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6 1
2005-12-18
<P>桥:看着石头过河:一个国家四种选择</P>
<P>一个社会基本上涉及两大问题:所有制和二次分配。所有制可分为私有和国有两个部分,二次分配方式可分为导致收入平均化的分配或导致收入扩大化的分配。通常职业经济学家从财富的第一次占有形式来区分社会形态,把国有制认同为社会主义,把私有制认同为资本主义,其实从财富的分配结果来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更合理,如果把二次收入平均化分配等同为社会主义,把二次收入扩大化分配等同为资本主义,一个社会有四种可能的组合: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民间社会主义和民间资本主义。</P>
<P>国家资本主义(坏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为主,收入结果不均衡的制度。
国家社会主义(坏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为主,收入结果比较均衡的制度。
民间资本主义(好资本主义):民间所有制为主,收入结果不均衡的制度。
民间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民间所有制为主,收入结果比较均衡的制度。</P>
<P>收入均衡不均衡和所有制无关,国家所有制和计划经济分配制度结合起来会导致大锅饭,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会导致合理合法的贪污收入大于资本家剥削收入的极端不合理制度出现。民间所有制和福利制度结合起来,就会弱化资本家的剥削,没有福利制度的配合,就会强化资本家的剥削。北欧资本主义国家是民间私有制加高福利的制度,显然属于民间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改革前是国有制加差距不大的计划工资制度,显然属于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改革以后是国有制加差距扩大了的市场工资制度,显然也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制度了;在资本主义印度等一些没有社会福利制度的国家,人们的收入差距很大,当属于民间资本主义制度。</P>
<P>国家所有制和民间所有制,都是私有制,只不过国家所有制大而集中,民间所有制小而分散,所有制小了可能办不了大事,但太大了就会无法控制和显得笨重。中国选择了公有制其实是贪大求荣心理的再一次暴露,和清朝末年北洋水师订购高吨位舰队一样,是同样的失误。人们在回顾北洋水师战败历史时,很幼稚地去表现中国军人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和ZF的腐败无能,几乎不从技术上去考虑我千斤舰队为四两日寇所拨的客观事实。</P>
<P>中国有好多笨重的东西是其累累失败的根源,比如行政区划就很笨重,一个省比西欧的几个国家还要大,银行、企业、行业、官僚机构、事业单位等都很笨重。市长或一把手通管一切,也是责任笨重的表现。越大越笨重效益越低,所以当改革以后一开始实行包产到户,农村的面貌立刻涣然一新。</P>
<P>国有制和计划经济结合是笨上加笨的制度。改革以前,中国经济不但受到国有制的束缚,更受到计划经济的束缚,整个经济形势,稳上加稳,缺少活力。改革以后城市范围内基本上还是国有制,但是活力开始出现了,这是市场带来的好处,确切地说是由市场为官僚带来的无限利润空间和好处,使得国有制实际上向官有制转化的结果。国有市场经济只能是官僚或集团或集体腐败经济,比原先的国有计划经济有活力但缺少道义和正义,假疫苗、假奶粉等事件就是反证。官僚、集团或集体腐败经济必须尽快向更合理的制度转移,否则,这个社会就会因为得到财助而失去民助。</P>
<P>49年以来中国经历了国有社会主义和国有资本主义两种制度。都是坏制度,先是笨重加笨重,后是笨上加乱。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不搞国有制,基本上以民间所有制为主,这是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具有活力的原因。坏的社会主义是笨上加笨,坏的资本主义是乱上加乱。在福利制度以前,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是乱上加乱的坏资本主义,这个时候财富不断两极分化,只有剥削再剥削,反抗再反抗,马克思所批判的就是这样的坏资本主义,没有坏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胜利就不会出现。但是二十年代以后,美国在处理坏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不是推翻它,而是改进它,罗斯福背叛了资本主义,搞了个福利制度,这就使得工人甚至无业者在制度上永久性地参与了资本家的剥削,而不是纯粹地被剥削,过去频繁的罢工因此减少了许多。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加入了社会主义的基因,就使得美国的经济制度,开始了质的转变,从乱上加乱,开始向乱而不乱转变了,此后的美国其实不再是民间资本主义国家了,而是多少有些民间社会主义国家的味道了。</P>
<P>福利制度是社会的稳定机制,民间所有制是社会的动力机制。福利制度是稳定人心的机制,民间所有制是推动物质的机制。完整的社会必须是分散的小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福利制度的结合。有人把福利制度等同为杀富济贫。事实上没有福利制度,更容易出现杀富人济贫人的情况,工人罢工抗议是杀富济贫,强盗直接绑架勒索也是杀富济贫,农民起义和军事革命更是彻底的贫富转换行为。有人认为福利制度是国家富裕以后才搞的起的制度,这种辩解相当于10不够被10除,只有100、1000的数目才购被10除。福利制度产生于20、30年代的美国,那时的美国由于时代局限不一定比现在的中国富裕。</P>
<P>福利制度和毛泽东时期的大锅饭分配制度相当,福利制度是对全民收入中20%-50%的再分配制度,而毛泽东时期的大锅饭是对全民收入100%的再分配,如果毛泽东时期的大锅饭分配比例控制在50%以下,50%以上由市场来自动调节,中国经济繁荣可以提前二十年。改革以后,完全取消了计划经济中的大锅饭制度,是一种倒退。一个既没有福利制度又没有大锅饭的社会,绝对不是有秩序而稳定的社会,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可以反对100%的计划经济或100%的大锅饭,但50%以下的大锅饭是必须的。</P>
<P>几年前有人向我推销保险,我说保险就是不保险,西方的保险制度其实不如他的福利制度保险,更不如大锅饭制度保险,在毛泽东时期,大家的安全感觉,绝对比现在要高,因为毛泽东时期的大锅饭制度是全民(至少是市民)保险制度。中国恢复保险制度以后,由骗保引起的杀人案件就不断出现。对西方的东西,不可以完全照搬。毛泽东时期的国有制大体上是不好的,但后来的改革者一直恋恋不舍,最多变了个股份制的戏法,硬等着八国联军入关以后帮助打破?大锅饭的分配制度有一半是好的,但被后来的改革者全部打破了。
--------------------------</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2-19 00:08: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