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1012 63
2009-11-20
孙爱武资料图片

全社会都在关注孙爱武博士---说的确切点,是组成这个社会主体的小老百姓们在关心关注孙爱武博士。

更新,海归孙爱武博士在北京

正是晚餐时间,餐馆里人很多,要不是旁人介绍,很难想象眼前留着一脸络腮胡子的就是孙爱武。孙爱武身材魁梧,戴着副眼镜,说话语速很快,带着浓浓的乡音。他外着黑色棉服,里面蓝衬衣的扣子系到了头,衬衣领子已发黑。其随身背着一个双肩包,拉链上还锁着一把小锁,孙爱武说:“总丢东西,丢怕了,干脆就把书包锁上了。”
  孙爱武面前餐桌上,摆着一盘素炒土豆丝,菜是他和中科院的同学郑教授餐后剩下的,没怎么动过。
  为了证实自己的身份,孙爱武主动拿出了身份证,他说自己的事情没什么怕别人知道的,不过因学历证等证件比较重要,所以没有随身带着。
  孙爱武说,回国前他一直在密歇根大学的实验室做研究。“我在美国待了8年,从来没回过国,有签证的问题,还有就是回国一次路费就得两三千美金,父母都是农民,供我读书已经算尽了义务了。”
  据孙爱武介绍,他的老家在山东潍坊农村,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母辛苦供他读大学和研究生,已经很辛苦了,因此他很少求助家里。从南开大学本科毕业后,他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在北京遇到了现在的妻子,妻子也是山东人。他在美国读博士时,妻子以陪读的身份与他一起前往美国,在那里妻子也读了研究生。后来,因为有了三个孩子,妻子成了全职太太。
  孙爱武说,回国后,想找个合适的职位,做点儿研究。当天一早儿,他刚去过北师大面试,他觉得如同做了个学术探讨,很愉快。
  据了解,是中科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李小文向孙爱武发出的面试邀请。北师大聘请其为专家,帮助租房、安家,月薪为4800元。不过,孙爱武则希望直接成为博导,自己带学生、做科研,并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双方当天未达成共识。“他们提供的条件和我的要求有差距,我感觉希望不是很大。”孙爱武称。
  当问及对工作的要求时,孙爱武说,“我的情况特殊,一家五口人。如果不能提供住房,那么一个月给我10万也不多,因为买不起房啊。”
  “卖货不是为了赚钱”
  孙爱武带记者去了他的摊位,摊位在北京海淀区学院路上一个岔口里,严格来说,那只是一条小胡同,因地点不太好,平时主要是附近的学生光顾。之所以选择在此摆摊,孙爱武称是“因为靠近学院路”。
  摊位离胡同口约有10米,那里曾是个花坛。帽子、手套等货物放在纸箱里,沿墙摆放着,外面用木板挡着。旁边放着煤气灶、铁锅和一张小桌子,他的生活起居都在这里。
  “回国后第一个月的8000元生活费是岳母给的,但很快就花完了,因为全家人需要住旅馆,一天二三百元的住宿费。在学院路附近发现这个小市场后,我觉得这里紧邻高校,就选择在这里摆摊了。我卖货也不是为了赚钱,这是我和别人交流的方式。”孙爱武说。
  旁边摊主显然和孙爱武很熟了,主动和他打招呼:“孙博士上报纸啦!”在摊贩们的眼中,孙博士摆摊只是“玩票”性质。因为他很少看摊,摆出货物,留下两个钱盒子和一个写着“温馨小屋,自取自付”的牌子,便开着他的面包车忙自己的事去了。
  摊贩们对他的评价是“心很好”,经常看他送给一些没钱的人帽子和手套。
面包车要价100万元

