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年底收官将至,市场表现较为冷清,上证指数在3300点下方震荡,成交量也一度创出了近一段时间来的地量,对于这种低迷行情,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种原因造成:一种是年底结算,资金紧张。二是基金、机构业绩排名,也以稳定为主要目标。三是涨在高位的题材股,投资者不敢买,而低位的股票又没有热点出现。在这几种因素交织下,我们看到市场的一条炒作线索,那就是更名概念股。如中航黑豹(600760)公司在12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拟将公司名称变更为“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拟将证券简称变更为“中航沈飞”,证券代码保持不变。受此消息影响,股价三天累计涨幅11%。
这样的题材的股票再如通灵珠宝(603900),该股在2017年8月7日发布公告,为推进公司品牌升级,增强业务拓展能力,公司拟变更公司名称为“莱绅通灵珠宝股份有限公司”,拟变更公司英文名称为“LEYSEN Jewelry Inc”。由于市场环境弱势,股价经过两个交易日的震荡,随后就开启上涨之路,从21元涨到更名当日的31元附近,四个月时间涨幅40%,远远跑赢大盘指数和次新股指数。这样题材的股票,有的更名前没有大涨,更名之后才大涨,如文一科技(600520),11月初更名之后,股价震荡小幅下跌,随后在举牌利好刺激下,股价9个交易日涨幅60%。
根据数据统计发现,截止到12月19日,沪深两市在2017年总共有147家公司发布和已经完成公司更名的公告,而在2015年、2016年两市则分别有170家、181家公司发布和实施更名公告。可以看出,公司更名数量出现下滑,那么为何上市公司爱更改名称呢?由于近年来,二级市场热炒“生物”、“健康”、“金控”、 “互娱”、“科技”、“智慧”等股票,而这些公司股价都会带来大涨行情。整体来看,上市公司更名原因还有:
其一、有的上市公司因重组完成,上市公司主体发生变化而直接更名。这样的公司如顺丰控股(002352),通过资产重组完成,公司主体发生变化,而更名前是鼎泰新材。
其二、还有部分上市公司实控人出现变更,导致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发生改变而更名。这样的公司如全新好(000007),(此前名称是零七股份)通过股权转让,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公司的名称也发生变化。
其三、当然,也有部分上市公司为蹭热点而改变名称,这样的公司不是很多,如此前典型的*ST匹凸(600696)原名多伦股份。在2015年的时候,资本市场对互联网金融、P2P的炒作甚嚣尘上。原多伦股份(600696)更名消息宣布当天及次日,股价连续一字涨停,因交易所问询停牌数日复牌后,仍旧迎来四个涨停板,从2015年5月11日至当年6月8日,期间连续21个交易日累计上涨101.09%,股价冲高至历史最高的25.51元/股。
对于公司更名我们应该全面看待,对于能直观反映上市公司行业,以及主营业务的公司名称,就是好事情,对于公司和投资者都可以精准定位。对于主营业务经营稳定的公司,名称也应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类公司更名较少。而对于一些纯粹为迎合市场炒作的公司更名,除了需要政策监管之外,作为二级市场投资者,更应该远离这类公司,如果不慎买在高位,就可能出现投资亏损,所以对于更名的公司,还是需要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