么70多万亿的GDP,只需要35万的基础货币就足够了。但咱们的现实情况是,70多万亿的GDP,对应的却是150多成亿的M2,货币的流通效率已经是低的非常可怜了,这是货币超发的根源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3 21:17:15
zsl0815 发表于 2017-9-23 20:47
我个倒,你这个叫啥概念啊?债务不能流通?
    谁告诉你债务不能流通的?商业银行的主要就是靠流通 ...
150万亿是基础货币中的超额准备金一次次流通累积而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3 21:20:36
zsl0815 发表于 2017-9-23 21:09
晕倒,在楼子里看了几位的观点,我都无语了,这里好歹是经坛啊。
    关于楼主说的《货币的超发讲的 ...
和所谓的专家一样糊涂。
商行怎么可能发行货币?
它不过是借贷中介,将储蓄借给贷款人,自己赚存贷差,货币实现了周转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3 21:22:39
张二寅 发表于 2017-9-23 21:20
和所谓的专家一样糊涂。
商行怎么可能发行货币?
它不过是借贷中介,将储蓄借给贷款人,自己赚存贷差, ...
商业不发行基础货币,再说它也没那个权力,只有央行才是唯一有资格发行基础货币的。但是商业银行有创造信用货币的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3 21:25:19
zsl0815 发表于 2017-9-23 17:50
不同意你的观点,讨论一下:
    个人观点:货币数量论公式的本意用途是把一国的GDP可以有效地与货币数 ...
GDP/M2,这不是货币流通速度。以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开始错误结论必然有错误。这个式子的意义可以表示负债创造的GDP。其值大说明少负债可多创GDP,这说明直接融资比例大。其值小,说明多负债创GDP少,这说明间接融资比例大。也可能存在存贷款在金融体系内空转问题。这是对的。真正的货币流通速度PQ/B数值为7_8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3 21:34:09
zsl0815 发表于 2017-9-23 21:09
晕倒,在楼子里看了几位的观点,我都无语了,这里好歹是经坛啊。
    关于楼主说的《货币的超发讲的是 ...
您可以到央行网站查基础货币数量,30万亿左右,哪里来的40万亿?货币超发用通货膨胀率衡量,通货膨胀率大于百分之5,可谓货币超发,不是广义货币超发,是基础货币超发。基础货币之外货币理论上都是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3 21:53:59
zsl0815 发表于 2017-9-23 21:22
商业不发行基础货币,再说它也没那个权力,只有央行才是唯一有资格发行基础货币的。但是商业银行有创造信 ...
央行发行的货币就是信用货币,商行也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3 22:29:0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23 21:25
GDP/M2,这不是货币流通速度。以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开始错误结论必然有错误。这个式子的意义可以表示负债 ...
看了你刚才的回复,交流一下总是对双方都有益处的。
如果咱们货币流通效率真有7-8这样高的效率的话,那么对应于当下70多万亿的GDP产出,那么央行其实只需要70/7=10万亿的基础货币就足以满足社会所需了。那么央行现在帐面基础货币是多少呢?我印象里是40万亿左右,具体数字我没查,所以以你的这个说法是不成立。
还有我想问下,你的这个7-8倍的货币流通速度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3 22:53:40
张二寅 发表于 2017-9-23 21:53
央行发行的货币就是信用货币,商行也发?
    央行发行的不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不等于基础货币。
    央行发行的是基础货币,它的发行是有保障背书的。以前主要是参照两条。1.商品物资 (可以看作国内真实GDP的产出,即有效的可消费商品的产出)2、外汇的流入(以当下汇率计算,流入多少外汇,就增加发行相应的基础货币)
     从前两年开始,外汇流入大量减少,所以国内基础货币发行有些捉襟见肘,所以就学美联储的方法,以商业银行的高质量债券为抵押来发行基础货币,以弥补外汇流出导致基础货减少的缺口。这也是我们在新闻经常看到的逆回购,MLF(中其借贷便利),以及PSL(资产抵押借款)什么的。
     而商业银行创造的货币则叫做信用货币(学名也叫做派生货币),它是以央行所发行的基础货币为基准(当然也包括居民的储蓄在内),然后通过社会上的借贷项目,反复借贷所形成的货币。
     以当下银行17.5%的准备金率来算,100块钱的基础货币,商业银行最大可以创造出100*(1/0.175)的信用货币,是基础货币量的5倍多。咱们国内当下150多万亿的货币量就是这么出来的,当然这还仅仅只 银行的表内资 产,还不包括银行的表外资产(例如银行理财等,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即CDS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3 23:13:49
张二寅 发表于 2017-9-23 21:17
150万亿是基础货币中的超额准备金一次次流通累积而成的。
    不是超额准备金形成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分两块,一块叫做法定准备金,存在央行户头做备付挤兑风险;另一块叫做超额准备金,对于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可以存放在央行的户头以做日常的备付清算,也可以做为自己的库存备付现钞以备付居民临时取现(这是主要的存在形式),通常数额不大。必竞过多的现钞存款会造利息的损失。
     现在这150多万亿的M2货币量,是商业银行为获借贷利差的营利收入,以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为基础,然后再以多倍的杠杆通过社会上的借贷项目所创造出来的信用货币。
     至于商业银行放贷的杠杆大小,可以参考央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杠杆大小=1/准备金率(当下的准备金率我没记错的话应该17.5%左右吧,1/0.175差不多就是5倍多的杠杆大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3 23:33:18
zsl0815 发表于 2017-9-23 23:13
不是超额准备金形成的。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都是存放在央行做备付风险资金。
     现在这150多万亿 ...
糊涂。
货币乘数怎么形成的?
直接乘出来的?是靠超额准备金不停地循环周转来的。
