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产业”出发,探讨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以及研究这些规律的方法。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
编辑本段]
研究内容 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的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各种均衡问题等。通过研究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为制定的产业政策提供经济理论依据。产业经济是居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是连接宏微观经济的纽带。
[
编辑本段]
涉及到的学科领域 一)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主要是由张伯伦、梅森、贝恩、谢勒等建立的,即著名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理论范式(又称SCP模式)。
SCP模式奠定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基础,以后各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SCP模式的继承或批判基础之上的。
二)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它主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产业间的资源占有关系、产业结构的层次演化,从而为制定产业结构的规划与优化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产业结构理论一般包括:对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的因素的研究;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的研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对战略产业的选择和产业结构政策的研究;产业结构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应用性的研究等。
三)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关联理论又称产业联系理论,侧重于研究产业之间的中间投入和中间产出之间的关系,这些主要由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解决。
能很好地反映各产业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这是产业关联理论区别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一个主要特征。
产业关联理论还可以分析各相关产业的关联关系(包括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等),产业的波及效果(包括产业感应度和影响力、生产的最终依赖度以及就业和资本需求量)等。
四)产业布局理论
产业布局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也是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产业布局理论主要研究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产业布局的基本原理、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以及产业布局政策等。
五)产业发展理论
产业发展理论就是研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发展周期、影响因素、产业转移、资源配置、发展政策等问题。
对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有利于决策部门根据产业发展各个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也有利于企业根据这些规律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
六)产业政策研究
从纵的方向来看包括产业政策调查(事前经济分析)、产业政策制定、产业政策实施方法、产业政策效果评估、产业政策效果反馈和产业政策修正等内容;
从横的方向来看包括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从其作用特征来看包括秩序型(或称制度型)产业政策以及过程型(或称行为型)产业政策。
七)“五力模型”
“五力模型”是产业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它是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麦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包括: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
编辑本段]
产业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 产业经济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最先发展起来的。日本学者有筱原三代平、马场飞雄、宫泽健一、佐贯利雄。 美国学者有麦克尔·波特等。
[
编辑本段]
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一、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意义
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
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
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二、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
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落实科学发展观;
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降低能耗,提高效益。
[
编辑本段]
图书信息 书 名: 产业经济学

作 者:魏农建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
ISBN: 9787811183863
开本: 16开
定价: 38.00元
[
编辑本段]
内容简介 本教材的编写强调理论阐述,目的是让使用者能够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接触到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观点,能够形成框架型的认知,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强调逻辑安排,目的是让使用者在基本不改变自己的习惯思维前提下,有选择、有重点地自主安排学习的内容而不影响知识结构掌握的系统性、完整性;强调前沿知识,目的是让使用者在掌握产业经济学基本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产业经济学的研究空间和魅力,从而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愿望,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强调通俗性,目的在于借以通俗的“讲解”,帮助学习者轻松地理解经济学那些精神定义和数理公式;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