  最近三四天,北京挺冷的,在表哥刘全胜的帮助下,他住进了一个小旅馆。记者想去看看,但他拒绝了。“那地方条件特别差,打开门就上床,暖气也不行,算了吧。”孙爱武说。
  他说自己的那辆面包车出了故障,无法正常启动,打算卖了车换点儿生活费,但要价100万元。他不肯透露自己车的品牌,他坚持自己的车值100万元,因为朋友帮忙给里面安装了很多高科技仪器,他也不肯透露这些所谓高科技仪器究竟是什么,因为那是机密,说出去会被别人仿效。
  “不坚强根本没机会”
  孙爱武说,他很愿意接受热心企业和个人的捐款。“有了钱,我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不过,我不需要同情,也不需要怜悯,别人帮我也是在帮自己,因为我可以做令大家都受益的事。我是一个很自立的人,如果我不自强自立,我就不会在艰苦的条件下还保持乐观。”
  记者问其什么最能够帮助他走出困境时,孙爱武说:“坚强吧!在美国的竞争很激烈,不坚强根本没机会。”
  “希望孩子们得到绝对稳定”
  孙爱武的妻子带着两个大些的孩子回山东娘家了。“今晚(18日)坐火车回来,我们一家很久没有团聚了。我最小的一个孩子现在在救助站,我明天打算把他接回来。我就是为了让家人过得安定下来才会做今天的选择,不然我可以随便找一份工作,不要求那么多的条件,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孙爱武说,他最落魄的时候,曾带着妻子和孩子们睡在天桥底下,后来还坚持把不到一周岁的孩子留在身边,流落街头。后来,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回山东娘家。对此,他的解释是,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身边,对于孩子被送往救助站,他说那是被强行带走的。对于记者“为何不先找一份工作,哪怕一家人租房住,孩子至少不会流落街头”的质疑时,他回答:“那种看起来的稳定实则隐含着不稳定,我希望孩子们得到的是绝对稳定。”
  孙爱武称,自己面临的困境,与他出国多年,而回国后对自身受重视程度的期望值过高有关,因为现实与他的想象差距太大。他认为,自己需要对生活重新认识。
  采访结束时,准备去火车站接家人的孙爱武还不忘告诉服务员将那盘土豆丝打包。
  昨日,记者获悉,孙爱武的妻子和孩子因为误了前日的火车,未如约到达。昨日下午孙爱武终于接到了家人,并在晚上前往救助站接自己的小儿子。对于此次团聚,孙爱武称,除了因为一家人很久没有在一起之外,还需要到相关部门处理些私事。
  中科院同学:
  困境源于在美国的“遭遇”
  孙爱武读研究生时的同学——目前在中科院工作的郑教授认为,现在的孙爱武和在学校时的他有很大不同。过去的孙爱武,不仅学习方面有着超人表现,而且生活自理能力很强,人也很开朗。郑教授认为,孙爱武面临的困境可能源于他在美国时的“遭遇”。据美国密歇根大学孙爱武的校友介绍,孙在美国那边压力很大,而这种压力来自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就是家庭j经济状况。3万多美元的博士后年收入一家3口还过得去,但孩子3岁多时, 妻子又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白天忙于研究, 晚上又要和妻子一起照顾三个孩子, 加上在美国竞争激烈,长时间的重压导致孙爱武出现了一些问题。“他曾在那边的精神病院治疗过。”对此, 孙爱武自己也承认,他说在市场的时候,他就大声宣称自己见识过美国的精神病院。郑教授说,他给很多同学发了邮件,大家正商议一起帮助孙爱武。郑教授希望更多的人能帮助孙爱武,因为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关心
  留学生群体:
  忙于生计 压力难排解
  孙爱武的同学称,作为和孙爱武同样的留学生群体中的一员,在国外承受的压力确实很大,在异国他乡,没有亲戚,只有同学,但大家各自忙于生计,也没有太多时间坐在一起沟通,缓解压力。尤其像孙爱武这类有家庭和孩子的留学生,更是要承受来自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一旦排解不出去,很可能造成精神方面的问题。此外,不少像孙爱武一样专心治学的人,内心很“纯粹”,他们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平时性格阳光随和,智商极高,看起来和常人无异。但是,一旦遇到不平事,或者“看不下去”的事,往往难以接受。
  南大同学:
  可以联合起来帮孙爱武一把
  “上学时,他经常去我们宿舍玩,挺随和开朗的一个人。”作为南大1991级化学系4班的王祖伟,对自己的同班同学孙爱武现在的情况很吃惊。记者联系到一些孙爱武在南开大学化学系读本科时的同学,许多人都表示,会尽快联系其他在京津两地的同学,了解孙爱武的情况,看能否给他些帮助。王祖伟说:“我想不管他怎么了,我都希望他能得到尊重。”
  如今还留在南开大学任教的庞美丽老师,曾是南大1991级化学系3班的学生。得知孙爱武的情况后,她诧异地表示,尽管和孙爱武不是一个班的,但在她的印象中,孙爱武是个学习不错的同学。庞老师随后联系一些1991级化学系的同学,大部分同学和她一样,不知道孙爱武的事情。
  公善林老师是南大化学系1991级的年级辅导员

近日媒体开始利用孙爱武不愿接受低薪工作大做文章,以为他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不过,我们不要忘记了,他的精神状态有问题,我们不能拿常人的眼光来评判他。我和我的诸多同学以为,孙爱武当前最关键的是控制住受害的臆想,不然,即使出去工作也长久不了。

