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实计划第6日   今日阅读6小时,累计26.5小时
上周至今因故搁置充实挑战,我觉得只要能够珍惜时间,在阅读,思考,积累中提高,质变早晚会出现。
并且在阅读《涛动周期论》的过程中,发现当中一些定义来源于书本之外的研报,需要结合起来阅读方能加深理解,从而加大了阅读的难度与工作量。接下来的阅读,会试图更加体系化的按照原作者逻辑去思考,未必按照原书的章节顺序。
今日阅读摘要
涛论:结构主义的薪火(2010)
未来的20年中全球经济总量的边际递减是不可抗拒的,实体经济对流动性的吸收和消化达到极值,长期拐点已经到来
结构变动本身分为经济特征的结构变动和经济周期中的结构变动两个级别
总量货币主义-结构经济周期-大拐点新起点-投资逻辑转变研究体系转变
策略研究的核心是趋势与配置
走向成熟后,增长问题的重要性降低,全社会更加关注财富分配的阶段
结构刚性和制度刚性是深层因素
全球产业链中,中国是美国的上游,故而紧紧受到美国经济的制约
中国未来经济波动中的底部和顶部是由中周期的运行所决定的,中周期即朱格拉周期(9-10年),也称资本支出周期
发展模式转化和经济结构演进中的结构性机会或成长的线索,要区分新旧两个方面
未来中周期中的不确定性更多来源于政治博弈,对北斗、军工类的产业应引起高度关注
对美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力要强于结构变化;对中国,结构变化的影响力要强于周期波动
任何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和新起点都是从结构开始的,一般都是先有结构的变化再有经济增长的明显变化
资本集中及大型化兴起-产业升级和中游产业膨胀-区域去差异化、城市化加速与扩散-收入分配改革与多样化消费的兴起
结构变化的本质:
需求的转向即增长模式
结构升级的继承性(投资强化及其结构变化)
要素的变更(刘易斯拐点)
周期遗留问题(流动性过度释放)
工业化升级是中国面临外需萎缩下的根本性的内需拉动战略,工业化阶段投资仍是决定未来经济波动的主要推力,消费稳定增长不可能支撑超过6%的增速
装备制造业繁荣的产生路径:(驱动因素-路径选择-影响后果-投资策略)
自主创新-附加值增加-提高核心竞争力-创新企业
市场拉动-需求增长-快速成长-行业龙头
要素拉动-低生产要素价格-产业转移-优势公司
重组并购-主业变更-价值重估-外资并购
人口结构即刘易斯拐点是生产要素的本质变化+过度刺激政策带来的泡沫经济问题,可能实质性改变中国结构转换的节奏和方向
刘易斯拐点来临后:增长中枢下移,CPI中枢上移,通胀问题中期化,贫富分化扩大,社会问题集中爆发,逐步泛政治化
调结构沿着固定资产投资的道路展开
装备业和房地产是中周期启动的先导行业,设备投资扩张可能是新一轮资本投资周期的模糊起点
随着工业化演进以及城市化下移,中游产业将出现兼并重组热潮即大型化;投资重点从中游上端向下端发展;产生新兴消费行业
大型化主要是外延增长,通过兼并重组进行横向或者纵向规模扩张;消费产业一般横向扩张解决市占率问题,生产型企业一般纵向扩张突破产业链延伸问题尤其保障上游原材料
以通信设备,移动互联,增值服务,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地理,数字出版以及消费升级相关行业将受益于未来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升级、城市化下移和消费多元化等带来的发展机遇
宏经:工资和失业
经济全球化,进行中的技术变革这两大因素决定目前的工资、就业和失业趋势
需求:
增加一个工人的额外产出称为工人的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企业产出的相对价格=工人的边际产值,大于工资时才考虑雇佣
能够提高工人边际产值的因素都将使得劳动力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两大因素:生产率的提高,工人产出的相对价值提高
供给:就业适龄人口的数量,寻找就业岗位人群在就业适龄人群中比例的增加,实际工资的变化
全球化的主要经济收益是所带来的专业化和效率
自由贸易的扩展意味着消费者停止从国内生产者手中购买产品与服务转而购买外国的产品
贸易的增加进一步降低酬劳已经很低的工人工资,提高酬劳已经比较丰厚的工人的工资
有利于高技术工人的技术变革会扩大技能型工人和非技能型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
在业人员,失业人员,劳动力外人员。前两者加总得到劳动力,失业率为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比例
失业成本:经济成本,心理成本,社会成本。失业期越长成本越高
丧志工人:愿意获得工作但过去4周没有尝试寻找工作的人
不情愿的兼职工:希望获得全职工作但只能找到兼职工作的人
失业类型:摩擦性失业(与不同工作和工人匹配过程联系的短期失业),结构性失业(即使在经济正常运转时也会存在的长期经常性的失业),周期性失业(衰退时期的失业)
感悟:
出口型企业显然更具备竞争优势
作为研究员对于研究所的边际产值在哪里,相对价格既然有限,那么边际产量的要求或许解释了为何行业研报高产的原因
劳动力供给下降,二胎意愿不明显,包括AI等新技术的到来,影响的场景可能就是新的投资机会
在经济下行周期叠加个人关键时刻的选择,看来这一年要以防守为主,高筑墙广积粮。
10年前的一些论断,如今竟依然有效。但周期如何定义,如何按照作者逻辑来证伪,就是接下来要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