存款形成超额准备金,然后才能以此贷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3 23:35:34
zsl0815 发表于 2017-9-23 22:53
央行发行的不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不等于基础货币。
    央行发行的是基础货币,它的发行是有保障背 ...
央行发行货币靠什么保障?
物资?
谁的物资?是央行的吗?
外汇?
外汇又是怎么发的?美国国债。
它不过是一张借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4 00:11:5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23 21:34
您可以到央行网站查基础货币数量,30万亿左右,哪里来的40万亿?货币超发用通货膨胀率衡量,通货膨胀率大 ...
    刚看到你的回覆。
   货币有没有超发通胀率的参考理论上也对。我为什么讲是理论上也对呢?因为那针对国内,你用 CPI来做通胀的依据本身就是个问题。
   估计你从来就没有好好去看过国内CPI组成成分的权重分配。在八大类的一篮子商品中,我就横向比较两个权重的比例你就清楚了。以美国为例吧,我刚好做一些资料。
                   食品类占个人月度收入支出的权重:   国内34%         美国15%(其中家庭内消费8%,家庭外消费6%,酒类1%)
     居住类(指房屋租赁占个人月收入的权重):  国内13%         美国43%(包括维修,家具等)
                 至于交通类,通信类,娱乐类等我就不说了。
                  你觉得以国内的这CPI权重的配比来衡量通胀率能说明问题吗?最简单来看,以二线城市的收入与房屋租赁来看,假如是5000元的收入,那么其开销方面以国内CIP来计的话,吃饭开销是5000*0.34=1700元,租房开销为5000*0.13=650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4 00:13:28
张二寅 发表于 2017-9-23 23:35
央行发行货币靠什么保障?
物资?
谁的物资?是央行的吗?
哦,照你意来讲,央行印钞是没有规矩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4 00:16:21
张二寅 发表于 2017-9-23 23:33
糊涂。
货币乘数怎么形成的?
直接乘出来的?是靠超额准备金不停地循环周转来的。
不跟你聊了,纯粹是浪费时间在,交流毫无益处。你连国内货币系统的的运转是怎么一回事都搞不清楚,我还能跟你交流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4 00:32:49
张二寅 发表于 2017-9-23 23:33
糊涂。
货币乘数怎么形成的?
直接乘出来的?是靠超额准备金不停地循环周转来的。
    你不懂不要紧,没关系,最初大家都是不懂的,我刚开始也是不懂的。  但是呢,你不能把不懂当成自以为是才对啊。
      对于货币的发行,你有空可以去查阅一下最基本的货币需求与供给最为基本的的基础知识。你就知道货币乘数是怎么来,你还别讲,它真和我说的那准备金的倒数是有最为直接的关联的。
      另外,你也别再讲货币乘数是靠超额准备金来循环周转来的这种话了。估计你都没清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是怎么一回事。
       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是央行要求必须要上交以备付挤兑风险的,是存在央行的户头上的,央行有权力能动,商业银行是不准动的。另外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仅仅只是包含在商业银行库存现钞中的一部分,数额度不大,主要是用来备付居民临时取现的钱。如果商业银行只靠这点钱来放贷的,估计都要喝西北风了。
        你说是这个道理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4 00:49:19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23 21:34
您可以到央行网站查基础货币数量,30万亿左右,哪里来的40万亿?货币超发用通货膨胀率衡量,通货膨胀率大 ...
    晕倒啊,估计我回复你的一段话可能触及一些当下敏感胡东西,没审过啊。
     对于你说的关于用通胀来衡量货币有没有超发,这个道理理论是对的。但是呢,你看当下所有国家都在大量放水,有哪个国家是通胀率很高的了?除了委瑞内拉除外。
     另外通胀率在国内也是以CPI来统计衡量的,但是呢,估计你从来没看过国内CPI的权重组成部分。国内八大娄消费商品的的CIP我说两个数字你就清楚了。一个食品权支出重:国内统计占到整个权重的34%。另个一个房屋租赁支出权重:国内统计占整个权重的13%。什么意思呢?按以上统计,以二线城市平均6000元收入来讲,一个人月度食品开销是6000*0.34=2040元,平均房屋租赁开销为6000*0.13=780元。
      你觉得这种CPI的统计可以拿来用通用来说事吗?
       所以呢,咱们交流理论归理论,但还得考量一些实际的东西是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4 00:56:59
zsl0815 发表于 2017-9-24 00:32
你不懂不要紧,没关系,最初大家都是不懂的,我刚开始也是不懂的。  但是呢,你不能把不懂当成自以为 ...
法定准备金当然不能动,但超额准备金自然可以动。
商业银行怎么贷款,不是想当然,它在央行开了户头,和个人在商业银行开户头是一样的。
商业银行只能用库存现金与超额准备金去放贷,它们来自储户的存款,然后储户拿到一张存折。
这张存折的使用需要商业银行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这就是库存现金以及超额准备金。
即库存现金与超额准备金是一个资金池,存款流入,贷款与提现转账流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4 03:42:09
zsl0815 发表于 2017-9-23 22:29
看了你刚才的回复,交流一下总是对双方都有益处的。
如果咱们货币流通效率真有7-8这样高的效率的话,那么 ...
货币流通速度V=PQ/B,B很容易查到。PQ没有直接的统计资料。设PQ=cT ,T为与GDP对应的总产出,c为产销率。T=GDP/z,z为增加值率,可根据统计局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大致在0.32左右。虽然工业产品产销率在百分之98左右,我认为总产销率c应大于1,但可以取1。这样PQ大致是GDP3倍左右。大于210万亿,基础货币大致为30万亿。所以PQ/B=7_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4 10:00:56
zsl0815 发表于 2017-9-23 22:29
看了你刚才的回复,交流一下总是对双方都有益处的。
如果咱们货币流通效率真有7-8这样高的效率的话,那么 ...
货币问题的观点和思考,我大部分都认可你的观点。我们的思考是一条思维线路上的。

