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12-3 12:34:33
很有见解,确实需要自我的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2:43:01
呵呵,楼主原来是在开玩笑啊,我以为是真的想说明一些问题呢。。。。

问题都有两面性,谁都可以拿另一面说事,只是有时问题哪一面占主导的问题罢了,人多是事实啊,资源束缚怎么不是问题,劳动力一旦释放出来,就在这个才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国家里,怎么就不是问题,且不论还有几亿的隐形劳动力,再说,说否认过人口红利,国家一直在讨论,一直在担忧红利期过了怎么办。。。

初级阶段谁知道多久?邓本人都不知道!我一直欣赏我们国家的自主性和目标的连贯性,初级阶段只是个称谓罢了,代表我们经济水平低下。谁说过这是个借口?这是事实的描述。中国的精妙处就在于渐进性,改革发展稳定 良好的处理好,我十分反对目前的一些学者把目标设的美好无比,批评国家这、那,事实上即使是街边要饭的都有他的远景,他想这样那样,但是一朝一夕能实现嘛?中国走的是自己的路,不是跟在别人后面走;问题是摸着石头慢慢走,有平缓的地方我们走的快一点,看不出深浅的还是慢慢来吧

即使是美国,房地产加上汽车产业的产值占GDP的70%(参考消息某文章的数据),房地产在中国现在确实是拉动经济,事实而已。房价是高,请问哪个国家解决的好?房地产发展应该和经济发展适应,只是现在国家经济太不平衡,区域的和居民的,所以问题十分大,如果中产阶级占多数,经济能够平衡一点,房地产不会这么畸形,所以我认为,问题在经济不平衡,而不是国家在有意涨房价。

关系国家经济命脉产业问题,幸亏银行是国家控制啊,要不然。。。。。我觉得,我们走的是一种不同的路,只是目前还有很多问题,大家看到了私有的好处,看过计划的弊端,谁都没看到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产业的好处而已,我们不完善,不代表理想就是比别人差,每个人都有理想,看到别人成就了理想,你会跟别人走吗。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开放很多产业,现在也在不断调整。有问题才有改进。慢慢来,急不得。

对于最后一点,我想说,中国要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的就是中国特色的,不会跟在别人的屁股后。

总是,我只想说,30年来,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回顾三十年,多少批评谩骂,我们还是走过来了,我们学习别人,但是我们是中国特色的,中国要想称谓世界级大国,我希望它不断的试,不断的学习,走出自己的路。

