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11-2 14:10:38
钱老很聪明,再次赞他!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6&from^^uid=9597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4:27:59
万事皆有可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4:29:23
无需同情,只需尊重,钱老是一个科学家,不是一个政治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等人选择留在美国,钱老等人选择二回国,如果钱老留在美国也许他也能得诺贝尔也未可知,但是钱老把他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中国,这才是最重要的,相比于那几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我们也不能苛求什么,他们选择的道路是他们自己的自由!只是觉得难过而已
现在中国那么多出国的,有多少回来的?大多数精英都留在了美国,中国几十年培养的人才都是为他人做嫁衣,每个人都在苛求这个国家应该做什么,可是又有多少人反思自己应当为这个国家做什么呢?
钱老一生又苛求国家做过什么?而他的一生不都是在为国家做贡献么?
现在是一个功利的社会,人们的眼里只有利,这就是现实,而为国家奉献这个词恐怕已经为许多人当做笑谈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4:35:12
楼上说的在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4:39:12
感谢钱学森!不论怎样,他为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现在他走了,愿他在天堂安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4:41:16
不再去讨论逝者当年是为什么回到中国,我想一个理智的、辩证的人会有自己的分析
我们要记住的是他为我们做了什么,正如邓所说的“黑白猫”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4:49:22
同情什么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4:54:46
逝者已矣,我们只需缅怀和哀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5:25:40
爱国教育的典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5:31:31
向一代大师致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5:35:11
向钱老致敬!您是中国人站起来的脊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5:35:47
学习钱老先生的精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5:39:34
一代科学巨人,唉。。。。。。
走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5:44:22
真的有点不明白了
到底是时世造英雄,还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5:49:42
认同苏小和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5:49:45
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5:53:32
钱老对中国的贡献有目共睹,让人敬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5:53:43
祝他一路好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6:03:14
我要向你学习,钱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6:04:01
他在冯·卡门的指导下,选择了几个航空领域革命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正在从螺旋桨时代进入超音速喷气式时代,是典型的速度决定命运的紧要关头。但按当时的航空理论制造出来的飞机,一进入超音速飞行就会被烧毁,而且飞机机翼的设计也达不到超音速飞机要求的精度。经过3年的潜心研究,钱学森完成了《高速气体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等4篇论文,荣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他在论文中提出的“热障”理论和与导师共同命名的“卡门-钱近似”公式,使得当年波音公司推翻了B-47飞机的原设计方案。

卡门和钱学森的发现使他们在这个领域中领先了几十年,直到战后计算机大量应用之前,他们的发明都是超音速飞机制造设计的基本指导理论。20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对中国留苏学生提起“卡门-钱近似”公式还赞不绝口,而且特别强调“钱”是中国人。

当年的美国同事马勃回忆说:“只要你看到冯·卡门和钱学森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讨论、计算,过一段时间,他俩就会有新的创造性的成果出现。”

1955年8月,回国前夕,钱学森带着全家来看望恩师卡门,送上了自己的新作《工程控制论》。卡门翻阅后欣慰地说道:“你现在学术上已经超过我了!”

调来“大炮”创办中科大

1946年,年近36岁的钱学森副教授走上了麻省理工学院的讲台。他的课引起了青年学生的极大兴趣,当年,麻省理工的学生甚至以能听到他的讲课为荣。当年听课的学生回忆道:“他的课程在我就业的前十年,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

发起创办中国科技大学并担任该校近代力学系系主任的近20年,称得上钱学森教育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当年的学生张瑜回忆说:“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钱学森先生在全系大会上宣布聘任教师的名单时那踌躇满志的神情。他高声地说:‘我把科学院的大炮都给你们调来了!’”

这个名单堪称空前绝后: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物理学家严济慈主讲“普通物理”;1957年与钱学森同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数学家吴文俊主讲“高等数学”;刚刚归国的留美博士蒋丽金主讲化学课;钱临照、卞荫贵、林同骥、郭永怀……钱学森不仅邀请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而且亲自为学生们上课。

钱学森的讲课风格是喜欢自己动手编教材,因为他讲的都是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这种风格是1938年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刚登上讲台时就形成的。1944年,他在组织研究生教学时,专门编著了内容丰富的教材《喷气推进》。美国学者富兰克·E·马勃评价说:“《喷气推进》这本巨著,成为以后十几年间不可或缺的参考书,尽管在此期间该领域有重大进展。”

在中国科技大学,钱学森亲自编著了《火箭技术概论》。当年的学生刘济生回忆说:“它(这门课)涵盖了所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钱老将这些领域深奥的理论和技术融化在讲义中,讲课注重深入浅出。”钱学森教学起点高、要求严。米博恩同学说:“有次上课,钱老说如果你5道题做对了4道,按常理,该得80分,但如果你错了一个小数点,我就扣你20分。他常告诉我们,科学上不能有一点失误,小数点错一个,打出去的导弹就可能飞回来打到自己。”钱学森曾在黑板上给学生写下“严谨、严肃、严格、严密”几个大字,这是他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他学术精神的体现。

