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8-2-26 10:27:19
jjxjiang 发表于 2018-2-13 09:21
这个工程不小
总之是丧失了《资本论》“学术保卫”(继承-发展、继承-创新路线的学术发展)的资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26 10:39:39
水调歌头 发表于 2018-2-10 10:01
整体框架要先搭好
解无所解,而必有所解,简括地说,这应当就是文本诠释学的全部文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26 10:41:51
ws3161912 发表于 2018-2-9 20:21
感谢分享学习
这个争论深化了前述“y = f (x)”模式的对象和知识的分隔问题,通过引入“一致性”的规定,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内容到形式的工作路径。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叙述的主观解释性,例如,它把研究视为对叙述逻辑的“客观规范”和“必要的填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26 10:45:27
karst 发表于 2018-2-10 09:29
认真学习,寒假充电
通过追溯,现在可以知道,《资本论》是兼容了章节体(知识论的形式)和条目体(地方志的形式)的综合类著述,一言以蔽之,它对形式逻辑保持了十足的戒备;这就是马克思的“抽象力”理论。然则在学科定位上,马克思更为强调了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的解释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26 10:46:33
钱学森64 发表于 2018-2-10 07:16
谢谢分享
《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劳动二重性”(此种“抽象力”同时涵容历史批判的“逻辑力”和“实验力”)作为生产商品经济理论的“特殊历史知识”(母知识),使得这种知识类型并不主要反映“知性逻辑”的内涵,而毋宁说具有逻辑的二重态:作为“逻辑定义”的知识和作为“批判对象”的知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26 10:51:02
zhuosn 发表于 2018-2-26 10:46
红色高棉与中国        https://www.3bsou.com/s?keyword=%BA%EC%C9%AB%B8%DF%C3%DE%D3%EB%D6%D0%B9%FA ...
谢谢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26 10:55:17
zhuosn 发表于 2018-2-26 10:46
红色高棉与中国        https://www.3bsou.com/s?keyword=%BA%EC%C9%AB%B8%DF%C3%DE%D3%EB%D6%D0%B9%FA ...
用恩格斯的话说,“事实上,直到18世纪末,自然科学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关于既成事物的科学,但是在本世纪,自然科学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是关于过程、关于这些事物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关于联系——把这些自然过程结合为一个大的整体——的科学……(在这里)自然哲学就最终被排除了。任何使它复活的企图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倒退。这样,自然界也被承认为历史发展过程了。而适用于自然界的,同样适用于社会历史的一切部门和研究人类的(和神的)事物的一切科学。在这里,历史哲学、法哲学、宗教哲学等等也都是以哲学家头脑中臆造的联系来代替应当在事变中去证实的现实的联系,把全部历史及其各个部分都看作观念的逐渐实现,而且当然始终只是哲学家本人所喜爱的那些观念的逐渐实现。这样看来,历史是不自觉地、但必然是为了实现某种预定的理想目的而努力……因此,在这里也完全像在自然领域里一样,应该通过发现现实的联系来清除这种臆造的人为的联系;这一任务,归根到底,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起作用的一般运动规律。”(参阅《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7-39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26 11:00:24
抓紧建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26 11:02:15
jjxjiang 发表于 2018-2-26 11:00
抓紧建设
《易经》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首先,所谓道为“体”、器为“用”,指的是道器有分、不离不杂的工作关系,又尤指“道”(事的科学之规定)之于“器”(物的科学之规定)的研究领导性,——用本文的话讲,则是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规范和学科方法来工作统领“论资本”。其次,道在先(或曰:道体为先)、器在后(或曰:器用为先),是说“学科方法——工作逻辑(形式)”的研究-叙述工作形制,一般而言,实际就是强调研究相较叙述而言的工作在先性。最后,所谓的本末说,强调的则是“道为本质、本体”以及“器为现象、表现”,这充分体现了“资本逻辑”对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工作皈依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26 11:06:20
jjxjiang 发表于 2018-2-26 11:00
抓紧建设
真所谓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回到马克思”的文本解读于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26 11:32:52
zhuosn 发表于 2018-2-26 10:46
红色高棉与中国        https://www.3bsou.com/s?keyword=%BA%EC%C9%AB%B8%DF%C3%DE%D3%EB%D6%D0%B9%FA ...
《资本论》与条目体(作者底稿)_发生学2016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5e83b9500102x00p.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0-20 20:01:56
谢谢分享,支持楼主,论坛有你更精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