孙爱武6月从山东老家来到北京以后,7月份考驾照,用所有的钱买了那辆面的,带小孩流浪。他自己早已没钱,这几个月的开销主要是刘全胜他们给的。天气不冷的时候,他大多数时间住在外面。北京下第一场雪那天,他住在树下,裹了三床被子。最近天气冷,所以开始住旅馆。我与刘全胜商量了一下,觉得现阶段首先要保证孙爱武有住旅馆的钱。以他目前的状态,不可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人提供工作,他也不一定接受。最终还是要进行治疗。如果进行治疗,必须用强手段,他夫人不可能签字,他的弟弟可以签字,如果医院允许的话,刘全胜也愿意签字。

现在能看到的主要表现:只吃土豆、红薯、馒头,不愿长期住在同一地方,不接受待遇低的工作,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想法。

*   *     *    *     *     *      *      *        *      *

孙爱武是一个顶尖的研究学者,1998年去美国留学,在《科学》杂志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纽约州立大学高分子化学专业博士

《科学》刊登各个学科的原创论文。美国《科学》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英国出版的《自然》杂志。

孙爱武在国外8年,在世界的一流实验室工作过,被世界一流的《Soft Material》杂志约过专稿。

英文《中国日报》11月20日报道:曾在《科学》杂志发表过文章、38岁的归国博士后孙爱武本周二与中科院院士李小文见了面。



  李院士(右)在自己的博客中表示,他会帮助孙爱武尽快租房子,安顿下来。“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让孙接受治疗。”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李院士会向孙爱武提供一个工作机会。

孙爱武全家于今年5月回到中国。他曾经尝试去中科院找工作,因为自己是在中科院获得硕士学位。但是,孙爱武并不满意中科院提供的待遇。

  他还尝试在其他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寻找工作,但是都由于待遇的问题而不能如愿。


  孙爱武的美国校友——陈金晖在博客中描述,孙爱武曾被密歇根大学的校警送往医院接受强制治疗,因为怀疑其患有被害妄想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20 11:16:11
"留美博士后回国摆地摊"追踪:一家五口市场团聚 新京报




  昨晚9时,孙爱武抱着接回的快一岁的儿子,妻子带着两个孩子从山东来到北京,一家五口事隔两个月后团聚。记者 王嘉宁

  昨日,经过近10个小时的等待和奔波后,海归博士后孙爱武从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接回了幼子,其妻和另外两个儿子也从老家山东潍坊来到北京。

  前日他前往北师大面试,因待遇存分歧尚未谈拢。

    群众报警幼子被收养

  “我要抱回的我的儿子。”昨日上午,孙到中关村派出所,要求领回儿子。

  海淀警方称,今年9月,警方接警,孙带着不满周岁的儿子住在五道口附近一农贸市场,两人生活窘迫。民警到现场看到,孩子衣衫褴褛,而且还在发烧。民警出钱将他们送到辖区一家招待所居住,并把孩子送往医院治疗。见孙无力抚养孩子,征得他同意后,警方将孩子送往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暂时收养,待其妻子回京后将孩子接回。

  孙称,两个月没见儿子,妻子带着另外两个儿子从山东老家来京,“我们一家人要团聚。”

  昨日下午2时许,孙妻和她二嫂带着两个儿子从老家到京,妻子不愿进屋,坚持在寒风中等待去接儿子的丈夫。

    博士后一家市场团聚

  在海淀警方陪同下,昨晚孙从顺义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接回近一周岁的孩子。警方表示,孙妻已回北京,可以抚养孩子。

  昨晚9时许,在农贸市场,一家五口团聚。三个孩子长得眉清目秀,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接回的孩子,穿着崭新的红色棉袄,戴着粉红色的小帽。“比以前干净了。”孙对此很高兴。

  孙和沉默寡言的妻子各抱一个孩子,5岁的大儿子跟在后头。孙说,经过一天奔波全家人都累了,要找间旅馆好好休息。

    应聘不成想再去美国

  孙的大舅哥曾说:“妹妹非常依赖孙爱武,依附于他而活着。”

  孙也表示,他和妻子感情一直很好。中科院研究生毕业后,他在中石化工作,妻子还是北京化工大学的研究生。两人结婚后,孙前往美国读博,妻子也陪同前往美国继续读研。在密歇根大学读博后,孙做研究工作,不是正式职工,年薪税前大约三万美金,日子过得还凑合。去年底,生了一对双胞胎后,他跟妻子要照顾三个小孩,“白天晚上都没有睡觉”,日子开始困难。今年5月份,他向研究所请假,带着家人回国。本想考察国内工作环境,但求职不成功,一家人生活艰难起来。