例如央行基础货币的发行,一定会有个锚,这个锚要么是储备资产如黄金,外汇储备等,要么就是一种债权,例如对存款行公司债权或者对金融性公司债权。

但是对于货币流速的问题,我有点不同观点。
MV中的V,我认为该使用流通货币值M1较为合适,但我国M1被低估,个人活期存款约20万亿不被统计在内,因此实际上的M1约为70万亿。

那么我国的70万亿GDP,可以约等于我国70万亿的活期存款全部流通了1次。而所有的定期都为1年,1年内不参与流通。

想想一下,活期1年不流通,何不存定期?

但是有个问题我们不能忽略了,GDP只统计生产和消费循环的经济领域的交易价值,不统计金融领域的交易价值。例如股票市场1天2万亿的交易值是不统计的。

那么根据货币流速结合其他的一些观点看。利用MV=PT
实际可以得出,我国的消费萎缩,大量资金不在经济领域流通,在经济领域的货币流速降低,大量的资金去了金融领域投资和投机,例如炒股票,期货,各类投资和投机市场,P2P等直接融资市场等等。

这就是可以解释,经济市场中GDP降速,经济领域内的资金获利能力减少,但M1却反而继续大增这个现象。
本人曾经早在几年前就判断我国未来基础货币萎缩,但M1却反而大增这样的金融货币现象。

假如用M2来思考货币流速的问题,很多金融和经济问题会无法解释清楚。

例如我国过去6年,M2增加了80万亿,增加了前面60年的货币供应规模,而社会物价却没有大幅度上涨。假如用货币流速大幅度降低来解释,那么GDP也没有显著萎缩,所以用这个公式则无法解释很多经济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4 10:08:31
zsl0815 发表于 2017-9-24 00:49
晕倒啊,估计我回复你的一段话可能触及一些当下敏感胡东西,没审过啊。
     对于你说的关于用通胀来 ...
通货膨胀率一般用名义GDP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之差衡量。统计公报公布的GDP是名义值,增长率是实际值。名义增长率可以计算。把CPI当做通货膨胀率是您自己的想法。另通货膨胀率还可以用CPI,PPI,固定资产价格指数进行综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4 10:19:4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24 10:08
通货膨胀率一般用名义GDP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之差衡量。统计公报公布的GDP是名义值,增长率是实际值。名 ...
你们大量用GDP来分析问题,其实我国的GDP早已不适合用来分析经济问题了。

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某人工作了好几年,存了3万块钱,但它的需求是想买一辆车,价格10万元。
这个人明年1年,准备继续存钱,直到可以买下这辆车。
那么明年这1年,这个人的净收入是5万快,用掉1万块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存下4万买车。
那么这1年内,这个人因消费产生的GDP就是1万块,可以肯定他不会有更多的需求和交易了。
现在假如银行贷款3万元给他,那么他就在明年果断买车,因他的消费产生10+1=11万的GDP。

因此,我国的GDP里,有大量的这样的债务GDP存在,有债务产生,就有GDP,没有债务,就不会有GDP。

我们社会已经是一个债务推动型经济体了。是个债务GDP构成体了。

他日债务危机爆发,信用创造消失,GDP萎缩到何等程度,不好凭简单的理论和模型来推演。

因此, 分析经济问题,不可过多依赖GDP来思考和分析。

当前社会提倡去杠杆,信用创造减少,偿还债务,那么债务GDP就会大幅度萎缩。经济减速是必然的。

因此,提去杠杆和保持经济增速,保持GDP增速是互相矛盾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