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士将2017年的A股称为“慢牛”行情,今年的A股表现到底如何,从各大重要指数表现上或可窥见一斑。在2017年首个交易日,A股以一根中阳线开局,随后一路上行。2月下旬至4月中旬开始横盘整理,后又开始一路下跌。从3290.39高点一路下跌至3016.53点最低点,跌幅达到了8.32%。不过在经过了双针探底后,开始一路震荡上行。
在突破3300点后,一路震荡再度突破3400点,最高点为3450.49点。但突破3500点一直动力不足。在到达最高点之后,又开始急速下滑。从11月14日的最高点3450.49点至30日收盘价,13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下跌3.86%。
11月行情完美收官。从年线上看,今年以来(截至11月30日)上证指数上涨6.88%,深证成指上涨7.54%,中小板指数上涨16.70%。沪深300上涨21.03%。被称为“漂亮50”的上证50涨幅更是达到了25.21%。但相比之下,中证100表现更为出色,今年以来涨幅接近30%。而创业板则成为了万丛红中的一点绿,不仅涨跌幅为负,下跌幅度更是接近10%,达到了-9.77%。
上证50和创业板形成冰与火的反差。然而,物极必反。上证50也是有天花板的,最后还是会盛极而衰,步入调整。今年主板的行情主要来自两方面,估值的修复和盈利的扩张。麟龙科技分析,创业板基本上处于估值和盈利的双杀过程中,主要原因是估值体系的重构、监管政策的收紧、盈利质量的下滑。中小板今天整体表现较好,其盈利水平也较高,单拆分来看,行业间的分化较为严重,其中起到支撑作用的仍然集中在周期和消费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