最后,我想说,“不要急,慢慢来”,这是父母对孩子最有哲理的呵护,同样对我们的国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2:46:07
插的不够深  请深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2:47:58
楼主不会被列入黑名单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2:51:48
哎。。。。这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2:51:56
1# chalihe
你对中国的文化不是很了解,中国能做为一个恒久不变大国,就是文化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2:53:33
中国的人口确实太多了,当然,有利有弊,可是总的来说总是弊远远大于利的。什么事都有两面性,所以要有个度,太过度了不好,不到度也不好。不过老拿人口来说辞,确实难以让接受。至于GDP,我想这是ZF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数据了。至于房地产,那只能说畸形了。不管姓资姓社,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才是好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2:55:01
这样原创的帖子多一些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3:01:53
写得不错,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3:13:13
mingjingfeitai 发表于 2009-12-3 09:27
为批判而批判,只有罪过;反思需要理性,需要成熟。
同意。
楼主的很多思想虽然表面上看来很爽,说的很过瘾~确实也和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不一样的解释。
从这个角度思考是对的。但是,老师,您提出了这个反命题,有没有解决的方法呢?
有人说过,指出错误不给出解决方法还是等于默认现状的合理性。
虽然目前我国经济中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我更偏向的是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将经济现象与历史的发展联系起来,与文化联系起来。文化中的中央集权思想、历史延续下来的计划经济体系,采用休克疗法是不对的!针对我国的国情,渐进性的改革会比较好。虽然也许并不能很好的促进发展,但是从执政党确保执政地位这个角度来看,我很理解现行的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3:17:46
猫儿草 发表于 2009-12-3 11:35
楼主的有些观点我不敢苟同,比如说“我们国家把房地产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其实国家也没有特别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看待,房地产业的红火是由于老百姓们要买房的这一需求而促进的。国家这几年的政策也没有倾向房地产业这一块。而且国家现在开始注重第三产业了,毕竟第三产业可以解决大量的人口就业问题。
这点上我还是比较赞同楼主的。
同郎咸平教授的分析一样。地方财政的支援很大一部分来自房地产,用房地产做绩效也有用。其次,大量的制造业游资进入房地产行业推动了房价,拉动了GDP。国家是没有把房地产当做支柱产业的。只不过这些年房地产确实有些起支柱产业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3:21:54
关于人口的问题我还是很赞同的。因为人多,所以我们才有经济的增长。但是人均福利的改善却也因为人多而效果不明显了。前几楼有一兄弟说,房价高的问题没听说哪个国家解决的好。。这个我不能赞同。大家去查查美国和澳洲的房价数据吧。200万人民币绝对可以买一个三层楼的别墅!但是现在在北京和上海呢?可能会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吧。人口数目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地广人稀的时候,地价自然就低。经济学原理还是作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3:23:39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3:32:30
中国是个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3:41:22
太牛了!楼主思维ope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3:41:48
呵呵,我之前常跟人讲,中国特色是一个伟大的词,其发明者绝对够资格获得科技发明一等奖,因为这个词可以解释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一切违背常识、违背规律、违背大部分人意愿与利益却仍能大行其道的几乎所有的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3:45:02
大家百家争鸣,好,一个学术的发展就应该在各种思想的碰撞中成熟。但是有一个简单的问题想问问楼主,那在你看来什么才是真正的经济学呢,这个很关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3:53:53
“第一个:中国人多,所以。。。。
    OH,MY GOD!这是什么逻辑?要不是中国人多,哪有现在的经济的发展(你还真以为是某领导人的原因),其实仔细想来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很大原因要庆幸我们人多!要不是中国人多,我们早就像某些国家一样,灭种了!要不是中国人多,我们哪能把日本拖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建议楼主好好看下《邓小平理论》,中国人人多确实是我们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因素,但楼主要知道,假如一个国家没有一种向心力,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作指导,这个国家是无论如何也发展不起来的,楼主可以想想建国前的中国,我们的人口四个亿啊,美国同期呢,也不过才一亿三千万左右,仅是我们的三分之一,但显而易见,美国发展的速度要比我们快得多,难道这能支持楼主人多所以发展得快的论点吗,再者,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应该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发展速度吧,这难道也要归因于人口多吗,没有邓小平顶住各方压力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恐怕我国的经济发展不会这么快吧!
诚然现在有点国进民退,但一个国家的发展肯定会有一个阶段问题,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江当政时,国家的目标是国家总体实力的跃升,从而把三农问题放到其次,现任政府上任后,国家综合实力已达到一个层次,从而开始把三农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实行惠民政策,这都是一个国家必经的阶段,初期农业哺育工业,工业反哺农业,这样一个国家才能快速发展。美国快速发展时期,也不可能全面兼顾他的各个方面吧,一定会损害莫一方的利益。
所以社会主义阶段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国家的规划问题,达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个人,没有一个规划怎么能行呢?
写的有点乱,只是不赞同楼主得一些观点,想反驳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3:57:00
107# qianfushenhai
真正的经济学是用智慧更是用良知谱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4:00:44
chalihe 发表于 2009-12-3 13:57
107# qianfushenhai
真正的经济学是用智慧更是用良知谱写的。
那什么是智慧和良知呢?特别是良知,有对所有人都适用的良知吗?我们将活活的螃蟹放到蒸笼里用没有考虑到螃蟹的良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4:07:11
当然有对所有人都适用的良知,只是中国现在社会迷失了,缺乏了。
世界上80%的人都有信仰,剩下的你说在哪里?
有共同的信仰(无论什么信仰)都有共同的价值观,也就有对所有人都适用的良知。就算对螃蟹也看你是要煮了吃,还是煮着玩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4:17:23
拜读了,老师有没有博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4:18:19
这次的帖子比前面说的靠谱些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4:42:10
我要支持你!老师说的这些问题观点貌似在一门我们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的课程里处处显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4:44:21
有人在传销的课堂上拍案而起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4:45:28
很担心你会被河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4:49:23
chalihe 发表于 2009-12-3 14:07
当然有对所有人都适用的良知,只是中国现在社会迷失了,缺乏了。
世界上80%的人都有信仰,剩下的你说在哪里?
有共同的信仰(无论什么信仰)都有共同的价值观,也就有对所有人都适用的良知。就算对螃蟹也看你是要煮了吃,还是煮着玩了。
搂住是不是说螃蟹煮着吃是良行,煮着玩就残忍了?贾宝玉估计不同意,只要喜欢,扇子撕来听个响也行。纳粹将犹太人送进毒气室,估计不是为了玩,难道又比鬼子杀人取乐更不残忍吗?

我虽然不认同国内现在的价值观,但我倒觉得现在的人不迷失,信仰也很明确,就是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4:50:40
我一直以为,所谓的“中国奇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人多造成 的!

人多了,消费市场就大到欧美日不敢小觑!

看看所谓金砖四国。哪个不是资源丰富,国土广袤,人口众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4:57:47
搂主的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5:03:20
很难看的出这是一位经济学方面的老师
   过多的从政治制度来探讨问题,从经济学角度的基本上没看到
希望这位老师,不是新闻工作者,能多以经济学角度来探索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