钱学森出的考题很绝,有一次竟是“从地球上发射一枚火箭,绕过太阳,再返回地球上来,请列出方程求解”。这次考试让钱学森感到这一届学生数理基础还不够扎实,于是特别为他们延长了半年的学习。后来,钱学森关于学科设置的意见直接影响了国防科技大学的系科规划和设置。

提炼中国人自己的科学思维

1952年,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开设了新课“工程控制论”。1954年,他的名作《工程控制论》由美国麦克劳·希尔图书公司出版。维纳的《控制论》出版后一直不被理解,哲学界一些学者甚至认为这是“伪科学”。钱学森的著作发表后得到了广泛的赞赏,吸引了大批数学家、工程技术专家献身于控制论的研究,连原来持批判态度的人也转而肯定控制论是一门“研究信息和控制一般规律的新兴科学”。

钱学森善于思考,并善于融会贯通。

20世纪70年代末,钱学森根据世界科技发展的水平特别是大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出应该把人的精力从记忆、计算等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紧接着又提出,改造客观世界,必须运用人类通过实践认识客观世界所积累的知识,而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个体系。

钱学森意在建立一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其中包括11个大部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地理科学、建筑科学、文艺理论。他说:“这是个活的体系,是在全人类不断认识并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发展变化的体系。”“跨度越大,创新程度也越大。而这里的障碍是人们习惯中的部门分割、分隔、打不通。而大成智慧学却叫我们总揽全局,洞察关系,从而做到大跨度地触类旁通,完成创新。”

钱学森的任何思维和创新都是脚踏实地的,同样他对学科的重新划分和大成智慧学的提出,也都是着眼于解决今天我们面对更为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的研究难题的。钱学森的解决方案就是: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的理论。这个学术思想应该说直接的来源是钱学森搞“两弹一星”时创设的“总体设计部”,当年这种方式确保了我们在技术条件远远不如苏联、美国的情况下,导弹发射的成功率却在苏美之上。

在这里,钱学森针对的是传统的还原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还原论认为事物的整体性质可以由部分的性质来说明,一切都可以用物理学的规则来解释。但当事物经过组织特别是形成复杂巨系统时,这种解释是无能为力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滋用过一种形象的比喻: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扇动翅膀,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德克萨斯州会引起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著名的“蝴蝶效应”。这是一种复杂现象,人类可以把物质分解到6个顶夸克,但依然无法解释生命、社会和一些复杂的现象。钱学森用方法论来区分,凡是还原论能够解决的就是简单现象,不能解决的则是复杂现象。要解决复杂现象,就需要用钱学森的主张: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6:06:07
10# lingongchun 你说的很 有道理,应该向前辈们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6:13:37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6:17:49
一场早到的大雪表达了心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6:18:41
不敢苟同作者的观点,并且在下认为这一观点实属迂腐. 我想如果我们要在两者之间选择最伟大者: 一个可以为民族强盛做出巨大贡献却存在人格污点的人和一个道德人格上完美却对民族无任何贡献的人,答案很明显-------选前者,那是利天下的英雄!选后者,那不过是又一个明朝式的道德君子。利天下与利个人之间谁更完美?  生于此世,需知大义与小节!刚直不屈者固然可敬,然若为维护自己的完美人格而放弃更大的追求,不是迂腐又是什么?
     另外,人的思想总是不断发展的。不可偏听偏信,不从整体上追踪,而只凭一两句话一两件事,就仓促下结论,实在是有结论先于事实之嫌。所以此文实在是有欠公道,恐怕又是某位自封为道德之王的伪君子所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6:25:04
钱老如果当年只搞研究,是个人之幸;搞国防,是民族之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6:35:22
将那两篇材料对照起来看,真的很有意思。谢谢两位的辛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6:45:11
18# le2005


说的好,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6:52:07
le2005 发表于 2009-11-2 03:40
有一些人,可能是无知,可能是无聊,可能习惯于某种AQ式低俗化所有人的思维惯性;任何人做了任何事情在他的眼中都“只有”瑕疵,他看不到太阳,眼中只有黑子——使我很自然联想起前几天所谓给温总理挑错的那个中科院的年轻知识分子,这种几乎只说废话只做无用功的有闲阶层,很可笑也很可怜;实在不明白这个挑战、创新、竞争激烈的时代,还有这样的变异品种!!
对于高寿辞世的钱先生,深切缅怀!钦佩其学问,仰视其成就,并从其为学为事之品行中受教
说得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7:38:53
钱学森啊
钱学森啊
钱学森啊
一路走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17:40:57
在某个环境下,某些人的话语当然是利于某些人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