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2018-5-18 15:07:08
昨天读1.5小时  累计67.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8 15:20:56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20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8 15:26:35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8-5-18 05:26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新充实挑战|    |公告【想成为牛人】|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579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8 15:32:09
昨日阅读3小时,累计阅读4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8 18:10:58
昨日阅读4小时,累计阅读18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8 19:22:23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23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8 20:00:43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8-5-18 05:26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新充实挑战|    |公告【想成为牛人】|
昨日阅读1小时,总阅读51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8 20:12:18
昨日阅读1小时,累积阅读17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8 20:48:55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4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8 21:23:25
昨日阅读3小时,累计阅读272小时      
挑战第八十一天   读11页书,完成当日目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8 21:26:30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21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8 21:43:49
昨日阅读0.5小时,累计阅读23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8 21:43:50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8-5-18 05:26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新充实挑战|    |公告【想成为牛人】|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3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8 21:56:38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20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8 22:05:58
昨日阅读4小时,累计阅读32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8 22:08:12
今天学习和阅读约4小时,累计阅读约344小时。
学习和投资心得:
以股息为终极目标的投资策略,判断投资是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就不是每年的股价波动,而应以每年取得的股息是否相对前一年有增长来评价。只要内心深处接受了这个评价方式,就会对股价波动坦然许多,能够大大提高抗干扰能力,降低股价波动对于投资人的负面影响。过去连续,稳定的股息分派,能够说明企业过去经营稳定,经营质量较高,且有回报股东的传统。仅仅知道这些还不够,还应该思考,提取企业过去获得持续、稳定、高质量经营收益的原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深入思考这些因素在未来是否可持续?这是判断股息可持续性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股息组合的构建,不应该拘泥于固定的数值:比如5%股息以下一律不考虑。这样并不恰当。以我常说的古井B为例,在最近股价上涨前,仅仅40港币,对应17年股息,3%股息率;在深研古井B后,我会将它列入股息率组合。因为它静态股息虽然低,但是股息在可预见的未来,会高速成长,很快它的股息会突破4%,突破5%,并且继续增长。因此,不宜设定过于苛刻的静态股息率指标,但是也不宜门槛太低,3%股息率应当是一个合适的入门门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8 22:46:12
今天读了2小时,累计12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8 22:57:56
加入充实计划第十天,昨天阅读1小时,总计阅读12小时。
学习了《日本蜡烛图技术》第六章,孕线形态,十字孕线形态,平头顶部形态和平头底部形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8 23:14:18
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3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8 23:42:16
1.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全文容链接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
2.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内容段落摘录
It\'s easy to forget how worried people were about Ebola during the outbreak in West Africa four years ago. While most of the 11,000-plus who died of the disease lived in Guinea, Liberia and Sierra Leone, the story dominated headlines and seemingly caused panic the world over.

Americans became particularly irrational about travel. A school in New Jersey, for example, refused to accept two exchange students from Rwanda, which is located more than 2,000 miles from where the outbreak was happening. A teacher from Maine, meanwhile, was placed on leave after visiting Dallas — even though he had been attending a conference miles away from a hospital where two nurses contracted the virus.

The panic subsided far more quickly than the disease. By the time the Ebola outbreak officially ended in January 2016, the world\'s attention was focused on a range of other problems. Over the past few days, Ebola has made a (relatively) quiet comeback.

3.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信息的自我思考点评感想
At least 23 people have died in an outbreak declared last week in the Congo, in which 44 people so far have confirmed, probable or suspected cases. Notably, one of the confirmed cases is in Mbandaka, a city of 1.2 million. As The Post\'s Max Bearak reported, an urban case makes things much more complicated — and dangerous.

\"With the confirmed arrival of the outbreak in a major city,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are likely to have interacted with infected individuals increases exponentially,\" Bearak writes. \"Mbandaka’s dense population and the fact that it is a bustling port both heighten the risk of rapid spread.\"

Peter Salama, the deputy director general of emergency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for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lso called the urban case a \"game changer.\" On Friday, the global health body will convene a special committee of experts to deal with the Congo outbreak.

