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11-30 15:26:49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5:43:36
这个是有一定的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5:48:47
1# 断雁无凭

我国教育从上到下都需要改革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6:06:48
挺好的,有见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6:16:47
中国的教育是有自己的问题,但是美国的也不是那么完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6:17:05
说的非常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6:23:04
同意,我们的学习方法及教学方法都有很的问题,缺乏灵活性。我最近过于这方面的问题做了些思考,我觉得我国古典哲学的知行观(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加强知行关系方面得理解与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6:32:37
好的很好 差的很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6:42:37
文理兼学 包容乃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6:47:37
创新源于差异,而差异的前提是自由。应解除僵硬的硬约束,方才有可能搞好教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6:50:41
中国的教育体制的确对人才的培养不是十分有利,会禁锢人的思想,使人们从小就习惯了按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模式进行学习、工作。创新思维不多。这对于中国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6:51:58
made in china
===========
ma   de   in    china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7:03:10
论点非常精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7:53:08
我们应该拿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现在中国是初级阶段,也正处在资本积累的阶段,不同的是我们现在无法也不能像资本主义国家一样通过殖民扩张来完成,中国为什么从事制造业?因为中国在当今世界格局,和中国在科技不发达,人均资源不丰富的情况下,只能靠充分利用自己的劳动力资源,通过当世界的生产车间进行自己的初始的资本积累。教育体制不可能使中国只能从事制造业,而是我们现在处在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我们的现阶段的“应试”教育制度。这样的教育制度可以最大程度我们补充因为闭关导致的知识匮乏,可以尽快的赶上世界的步伐。如果你都不了解制造是什么,还谈如何改善生产,如何自主创新?如果全国还有80%的人不知道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都21世纪了,可是中国整体的受教育水平在世界上来说是怎么样的,大家应该很清楚吧。应试教育也是为了中国整体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是不得已之举。
  美国生来也不是服务业主导的的吧,再想想处于那个时代的美国,或者应该说是英国,在它们初始积累的时候,它们又是采用什么样的教育制度?那时候美国人就强调独立思维自主思维吗?那时候的美国还在是殖民地,恐怕也是英国君主制地下的传统的教育吧。
美国教育就如此perfect了吗,美国难道真地不强调应试教育吗?深入了解美国体制的人会自动现在的美国学生也需要应付很多考试。如果想进好大学的话也需要考一些证或者拿到一些必修学科的A来证明自己。而且也有很多美国的媒体争论美国的学生比世界其他地方尤其是基础知识不足,,美国的教育专家也很担心这些问题。如果美国的学生真的有所说的那样的全球观念,那么他们很多人就不会继续用”冷战思维“来对待中国,不会不知道中国的主席是谁了吧。我们为什么不能看到美国的犯罪率尤其是青少年的犯罪率世界上名列前茅,而中国的教育制度下的中国学生却如此”听话“呢?我们为什么不能看到美国有很多学校还有什么黑白人学校,学校充斥着种族歧视观念(虽然现在好很多了),中国的多民族却友好团结相处呢。
  美国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领域的成就?是因为世界大战给他们一次性带来了压倒的经济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国内经济没有收到战争影响,科学家和优秀人才很多跑到美国躲避战争灾难)。集合如此多的天时地利人和当然可以在世界的前沿科技和领域有所建树。我们要看到现在欧盟,日本和正在崛起中国,印度不也已经并努力占据一份昔日被美国霸占的世界的前沿科技了吗?
当然啦,我们的国家目前方方面面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们不应该只是一味的悲观认为中国不行。中国只能制造业,中国就要一辈子被人家剥削价差吗?一辈子要用几亿件衣服换别人的飞机吗?答案是不!中国的民族是个艰苦自强的民族,是个又探索精神,永远打不到的民族,我们的企业家们也在积极地探索如何使中国转型的问题。我们的中集集团的老总麦伯良说过了:”我们不仅仅要在产品数量上全球第一,而且要在技术和质量上也全球第一“。这点就说明了中国在转变,中国的思维方式在改变。制造业不可怕,关键是怎样进行转型,提高制造业的含金量。
无容置疑,被无数次批评的“应试教育”肯定有很多的缺陷,我们大家也是这么过来的,深有体会,可是我们考虑教育公平和“普及教育”的目的,我们现阶段又有什么好的制度代替呢?全盘美国化?显然不行的。发展肯定会遇到问题,只要我们能够积极地去探索,积极解决。中国的经济会转型,中国的制造业的含金量也会提高,中国的教育制度也会改革,相信我们可爱的国家会再一次强大起来的。大家一起努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7:57:21
很有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8:29:50
只要高考制度继续存在,中学教育改革就不可能有大动作。而目前的中国,高考是唯一公平的选拔方式,也是中下层家庭学生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因此高考将继续存在。
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抗,最终靠的是一个国家的企业和大学。优秀的企业,才能生产出有“话语权”的产品,优秀的大学,才能培养出有“international leadership”毕业生。优秀的企业联手优秀的大学,两者良性互动,最终才能铸就一个国家的强大。纵观整个近现代人类文明史,任何一个强国都是这样产生的,无一不是重视教育和大力发展企业。
高校的大幅扩招,极大冲淡了教育资源,摧垮了“精英培养模式”,结果我们培养出来的不是“白领”,全都变成了“白菜”。探究一下剑桥八百年不倒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它坚持了精英化路线。大班上课,大班管理,学生也就在无声无息中的大众化了~~~
有激进者说,生在中国就是一种悲哀。在我看来,到不至于如此,只不过我们这一代甚至几代青年人肩上的负担更重了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8:30:11
只要高考制度继续存在,中学教育改革就不可能有大动作。而目前的中国,高考是唯一公平的选拔方式,也是中下层家庭学生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因此高考将继续存在。
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抗,最终靠的是一个国家的企业和大学。优秀的企业,才能生产出有“话语权”的产品,优秀的大学,才能培养出有“international leadership”毕业生。优秀的企业联手优秀的大学,两者良性互动,最终才能铸就一个国家的强大。纵观整个近现代人类文明史,任何一个强国都是这样产生的,无一不是重视教育和大力发展企业。
高校的大幅扩招,极大冲淡了教育资源,摧垮了“精英培养模式”,结果我们培养出来的不是“白领”,全都变成了“白菜”。探究一下剑桥八百年不倒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它坚持了精英化路线。大班上课,大班管理,学生也就在无声无息中的大众化了~~~
有激进者说,生在中国就是一种悲哀。在我看来,到不至于如此,只不过我们这一代甚至几代青年人肩上的负担更重了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8:45:09
有点道理,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9:12:00
3# 玫瑰猴

