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看似有理有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钱学森。但是仔细再想,这篇文章的史实是历史真相吗?有何凭证?如果这是作者的编造,居心何在?
我们所熟知的钱学森先生是:
果然,这位美国海军将领确是有眼光的,钱学森返国后,从无到有,带领一批有些连火箭也没有看见过的科技工作者,为中国做出了东风系列导弹,其威力当然在“五个师”之上,而其后中国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弹一星”、核工业以及整个航天科技事业,其价值和重要性就更远非区区几个什么师所能比拟的了。
然而,那位美国海军将领只看见钱学森在火箭导弹科技上的能力,眼光还是短浅和狭窄的,因为他没有、也不可能看到,钱学森更大的威力,在于以行动有力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远大抱负和不甘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精神。当年,在钱学森返国这一事实的感召下,多少中国知识分子、杰出科学家和年轻人,为建设强大的祖国,不惜牺牲个人一切,远赴戈壁滩隐姓埋名以至埋骨黄沙,成功试验“两弹一星”,以及奋战在全国工农业、科技、文化各条战线上,终于将一个贫穷落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初步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了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梦想,这才是真正的钱学森威力,它抵得上五十个师、五百个师……。
钱学森一生爱国,而且是坚定不移的爱国,在研究火箭、导弹的同时还十分喜爱中国传统文化书画诗词艺术,他是一位大科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知识分子,人们会永远怀念他。
是这样的钱学森!
而所谓的: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钱学森,中国的 “两弹一星”不可能如此迅速地登上世界舞台。这显然是他此生最大的科学成就。不过钱学森后来却对他的秘书涂元季说:“其实搞两弹,这种工程项目,这是组织上的任务,并不是我的兴趣所在。我的兴趣是在学术领域,是在思想的创新。” 这句话隐含着钱学森对自己工作的不满。无论政府怎么夸奖钱学森的科学成就,他毕生的工作的确如他所言,仅仅是做了一名工程师的工作,这距离一名卓越的科学家相距太远。他所有的工作,只是让一个处在冷战时代的落后国家拥有了看上去很强大的能力,但对人类的科学进步、文明发展却没有提供必要的贡献。
一个天分极高,起点极高的科学家,由于时代的裹挟,由于意识形态的强制,不仅没有创造伟大的科学成果,而且丢掉了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一个“天性害羞、内向、才智过人、只想一辈子安分守己做研究的科学家” ,一生却陷于两个国家之间的政治冲突,左右为难,举目四顾,像一条丧家之犬。这就是钱学森一生的写照。面对这样的人生案例,我们无法赞美,无法抨击,只是心中堆满了对钱先生深深的同情。
文章标题为:“同情钱学森”!钱老是何等人物,要你们来同情?你也配!
这篇文章实际上大大降低了钱老的觉悟水平和人格高度!如果钱先生真如此文所说,只是一个“天性害羞、内向、才智过人、只想一辈子安分守己做研究的科学家”那我们的英雄何在?钱老听到这种话是要从坟墓里跳出来骂人的!
真正的历史真相我们很难得知,不可以因为这篇文章一面之词就偏听偏信!更何况钱先生当时的心理活动更是无人知晓!由的你乱发一通感慨?
那个年代的人到处都是英雄!不要以为这个世界没有人会真的心甘情愿为国家奉献一生,那只是因为你们自己做不到!你们羞耻!所以把先辈的思想高度压得和你们一样低!
请大家警惕这种腐蚀心灵的思想毒物!我为我没看清事实就贸然将此文发上来表示严肃道歉!并请大家不要让某些思想觉悟低甚至别有用心之人贬低我们的民族英雄!
钱学森大人永垂不朽,光照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