  前日,孙跟中科院院士、北师大教授李小文约见商谈工作。李教授提出了聘请孙为专家的想法,帮助其租房、安家,并开出月薪4800元的专家费。但孙表示难以接受,他希望可以直接入校后“破格”成为博导。双方未能就待遇达成共识。

  昨晚,孙称还要去美国大使馆询问签证问题,可能会选择再次去美国。

    - 专家建议

    父亲应就医 孩子需关注

  中国法医学会司法鉴定中心专家袁尚贤认为,根据孙爱武异常表现判断,其可能具备被迫害妄想症的症状。

  他建议,目前未危害到公共安全,其本人也不承认患病,相关方面可联系其家属。由直系亲属将其送医,专业医生确定病情开展治疗,有治愈的可能。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文娟说,“大冷天脱光儿子衣服”等行为已侵犯孩子的合法权益,若类似行为再次发生,朋友邻居等均可报警求助,也可向当地的未成年人保护部门反映。

  孙可将孩子送到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也可随时将其接回,这种行为并不违法。对于孩子未来生活方面,民政等部门应当给予关注和帮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0 13:46:13
发帖子参与讨论的人,也许许多人并不真正相信孙是真的有病,就算真没病,多数人也会情愿他有病,因为他的罪名就是所谓的“狂妄”。然而,如果出于这种心理发言,真是有失自己身份。人才,本应就是按质论价(报酬)的。知识的价值,就在于他代表的就是生产力与科学技术,这无疑是第一要素。让我们摒弃自己的利益动机,从公正的角度,去理性地认识孙的问题。

看看中国某某高等研究院在人大经济论坛开出的招聘教授的待遇,孙的要求三五万哪高呢?也许与一般的教授是高不少,但是要看他的才,他到底能干出什么来啊。我觉得有必要对他的科研成果的价值和意义做出专门调查和研究后,再商讨也他的待遇问题。

如果孙的确有才,当然,有才并不在于在如何难于发表的权威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而在于这篇论文所反映出来的真实学术水平与能力到底如何,其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到底有多大,否则,还是陷入了“以刊评文”,进一步就是“以刊论学术能力”的怪圈。当然,文章能发表在好刊物上的确是一个可能表明研究很有价值的一个“信号”,但作为鉴别者接受这个信号后,真正要做的鉴别作者学术能力的工作其实才刚刚开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0 14:52:43
孙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因为[科学]杂志注重过程和方法(与[自然]杂志有很大不同),他有独到之处已经为人类科学事业做贡献了。再者,他掌握了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和最好实验仪器和方法,国内这样的人不多,能找出几个就不错,因为你连见到这些实验设备都困难,更别说什么实验了。

有人说他和夫人脑袋都有毛病。我认为,他现在这种情况脑袋没毛病才怪呢。国家不关心,众人只是看笑话,我们这个国度就是这么对待科学人才的,好人也得逼疯了。混人太多!
基本赞成你的观点!不过我对此问题还是想再重申下我对优秀人才的看法:

如果孙的研究成果确实有价值的话,不过不要依据什么权威杂志,这杂志如何如何,应该看文章如何如何,在此前提下,这样如果能够证明孙的确是个优秀科技创新人才,我认为他的要求一点不过分!


附:对论文的科研质量水平如何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来鉴别

以下引用资料的原创性受版权保护,来自: 王海霞《绩效管理》课件(郑玉刚注解版).rar (2.73 MB)  


一、外在指标。文章所发表的刊物情况、文章能否在实践中被证明其价值、文章的社会影响等。
二、内在指标。
(一)与外关联的内在指标。
1、研究意义。是否是热点、是否是空白、是否是当前非常紧迫应该值得关注的重要研究方向、研究成功后形成成果的预期价值大小如何。
2、理论价值:用原创性程度包括独创价值(与相关的研究有本质的不同)、继承性的局部创新、在原基础上的突破性重要创新和原创性内容所占比例等两个二级指标来衡量;
3、理论上可以估测的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二)论述文字本身的质量水平
用行为锚定的方法来选择确定所处等级。这些衡量质量的要素包括:论文所阐述内容或观点的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和科学性、论述的逻辑性、讨论的深度和力度、语言特色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0 19:26:36
不清楚事实呀,无法评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0 22:24: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