看到的要点是:   美国是创新教育,中国是应试教育. 所以创新能力不好,所以只能从事制造业.
怎么觉得是, 是看到了不同点,但结论牵强呢. 难道制造业就没有创新? 或不重要?
再说,应试本身就是能力的一种. 理论上说,无论是因为内因或外因, 无法表达的能力等同于没有.
再说, 到了5,6年级, 1/2+1/3 都加不过来的的教育,是好是坏,还有待研究.

国外小学的教育,在计算能力上面的确有待改进的地方,仅靠1/2+1/3加不过来这件事情对人家的教育进行质疑,未免更加牵强。知识和信息爆发的时代,学习知识和信息很难说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大致应该有两个:树立人格;学习思辨的方法。用这些方法去分析和运用知识和信息,才是有效的教育,而且知识和信息更新速度如此之快,刚学会就已经给淘汰了,如此不是浪费脑细胞?就像是DOS作为一种知识,现在还有多少人去学习,掌握这项知识可以算是一种学习的成果,但是,有什么作用,陶冶情操了么?在实际运用中运用得非常多么?
而且中国这种应试教育,本身就是对于独立思考的一种扼杀,除了掌握一些过时的知识之外,对于智慧的启发,毫无作用。
再看,美国的一些小学生1/2+1/3加不过来,这种情况在不说得太远,大概三十年前都有出现吧,那么在这三十年中,两者比较一下,中国出了几个诺贝尔奖?有多少国际上有名的原创发现?
请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9:21:39
scorpio2v3 发表于 2009-11-30 19:12
3# 玫瑰猴

看到的要点是:   美国是创新教育,中国是应试教育. 所以创新能力不好,所以只能从事制造业.
怎么觉得是, 是看到了不同点,但结论牵强呢. 难道制造业就没有创新? 或不重要?
再说,应试本身就是能力的一种. 理论上说,无论是因为内因或外因, 无法表达的能力等同于没有.
再说, 到了5,6年级, 1/2+1/3 都加不过来的的教育,是好是坏,还有待研究.

国外小学的教育,在计算能力上面的确有待改进的地方,仅靠1/2+1/3加不过来这件事情对人家的教育进行质疑,未免更加牵强。。。。。。。
您言重了,我的意思是有待研究, 您得发言就是很好的探讨.
其实我对此并没有什么结论性的发言.

因为楼主的主题是教育跟创新关系, 还有就是跟制造业的关系的样子.

希望更多网友热烈讨论或另开贴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9:26:33
陈志武,好厉害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9:29:07
这句话就是放屁
日本和中国一样也是应试教育,那怎么日本人家能行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9:31:14
persempre 发表于 2009-11-30 19:29
这句话就是放屁
日本和中国一样也是应试教育,那怎么日本人家能行呢
这都被你看出来?

[lo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9:40:58
教育很重啊,不过几千年的传统教育模式怎么能轻易转变过来,任重道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20:08:15
我到现在还不明白楼主所讲的科学方法的实质,太模糊了! 我觉得大家很有思辨能力,但关键是给出点具体的良药,不要老是在那些很模糊的语言上做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20:15:16
中国其实不缺少人才,可以从华尔街看看就知道!只是中国教育体制缺少人文、情商这方面的教育!我们有思想品德的教育,可太假了,课程的设置就是摆设。好多中国学生都没有真正拥有爱国的思想和自己对祖国的责任感!所以导致好多人才的流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20:16:06
中国综合类大学和专业类大学的界限不是很明显,另外很多大学都是一个模式,不管是211、985还是非211、985,加上大学行政化现象太严重了,学术氛围匮乏,亟需改革教育体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20:23:16
非常赞同,感觉我们一直都是填鸭式教育,没有太多思维和发展上的自由。教育的本质也不是为了真理和自由、人的思维的提高,而是其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20:42:45
给楼主提一个小小的补丁:即便再怎么样的注重硬教育,动手能力也不强哒
来西部之前,觉得东部的孩子由于环境太过美好,在竞争力方面竞争不过西部的孩子;来了之后发现,全然不是……恩,我也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了,楼主看懂哪里就看哪里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20:44:53
制造业需要专业人才,那就得按照市场需求来培养,国际视野的培养,似乎投入产出不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