4.昨日你阅读的时间量(小时计算,如0.5小时)

1h

5.你参与活动至今的总时间量(小时计算,如20小时)
48h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9 00:04:41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7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9 00:57:58
昨日阅读3小时, 累计阅读78小时

V4 47-77  

有价值链接:
https://news.html5.qq.com/share/12350893469580946?url=http%3A%2F%2Fnews.10jqka.com.cn%2F20180518%2Fc604536877.shtml&ch=060000&qbredirect=&share=true&sc_id=oxJLRfC

摘要:
今年一季度涨了多少呢?涨了7.9。今年的一季度是全国平均房价历史上涨幅最高的一年。利用70个大中城市或者100个城市的指数,看来房价是跌了。跌到哪了呢?跌到政府的手上了,因为政府把销售价格给你限制了,所以表面上看是跌了。从有房地产以来,历史上的一个季度计算,今年一季度是房价涨幅最高的一个季度。

有些一期的房子卖的很好,又有空气净化器,又是高级的电梯,又是高级的门窗,二期的价格比一期的还低,于是大家把空调都撤了,把电梯换成最破的电梯,把外墙的瓷砖给弄没了。总之,以后可能得盖破房子,不能盖好房子,这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所以,产品与价格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想盖绿色产品,我们想盖环保产品,你不让卖高价,怎么办?比如说碧桂园,去年比前年的低,就是只能卖破房子,卖低价,扩大规模,但是利润达不到那么高。(这里解释一下,由于利润萎缩,融资困难,想要维持高增长,就必须让钱流动的更快。这里映射的是碧桂园一天出图,四十天开盘的变态规定。)

政府告诉你到哪买房子了,他在那儿使劲压着,就告诉你到那儿买房子,不压着不就涨了吗?涨了才压着,是吧?如果那个葫芦扔在水缸里头,你不按着不就往上走吗?你按着才往下走。现在按着,葫芦下去,水上来了。你想想,葫芦按下去了,水缸里的水是不是往上走?这么简单的道理还用问吗?政府告诉你到哪买房子,你就到哪去。

把地价加上一个建安,税费,各种成本加进去以后,这是我卖得不赔钱的价,叫地板价。天花板价在哪?天花板价在顾客身上,一个人买,可能加点利润就算了,10个人买我就得往上加价,这个价叫天花板价。现在这个天花板价让政府按住了,政府把天花板价打破了,打到地板上去了。所以各种政策加码的时候,就形成了很多地区出现了一二受房价倒挂。倒挂是什么意思?二手房卖6万块钱,政府给你批的一手房卖5万块钱。这说明什么?说明政府告诉你,赶紧炒房。你买了就有1万块钱的差价,那你还不去炒。

为什么要摇号?摇号就是供不应求开发商和政府斗争,把90、70的户型改来改去,然后把户型,厕所、卫生间的空间,阳台都调来调去,就是要躲90、70的政策。第二步就变成老百姓离婚了,那就是消费者开始跟政策进行斗争。
房管局长的第一任务是不能让市长和书记被请去谈话。因为房价涨到一定程度以后,市长书记被约谈官儿就当不成了,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地方政府就得跟政策做斗争,所以他们就想个办法,把市里的房价和县里的房价结合起来。先是远郊区,远郊区不行就把周边市管县的价格全合进来。开发商、消费者和地方政府三方联合起来和中央博弈。要是不博弈,地方政府地卖不出去,你要硬压着开发商,地还是卖不出去了。所以,这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什么时候这些政策能够取消?什么时候这个政策能够解封?前两天开会有一个老总告诉我,最好就得看看特朗普先生给我们帮多大的忙。特朗普先生要让中国的外贸掉下去了,要让中国的经济掉下去了,可能政府就得把这个后门开开,让开发商日子好过点,要不然经济就掉下去了。

现有情况下,好像增长1倍的住房增长量。我们每年住宅多少呢?去年大概7.8亿平方米,今年大概也就10亿平方米。即使是这样算的话,我们还得用20多年的时间才能满足70%的城市化率的人口需求。我们满足不了。如果你天天用按着的方法,这个速度可能就很难达到。

如果要用长效机制彻底解决中国的问题,那么就要解决的是土地制度问题,户籍制度问题。那么矛盾就在于,我们的短期政策不利于长期机制的建立,你没法解决土地制度问题,也没法解决户籍制度问题。我们如果用现行的方法解决房价问题,你使劲按着,不用市场化的办法解决问题我觉得是适得其反,也不可能建立长效机制,我就讲这么多,谢谢。

感悟:
唉,上不了车空悲切。。朋友说,近期在链家询问上海内环内的房产的人很多,有一个词叫眼巴巴
增长总是要付出代价,机构去杠杆居民加杠杆,外部挤压内生动力不足,总需要引擎来带动
就像前段时间焦炭价格跌到开工价后反弹一样,价格总会朝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前进,只希望这个政府指导的窗口期可以更长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9 06:51:13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81小时,1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9 09:54:24
很棒不过刚开始先签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