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引自腾讯网,谢绝跨境、跨省、跨行业追捕。
近日海关总署披露的两则信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是有人根据海关总署的出口统计数字,计算出今年1至8月中国成品油平均出口价为每升2.4元,仅为国内的36%,称之为“贱卖”。二是海关总署官员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今年1至8月中国原油进口平均价格同比下跌50.5%。
为了说明今年的进口关税大幅减少,而海关措施得当,海关把1-8月原油进口平均价格同比下跌50%以上的实情公告天下。
而据国家石油和化工网11月12日消息,中国2009年9月石油原油进口平均价格为515.5美元/吨,同比下降38.2%。这样加进去一算,今年1-9月原油进口平均价格同比下降48.6%。去年1-9月油价变了两次,均价为每升5.66;今年1-9月油价变了6次,均价为5.81,今年每升比去年多了1块钱燃油税,扣除后均价为4.81,同比降低15%。也就是说在进口油价同比下降48.6%的时候,国内油价同比仅下降15%。
海关总署网站11月20日消息, 2009年前3季度中国出口成品油1,704万吨,价值78.3亿美元,出口平均每吨459.7美元,折合人民币3139元/吨。根据汽柴油的密度折算,1吨成品油大约是1258升,因此,平均的出口价格是:3139/1258=2.49元/升。
对此,中石化和海关立即回应,称这是包括一些价格比较低的石脑油、燃料油等油品,也有来料加工的成品油贸易,同时,国内销售的成品油价格包含了比出口更多的税费……
好吧好吧,我们就将相应的税费加起来,看看是多少。假设这个成品油以最低标准的90号汽油计算:出口价(无税价):2.49元;增值税:2.49×17%=0.423元;消费税:1元/升;城建费:2.49×7%=0.174元;教育费附加:2.49×3%=0.075元。合计出口单价为4.162元/升。上面算过,今年1-9月油价均价为5.81,比出口价高40%。
回应称是石脑油等拉低了出口价。那我们就来看看石脑油出口的数据。今年1-8月共出口石脑油仅40万吨,累计同比大跌68%,9月同样如此。可见,有关方面用石脑油这些出口来辩解,却又不告知具体进出口数据,铁定是想忽悠大众的……
既然面向国际市场,那么不管以何种价格外卖,都是市场价。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具有充足的选择余地,因此他们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价格小幅上升也会导致消费量显著下降。中石化面对国际市场上如此娇贵的消费者,也只能便宜卖。在国内它价格再贵,你也别无选择。如果国内也能融入这个市场,那么理应享受同等价格。
今年5月底,中国最大炼油企业中石化董事长苏树林表示,国际原油价格已攀升至每桶60美元上方,2009年中石化炼油业务因政府制定的成品油价而面临亏损。也就是说,政策使得国内油价低于成本价(当然更低于市场价)。以前中国石油巨头说政策定价太低亏损,人们是承认的,但同时认为由于石油巨头享受资源要素低价,即可以在国内便宜的开采到石油,所以总的来说根本不亏。现在看来,国内政策不但没有压低油价,而且让国民出了比市场价还高很多的价格。从国内国际的差价可以看出,中国石油巨头到底是为国民赔钱,还是……
数据虽然不能说明一切,起码能部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